漫威《雷神索尔:爱与雷霆》上映后,引发许多人对“女雷神”翻译上的讨论,究竟这当中潜藏着什么样的性别问题呢?

文|黄懿翎

2022 年的《雷神索尔:爱与雷霆》(Thor: Love and Thunder),终于等到串流平台上映。

之前就听到关于“女雷神”翻译的讨论,我看电影时也注意到了。其实雷神的漫威电影字幕翻译,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问题了。

之前已经有人批评过不应该将“Thor Odinson”翻成“索尔・奥汀森”,因为“Odinson”的意思是“Odin's Son”(奥汀之子);

北欧神话的神跟世界上某些民族一样,会用父亲的名字来当作姓,所以正确名字应该是“奥汀之子索尔”,这样才能显示他们的命名文化。

这次引发大家讨论的翻译问题,则与性别有关。


图片|《雷神索尔:爱与雷霆》海报

为何女性的称呼,就要被冠上“女”雷神?

弑神者称呼 Jane Foster 为 Lady Thor ,但 Jane 对此表示不悦,呛声说:“我不叫 Lady Thor,是 Mighty Thor.”

这段对话的字幕,将 Lady Thor 译为“索尔女士”,将 Mighty Thor 译为“女雷神”。

首先索尔(Thor)是名字,雷神(God of  Thunder)是称谓。

在每部漫威电影里,身边的人都以索尔来称呼那个角色,只有提到他是谁的时候,才会说雷神。

以人类来说,Jane Foster 是名字,但 Dr. Jane Foster 是称谓,只有在介绍他的身份时,才会以 Dr. 来称呼,因此两者是不同的。

这部分情形在中文语境也相同,只不过雷神索尔有点算是特例。

因为不可考的原因,台湾中文世界里往往会把“索尔”跟“雷神”连在一起或是混用,所以片商和网路所有的讨论也就从善如流,而这样的结果也影响到翻译。

一般来说,翻译讲求的是信、达、雅,“信”就是不悖离原文意思,“达”是要通达顺畅,“雅”就是要有美感。但这只是很久以前的原则,而且是大原则。

实际上在翻译的时候,会遇到许多能“同时”达到信达雅三个条件的阻碍,更别说现在语言之间交流频繁,“幽默”、“反讽”的原则越来越相对化。

在这种情况之下,Lady Thor 和 Mighty Thor 的翻译,就很值得讨论了。

延伸阅读:为你挑片|《永恒族》:一部我们都能成为超级英雄的漫威电影


图片|《雷神索尔:爱与雷霆》剧照

雷神就是索尔,索尔就是雷神?

首先,从索尔/雷神来讨论。

字幕在 Lady Thor 时翻成“索尔”女士,在 Mighty Thor 时,翻成女“雷神”,这对于观众来说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对观众而言,索尔就是雷神,雷神就是索尔。

但其实雷神不一定都会是同一个人,如同到了漫画电影第三、四阶段,已经慢慢出现许多下一代的超级英雄(美国队长、黑寡妇等)。

也就是说,虽然语意不会造成混乱,但漫威电影设计剧情与对话微妙的言外之意,都无法让观众感受的到。

猜你想看:《超人特攻队2》如果女英雄拯救世界,回归家庭一定是结局吗?

从性别层面来看:不用是谁的谁,我就是强大的!

翻译成“女雷神”,很有可能是为了与电影从一开始宣传预告时,就有的一致性。

台湾人与媒体都习惯在女性担任的身份上加上“女”,例如:“女”警官、“女”老师、“女”医师、“女”总统,或甚至是老板“娘”(即使在老板本身就是女的,而非意指“老板的太太”也是如此)。

好像该身份以男性来担任才是原型,所以由女性来担任,就要特别加注“女”,大家才不会搞混。

这就连结到翻译上的性别问题。

Lady Thor 直译就可以翻成:索尔女士,由于 Lady 直接可连结到“女的(如同“She”Hulk)”,所以可直接翻成女索尔。

若从 Lady 也可意指“太太”来看,也可以直接翻成索尔太太、索尔夫人。

我个人觉得这里翻成“索尔夫人”应该更为适合,因为弑神者说出这个称呼时,语气里是满满的不屑,更可以直接显现 Jane 回说自己是“Mighty Thor ”的反差。

因为在 Mighty Thor 里面没有性别的暗示,Mighty 一词,更蕴藏:“不用是谁的谁,我就是强大的!”暗示。

以上都是背后含意的诠释,单就 Mighty 的字意来看,就是“强大的”意思,但因为用在称号上,所以必须简洁又朗朗上口,因此不能有“的”。

如果要对应对话语境的话,Mighty Thor 可以翻成强人索尔、大能索尔;

再怎么样也不会自称“女”雷神,因为他就是要抗议弑神者给他“女”雷神的称号,更呼应到幕后漫威公司以“正名”方式,来努力达到性别平权的努力。

同场加映:漫威宇宙首位女超人:《惊奇队长》片尾还有两大彩蛋!

探索翻译中的性别议题,能回过头型塑阅听人的认知

翻译的目的是让阅听者能懂,但所谓“懂”又有程度上的差别。

一般的翻译者可以做到让阅听者懂得基本意思,但厉害的翻译者,可以让阅听者在读到、听到译文时,就听懂、理解许多背后的含意。

而且翻译时,要考虑的要素不少,除了性别和剧情脉络之外,还有音调的对仗或谐音等因素。

以这两个称号为例,要考虑的还有:La-dy 跟 Migh-ty 对仗跟押韵,所以要达到“雅”,又必须多花一部分的时间与脑力。

我在上述段落所提的,都还不是最好的译法,单单要翻译这四个字,就不是一、两分钟可以决定的。

但在现实世界里,翻译工作者往往无法掌握所有的决定权,我相信片商、市场等其他很多因素,都会左右译者最后做出来的成品。

所以我很喜欢这种讨论,包含之前《妈的多重宇宙》等相关讨论也是。

无论是对于性别或翻译层面的认知,都一直不断在改变,这些改变这些都能促进读者与译者,甚至刺激片商、出版商的思考,提升翻译的层次,再回头影响阅听者的翻译理解和性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