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说,买房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项投资;女人有房,就算离婚也有“家”可归。但是,买房前有哪些问题需要考虑呢?跟着吴淡如一起来场深入的自我对话吧!

文|吴淡如

近来有一个统计数据很有趣:全台湾土地拥有者中,女性占比是 46.3%,其中台北市跟新北市的女性土地拥有者,还比男性来得多,也算是以地区而言,台湾“城市区”女力崛起的证明。

但如果只看“单一所有权人”的资料,女性单独持有房地产的比例为 35.9%,男性则是 45.6%,女性单独持有“自己的房子”的比率不断增加中。

自己拥有一栋房子重不重要?先说个故事,有一位年轻时因为结婚离开职场的地方电视台主持人,过了好些年重新回到职场找工作。

通常为了爱情离开工作的女人,也常会为了失去爱情而离开家庭。她告诉我因为先生感情出轨,两人吵吵闹闹之后离婚了。

庆幸的是在她当家庭主妇前,手上有笔闲钱,她在宜兰礁溪花了不到 100 万元买了一间中古小套房,离婚后至少还有“家”可归。

 


图片|《人生实用商学院:富有是一种选择》

的确,台湾购屋痛苦指数很高,租房用“精打细算”来看,似乎痛苦指数没那么可怕,但是不管你已婚、未婚,或是单身、有伴,有自己的房子,总是比较有保障。

因为房子是资产,进可攻退可守,至少可以拿来借利息比较低的贷款应急。

未婚时“啃老”似乎很正常,住在家里很习惯,可以省房租跟饭钱,爸妈也不想让你搬走,所以很多人想:何必买房找麻烦?

买了房子,就算家人帮忙负担些许头期款,后续装潢费很贵、房贷与独立生活都是成本,加上薪水原地踏步,买房动机也就一年一年被浇熄。

不过也有人很年轻就未雨绸缪。住在家里却咬了牙,帮自己买一间房子,把房子租出去,为自己创造被动收入来源。


图片|Photo by 3534679 on Pixabay

我们来为我这位其实还在“继续啃老”的朋友制作一个简单的个人财务记帐表:

收入:

每年薪水加奖金 60 万元
每年房租收入 24 万元

支出:

每年个人林林总总花费 30 万元(这就是住在家里的好处,根本就是女儿贼哈哈哈,能吃爸妈的就吃爸妈的);

房子总价大概 1,500 万,当时贷款 7 成,贷款利息目前大约每年 15 万元(五年内没有还本金,已经按照本书出版时的利率调整);

每年可以省下来的金额是 39 万元。

看起来房租收入跟贷款利息(还要算入头期款的机会成本)好像没有差很多,但是她多拥有了一间房子。

爸妈对于她的啃老行为也没什么意见,还到处跟人家说我女儿很会想,已经有自己的房子了。

“我看邻居的实价登录表,嘿嘿我的房子涨到了 2,200 万元!”疫情之后通膨很严重,房子在六都都涨得很凶。

虽然还没有卖掉,实在不能算是她赚的,但是她的未实现获利毕竟也涨了 700 万元。


图片|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说:“一个女人如果想要写作,一定要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还要有自己的房间。”

我从小就被这句话说服了,再加上后来一直挤那种 8 个到 16 个人的宿舍,实在没有隐私权。

我一直很希望自己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所以很早就买了房子。

当然那时候薪水不高,房价也还好,我花费也少,没有现在女性买房的负担那么沉重。

不过在我看到的所有女人之中,房子带给她们的安全感,基本上似乎都比男人要强,这是真心话。

就心理层面而言,女人买的不只是一个可以住的地方,更是可以为妳遮风避雨,没有人能把妳赶走的地方。

如果房子是妳的,当妳跟同居的男朋友吵架,走的是谁?当然是没有房子所有权的人嘛!

延伸阅读:不要害怕现状无法改变,透过投资理财找回人生自主权

买房前自我对话,买后不后悔

有关女性购屋前,有几个问题值得“自我”讨论:

1. 你需要什么样的房子?

女性购屋比较冲动或看“感觉”?我不这样认为。

大部分女性是务实主义者,曾有人说:择偶就像买菜,在步入“市场”前,就该知道自己要买的是什么。

因为如果你没有清楚的目标或条件,就无法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决策。

买房何尝不是如此?请列前三名标准清单,不要像择偶条件一样模糊,说什么“我爱他就行了”。

记得考虑“代价”:妳能负担的贷款总额,并且思考妳的工作稳不稳定?


图片|Photo by CRYSTALWEED cannabis on Unsplash

2. 你的愿望值多少钱?

从过去的调查来看,女性在决定购屋的条件与男性确实不同。

在生活水准上会比男性更为讲究,男性可能回家只要能上网、睡觉就好,而女性会更重生活品质。

另外,女性普遍也更注意安全需求,除了屋况本身,周遭环境(荒郊野外或风化区)等都是观察重点。

买屋清单比择偶清单容易多了,在于择偶条件无法标价,但是买屋清单可以有价格标准,清单再完美,买不起也没用。

提醒自己,房子不会像爱情一样多变,不会翻脸如翻书,它会给你如同混凝土与钢筋般的承诺。

这样一来你才知道自己的“梦想”值多少钱?以及你需要花多少力气去追求。

3. 为了买房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除了要估量梦想的价格,还要知道自己的能耐。这里的能耐指的不单是你有多少钱?还有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少代价。

不管是存头期款,或者是后续缴房贷,你的生活势必会受到影响。

还算低利时代,如果可以使用宽限期不必先还本金,就不要客气!

用宽限期,五年内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好处是可以维持生活品质,并且有多余的资金注入其它投报率较高的 ETF 或股票,也还有笔应急用的生活资金。

猜你想看:钱钱与它的产地|盘点 4 家银行友善女性金融服务,买房创业不是梦


图片|Photo by Ross Joyner on Unsplash

4. 要买套房、两房还是三房?

如果有足够的钱,你要买几房呢?当然钱多几房都可以,但是房间多维护成本高,而且如果你住在城市中,常常会有“免费住客”搬进来。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就有这样的经验。她在台中工作,家人也都在中部,运气不错,五、六年前在房子还满便宜的时候,她就买了一间 4 房的老公寓。

不过后来的状况有些失控,因为家人觉得妳只有一个人,干嘛住那么大一间?

当妹妹到台中求学,搬来跟她住,怎么可能收房租?问题是妹妹还真大方,大学毕业之后连男友都带进来同居了,反正住同一个房间。

弟弟后来也在台中工作,既然妹妹可以住进来,他也就顺理成章,所以也占据了一个房间,当然也没有付房租及水电管理费,而且也常常找朋友来家里一起打电玩,半夜戴着耳机吼得好大声。

剩下的一个房间呢?某一天她看到表姊也提着行李过来,因为他爸妈认为表姊离了婚真的很可怜,请她暂时收容。不只表姊,还有两个三岁以内的孩子。

“这是原罪吗?我的房子竟然变成亲友收容所!”一直到目前她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我都气得想搬出去,可是这个房子是我的啊?为什么要我离开?”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尤其对于“一个好人”来说。

所以,房间愈多愈好吗?当然不是,每个人的需要和家庭状况还有家人组合都不一样。

如果我是一个单身的人,我会选 2 房。如果是购买投资房,我也会选 2 房。在海外投资,如果买的是预售屋的话,我也选 2 房。2 房当然比 3 房 4 房便宜很多,而且容易转手。

未来两代、三代同堂少,少子化,各大都市的 4 房房型已经不好转手。相较于 2 房或 3 房的房型,还是市场上主力趋势,未来也比较有人承接。

延伸阅读:“薪水过得去,但也不宽裕”即将三十的单身女子,该准备买房吗?


图片|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5. 夫妻买房,要登记谁的名下?

夫妻共同出钱买一间房子,房子应该登记在谁名下?

若你在结婚前就已经买房,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未来不管婚姻状况如何,你原来的就是你的。

如果夫妻婚前没有特别约定,那财产的分配方式就是走法定财产制。

除非被控明显“对于婚姻生活毫无贡献”的状况,也就是你不养家、没出力、白吃白喝、不见人影⋯⋯否则离婚后财产各半分配。

至于什么是对婚姻的贡献与协力?在 2020 年民法第 1030-1 条修法后,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参考指标:

  1. 家务劳动
  2. 对子女的教养照顾
  3. 对家庭的付出
  4. 同居与分居的时间长短
  5. 婚后财产取得时间
  6. 双方经济能力

根据这些项目的比较,可由法官自由心证来衡量财产分配的比例。

夫妻理财:“这笔钱你出还我出?”夫妻理财 6 方法,建立明确制度,不再为钱撕破脸


图片|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不过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些攻防战是非常劳心伤神、费力的。

血淋淋的法律没说的事,就是我们得争气一点,最好婚前就靠自己买到一间小房子,只要能住人,此生就有遮风避雨的所在。

如果是婚后买房,绝对不要单纯到只登记在谁的名下,就以为那是谁的,一起购屋共同登记是必需流程,免得辛辛苦苦一起缴房贷,最后要离开时走入狂风暴雨中的人是自己。

这话不好听,但丑话说前头,比较务实。

以上各种纠纷都是确实发生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