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感情或职场上,老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本篇分享 6 个方法克服冒牌者心态,希望你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文|Joyce。914。

第一次接触到“冒牌者症候群”这个词,是在 YouTube 上,看到哈佛大学教授暨社会心理学家 Amy Cuddy 发表的 TED Talks 演说:“Your body language may shape who you are”(姿势决定你是谁)

当下的感觉真的像是被打到一样,针针见血,赤裸裸地把自己摊开在别人眼前。

Amy Cuddy 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 19 岁时因一场严重车祸伤及脑部影响智商, 当别人都告诉她应该休学培养其他专长时,她坚持完成学位,即便比别人多花了四年的时间。

大学毕业后,她进了普林斯顿大学修读研究所课程,然而之前的车祸阴影却一直让她感觉自己不如人,不配成为该校的学生,是个冒牌货。这样的恐惧甚至使她曾在校内演讲前想临阵脱逃,在前一晚打给指导教授说:“我不干了。”

演讲里还分享了许多,包含她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以及在她成为教授后,从其学生身上,看到宛如当年自己缩影时的心情和反思。


图片|Photo by Brad West on Unsplash

“冒名顶替症候群(英语:Impostor syndrome),又称为冒名顶替现象(英语:impostor phenomenon)、骗子症候群(英语:fraud syndrome)。这个名称是在 1978 年由临床心理学家克兰斯博士(英语:Pauline R. Clance)与因墨斯(英语:Suzanne A. Imes)所提出,用以指称出现在成功人士身上的一种现象。”——维基百科

“他们坚信自己的成功,并非源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凭藉着运气、良好的时机,或别人误以为他们能力很强、很聪明,才导致他们的成功。有研究显示,冒名顶替症候群在高成就女性当中较为常见;同时也有研究指出男性与女性的盛行率没有差异。”——维基百科

我一直是个没自信的人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个缺乏自信心的人,被夸奖时会觉得对方只是在说场面话,自己的表现其实很一般;考完试直到成绩公布前一刻,我都会觉得自己考砸了;

认为出国念书、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是聪明人在做的事,我们这种平凡人就安分守己,乖乖躲在角落不坏事就好;

面试时多数人习惯灌水膨风,争取更好的机会,我却是删删减减,觉得过往经历都不值得一提。

这样的心态不只表现在学业和工作上,在生活和人际关系上亦然,当同侪公认自己是个好聊有趣的人时,我心里想的是,万一哪天他们觉得我无聊了该怎么办?

展现在伴侣关系上,在交往初期我总会冒出这些心情:“我不懂你为什么会喜欢我?”“你一定是搞错了,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我配不上你的喜欢。”进而害怕对方很快就会不爱了,时不时想要逃跑,不想确认关系,缺乏安全感。


图片|Photo by muangsatun on  PIXTA

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经过四个月的外商银行实习后,经由小主管内部推荐,拿到了隔壁部门还不错的缺。但当时的我一直觉得自己英文不够好,又缺乏相关经验,想去外面“磨一磨”,等足够厉害了再回来。

和小主管聊了几次,最终他当然还是尊重我的决定,但我永远记得他语重心长的那句:“怎么会有人考上了第一志愿,却因为担心自己不够厉害,跑去读第二志愿?”

对于失败的恐惧

追根究底我才发现,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对于失败的恐惧,和希望满足众人期待的心情。前述外商银行的例子,我担心自己的后续表现,无法像实习时期一样好,会让小主管失望,所以选择了逃跑。

在我有选择的情况之下,倘若我有 80 分的实力,我只愿做 60 分的事,如此一来我才能确保自己的表现能超乎期待。

但这样的性格,让我和很多机会擦肩而过。例如出国念书或工作,是我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而这个“不敢”,源于自认为实力不够;

在做活动或专案时常常在初始阶段就打安全牌,限缩了自己的格局,因为怕梦想太大会砸锅;

在暧昧阶段当鸵鸟把缘分推开,因为不想面对粉红泡泡破碎后的现实,希望感情停留在眼冒爱心的高浓度时期。

猜你想看:每天都像热恋期!心理学教你保持爱情的三个方法

与自己和解

改变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某天回头才发现过去的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在某种层面上已经脱离那样极端的情绪。

当然个性这种东西很难全然改变的,在某些时刻,心里的小恶魔还是会蠢蠢欲动。但在意识到自己有这种特质的情况下,现在的我会用力提醒自己,不要再次陷入那样的心境。

回想起来,是前一份工作改变了我很多,合乎我当时的选择逻辑,它不是一份很有挑战性、很高压、竞争很强的工作,但在周围人多抱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时,希望能把事情做好的我,因而得到了许多机会。

我轮调了多个单位,尝试了自己不曾想过的业务工作,到海外工作过一年,离职前透过内部征才,调任众人眼中的“明星职位”。虽然最后仍因某些因素选择离开,但回顾这一切,对于前东家和前任主管们我是充满感谢的。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点一滴逐步建立的,事情往往没有看起来那么难,只要你开始动手下去做。工作给了我这样的机会,硬着头皮去尝试没做过的事,去习惯当新手时的笨手笨脚,去习惯偶尔犯错,但失败的经验会成为成长的养分。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不想要如此安逸的生活,或许或许,我可以追求更多。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这句话的意思是叫人学会“假装”,在变厉害之前,假装自己已经很厉害,假装自己和周围能者们没什么不同,经过不断不断地努力和锻炼,总有一天会“弄假成真”。

对我来说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还有点困难,但我确实开始相信人的潜力有无限可能,端看你愿不愿意下功夫,愿不愿意经历一番寒彻骨。

领袖风范: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战时驾车、加冕直播,她如何以坚毅与幽默领导 70 年

六个方法克服冒牌者心态

而我自己会习惯用几个小方法来保持正向,克服自己的冒牌者心态。

超出现状一点点的小目标不会直接吓死人,但能帮助我放开心胸去尝试。

重训、烹饪、音乐、语言,任何无聊的小事情都可以,但前提是它必须是我目前未接触过(或没认真做过)的事,重要的是藉由学习新事物来刺激脑部,建立成就感。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坚信独立作业比较有效率的我,到很久以后才了解找到神队友的重要性,不论实务层面或心灵层面的。和对的人一起做梦可以把梦画的更大,实现的可能性也越高。

不论是亲友、伴侣、职场上贵人,有一个懂你的人能在你陷入低潮时拉你一把,告诉你你有多重要,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很受用的。

虽然我都笑称自己社交恐惧,但新想法和火花往往都来自于和周围人的对话和启发,困在自己既定的想法和世界里是不会解决问题的。

小时候的我非常目标性导向,如果一件事情不会带来立即性的效益我就不去做。但后来我发现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去发酵的,一些不经意的举动、没有目的性的挑战和学习在未来都可能发展出无限可能。

而且我的身边不乏因兴趣进化成专业,进而创业或发展副业的朋友们。(推荐给你:博恩的 TED Talks 演说《兴趣没有目的地》)

或者或者,人生苦短,做些没意义的事情让自己快乐其实无伤大雅。适时来点多巴胺可以减轻压力,增强动力。

推荐阅读:光明型人格是什么?为何更易获得幸福?恋爱工作都顺利的 4 个方法

刻板印象让我们对自己的外表言行举止有所期待,或者换到现代,社群媒体的蓬勃发展让我们时常在羡慕别人的外貌、生活型态、成就,或所有我们缺乏的特质。

学生时期的我也曾陷入这样的困境,不爱社交的我很羡慕那些交友广阔、可以在团体里呼风唤雨的人们,即便这样我知道换作是我,这件事并不会让我开心,我喜欢的只是那个呈现在众人眼前的表象,酷小孩、社群领袖。

这几年渐渐开始学会接受而且喜欢真实的自己,内向也很好,没野心也没关系,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长袖善舞、喜欢群体生活,不争名夺利但能找到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养得活自己,这样就好了。

与其想尽办法改变原本的劣势(除非它真的是个很大的问题,或你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不如善用自己的优势;与其羡慕那些自己没有的,不如好好欣赏和发挥自己拥有的特质。


图片|Photo by zaaak on  PIXTA

拜科技进步资讯流通所赐,现在人有越来越多管道获取知识、与人交流、听到各种不一样的意见和声音。

对我来说,了解到原来很多人有类似的烦恼和挣扎,会让我觉得安心很多,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群人和自己一起在作战。

当自己又想缩起来躲起来的时候,看一些鸡汤文或励志影片对我很受用。(推荐给你:Podcast《EP100 甘于平凡和我们为何如此恐惧平庸》)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了解自己并且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