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情侣分手后,还能当朋友吗?心理师哈理斯专栏〈长大后才听懂的歌〉,分析陈奕迅的〈十年〉,谈“分手”与“当朋友”的暧昧关系。

“分手后要不要当朋友、能不能继续当朋友、需不需要保持朋友关系⋯⋯?”

这些问题一直在情路上绊倒不少人。

坊间有着各种说法,有的从关系界线切入,认为分手就应该干干脆脆、不该再有任何牵拖与丝连;有的则从顾及被分手方的痛苦出发,主张分手需要技巧与下台阶,要用“朋友”作为分手的缓冲,相反,主张“长痛不如短痛”一派则认为继续当朋友只是给予对方假希望,徒增彼此的痛苦。

其实面对复杂的爱情与人性,又怎可能有完美的标准答案?或是说,真实的答案又怎可能是简单的呢?

今天我想先藉由分析陈奕迅演唱的〈十年〉(2003,林夕作词,陈小霞作曲,陈辉阳编曲),来谈“分手”与“当朋友”的暧昧关系,最后再分享一些精神分析的心理学观点。

延伸阅读:生活的不幸,是发现自己其实不爱枕边人──离开前任的四种方法


图片|〈十年〉MV @K歌王迷你KTV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  我不会发现我难受
怎么说出口  也不过是分手

〈十年〉是以情侣中要提出分手那一方的角度来敍述。他或她发现自己在说“分手”二字时,身体居然在颤抖,才意识到即便是自己决意离开一段关系,仍会感到十分难受与不舍。

这凸显了想要在分手后继续当朋友的想法,并不如刻板印象中,主要由想挽留关系的被分手方提出。很多时候,提分手者亦因为不愿看到,曾经深爱过的或仍然喜欢,却已无法在一起的对方受到太大伤害,便被内心的罪恶感折腾,让自己成为无法离开关系的人,或分手后又以朋友身份纠缠不清。

图片|〈十年〉MV @K歌王迷你KTV

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  牵牵手就像旅游  
成千上万个门口  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提出分手后,二人对未来的想像与期待都倾刻消融。提分手者可能会为了安慰对方,而说出一些奇妙的相处方式:“既然大家暂时都没有目标,我们还是可以当朋友呀,像过去一般牵牵手逛逛街。”

我看过一对情侣在分手后一个月,仍决定以朋友方式,完成预定的某次小旅行。然而,即便二人可以在牵手旅游的错觉下得到一份解慰,但旅游都总有完结的一天,总有一个人──再也受不了的提分手方或被分手方──会在某个机场闸门或高铁出口,即二人的旅途中先离开。

怀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离开的时候  一边享受一边泪流

图片|〈十年〉MV @K歌王迷你KTV

虽然我们假装仍然是朋友,还可以一起旅游,但既然已经到了关系再也留不住的一刻,那为何不在当下,就把心中所有悲欣交杂的情感,至诚也尽情地表达给对方知道呢?

换言之,在许多情侣说了分手又继续当朋友的那段日子,其实许多心中真实的情感,仍然未得到真实的表达。那些美好甜蜜的还未被好好回忆,那些伤心失意的也未被一一掀开。是到了连朋友也当不下去的离别一刻,人们才能够被情绪推着道出真心话。

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其实只是一个借代,它可以是一年前、五年,也可以是十年、甚至十五年。重点是,在跟对方在一起之前,我们其实都是这样活着,陪伴在当时的男女朋友身边。而当我们回望,曾经的伴侣也成了今天口中的陌生人。唯一不变的,可能只是我们所生活而慢慢熟悉的台湾、香港、纽约、或某个地方的街口。

延伸阅读:长大后才听懂的歌|陈奕迅〈兄妹〉:互有好感却无法在一起,假装兄妹掩饰爱的需求

图片|〈十年〉MV @K歌王迷你KTV

十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  还可以问候  只是那种温柔
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我们可能很想安慰彼此,但也道出一个事实:即未来一天,我们可能会真的变成朋友,会嘘寒问暖、在节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和亲切的态度,已不再构成相爱相拥的可能,今天分手的情人,最终真的成为了朋友。

到了这阶段,“朋友”的意义已不再是初当那种──即不是源于罪恶感、不是在情绪中依依不舍、不是怕自己无情怕对方受伤的“分手后硬要做朋友”。此时,“朋友”是对过去种种的哀悼与感慨的代名词,也许,亦是对人生如此的一种体悟。

不过,这份体悟是如何发生的?这要看最后一句歌词: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泪
不是为你而流  也为别人而流

在前述歌词所锚定的时空里,这份“难免沦为朋友”的体悟仍然是无法得到的。唯有在多年以后,即经历过“分手 → 硬当朋友 → 真的别离 → 十年后再次当朋友 → 甚至又当了一段日子朋友”以后,才在生命的某个瞬间被领悟,领悟到十年前难舍难离又痛心欲绝的当下,认定自己不会再爱上别人的观念,其实早已经被“时间”所打破。

原来这十年间,我也真的爱过你以外的别人,我的眼泪也为他或她流过,而我现在跟你,也确实只是“朋友”了。

延伸阅读:长大后才听懂的歌|王菲〈红豆〉:当人忘了如何爱惜自己,便会痴情的等或拼命追讨

我有幸见证过一对情侣,二人真的在分手十年后,重新见面,当上那种不必多靠近但仍可喝杯咖啡的朋友。

当年最不舍的一方,笑说自己多笨,原来这十年间自己早已爱上过不同的人,完全从这段史诗中走出来,毫无念挂。另一方,虽然看起来仍未完全接受二人只是“朋友”,但也清楚自己过去十年有过不少真心动魄的关系。

在情伤中的人们,总难以想像自己有一天能放下一个人、然后爱上一个人,或就算是未放下一个人时,便已爱上另一个人;后来,又离开一个人,爱上下一人。──当我们无法作出这些想像时,“分手后当朋友”就成为了无可避免的妥协。


图片|陈奕迅 @Facebook

我们爱着前人(习惯了安全的预测性),但已经失去欲望(理想中的价值):分手后当朋友。

我们仍旧欲望前人(充满各种幻想),但已经失去爱意(安稳如家的感觉):分手后当炮友。

我们无法想像能够跟新的对象投入关系,是因为“欲望”被对未来与希望的想像力的坍塌所囚禁,又过度相信曾经拥有的“爱”所带来的安稳的错觉[1],才无法领会〈十年〉所唱的并非甚么绝世传奇,而是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的平凡的爱情。

也许真正的传奇,是分手十年后,居然还能重新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不知道在有生之年,我能否在人生中或谘商工作中,见证这样的事呢?还有的是,你们又想了解哪一首歌曲背后的意义呢?

【写作需支持,欢迎分享文章到您的社交平台,和追踪我的 FB 或 IG;若有心理谘商与相关需求,可电邮给我或联络工作诊所,我是哈理斯心理师】

参考资料|[1] Mitchell, S. A. (2002). Can love last? The fate of romance over time. W. W. Norton &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