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ete McFarland 麦法蓝没有小孩,但这位心理学者用电视节目,陪伴教育了一整个世代的儿童,她与“罗杰先生的厝边”的关系,要从几十年前说起⋯⋯

1968 年,当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第一次播出节目“罗杰先生的厝边”(Mr. Rogers’ Neighborhood),那时可能很少人想到,这出节目会成为全球儿童节目史上,一段难以取代的传奇。

由罗杰先生(Mr. Rogers)主持,该节目至 2001 年停播为止,30 多年间共播出了整整 895 集。在最颠峰的 1980 年代,“罗杰先生的厝边”收视率一度高达 2.1%,代表同一时间有 180 万户家庭同步收看──

可以合理推测,那个没有巧连智的年代,罗杰先生在美国幼童心目中的地位,大概就是今天的巧虎。


图片|Mr. Rogers’ Neighborhood

每集半小时的节目里,罗杰先生会先用一段招牌主题曲开场,然后用玩偶、道具、访问、搭配丰富的音乐歌曲,向 2-5 岁儿童耐心说明他们的生活疑问,不时夹带温暖明亮的人生建议。

直到今天,罗杰先生和他的和煦笑容,都是跨世代美国青年的共同回忆,也是许多人人生中第一个启蒙老师。


图片|Mr. Rogers’ Neighborhood

某一集,罗杰先生向小朋友温柔地安抚说,当你放掉浴缸洗澡水的时候,你不会一起被冲下去(”You won’t go down the drain.”)──到底哪个电视节目会想到,小孩洗澡的时候会担心这件事情呢?“罗杰先生的厝边”的制作团队就细心想到了。

当罗杰先生高龄七十三岁,节目不得不正式停播后,“罗杰先生的厝边”影响力并未立即消退;两三年前,好莱坞拍了罗杰先生的自传型电影 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2019),不只叫好叫座、获选当年十大影片,还为男主角汤姆汉克囊括多项提名。

但,我们今天不是要谈罗杰先生的故事,我们要谈的是“罗杰先生的厝边”这部传奇儿童节目的幕后灵魂人物,罗杰先生的启蒙导师,当代重要儿童心理学家──麦法蓝。

可以说,没有麦法蓝,就没有以上这一切;但麦法蓝的身影,却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例如那部 2019 年卖座的自传型电影就对她只字未提)。


图片|The New York Times

麦法蓝是二战前极少数的女性心理学者,她从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转赴麻州、澳洲等地工作研究,致力学龄前儿童教育。

1951 年,46 岁的她回到故乡美国匹兹堡,和两位享有全球盛名的心理学家 Benjamin Spock 与 Erik Erikson 共同创办了阿森纳家庭与儿童研究中心( Arsenal Family and Children's Center),担任该中心总监直到 1971 年。

当时心理学界仍系统性歧视女性研究者 [注1],麦法蓝的合作夥伴 Erikson 却毫无保留地盛赞这位女性同侪,“比全世界所有人都还瞭解有小小孩(young child)的家庭。”

除了研究中心的事务,麦法蓝也在匹兹堡医学院担任教授,并创设了儿童发展所──就是在这里,开启了她和罗杰长达三十年的缘份。


图片|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

出于对儿童教育的热忱,罗杰早年不只在电视台担任儿童节目企划,工作之余还去匹兹堡大学修神职学位,并同时旁听儿童发展研究所的课程(真是一枚上进青年)。

课程中,他结识了教授麦法蓝──事实上,就是这位娇小、说话轻声细语的心理学教授,慧眼独具看出罗杰的个人特质。当初她就鼓励温和木讷的罗杰,不要只躲在幕后,应该要走到幕前,让他想对话的儿童们,真正看见他。

延伸阅读: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谈原生家庭创伤:童年受到情感剥夺的孩子,深信自己应得不幸

多年后,当罗杰终于自己在匹兹堡的电视台开了节目,麦法蓝教授自然成为他最仰赖的年长顾问。

每周,有时甚至每天,你在麦法蓝的研究室里会看见罗杰先生,认真地和她一起讨论节目脚本、主题、甚至歌曲歌词。

麦法蓝会用她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专业,提醒罗杰如何有效和幼童沟通──例如前面提到的,小朋友担心会被洗澡水冲走,很有可能就是麦法蓝的洞见;

又例如节目中罗杰先生不时会(眼神充满爱意地)凝望着镜头解释事情,对成人观众来说是很奇怪的设计,但对小孩来说,这让他们回到最初在父母或照顾者怀抱中,受到关爱支持的感觉。

你也会看到,在他们合作的二三十年中,不管罗杰是 35 岁还是 50 岁,面对麦法蓝,他都像是那个当年旁听的神学院学生,勤勤恳恳地抄笔记,将两人对话录下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播放温习。


图片|IMDb

虽然麦法蓝“推坑”罗杰走到萤光幕前担任主持人,但她自己却完全没有站到镁光灯下的打算。

相反地,麦法蓝为人极度低调谨慎。在她的生涯中,只接受过三次以内的媒体访问,大部分都和罗杰有关。

甚至,她 74 岁那年,在一场名义上为罗杰举办的千人晚宴中,她的常年夥伴、心理学大师 Erikson 想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表扬麦法蓝在发展心理学的卓越贡献,众人还必须精心策划将她蒙在鼓里。

“否则她一定不会来。”她的朋友说。

推荐阅读:野女正史|空中第一夫人贾姬,史上最杰出女飞行员,14 岁就结婚生子

麦法蓝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头有两个姐姐。小时候的她,即使渴望成为父亲最爱的女儿,但她清楚知道,父亲心里最疼爱的是二姐。而且当麦法蓝五岁时,父亲便骤然去世。

可能因为这样,麦法蓝终生未婚。她毫不讳言,幼年失怙的遭遇,让她失去了后续所有阶段性发展经历,无法体认“被一名男性所爱,以及爱着一名男性的意义。”

但,那又怎么样呢?

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的麦法蓝,成为美国二战前极少数取得心理博士学位的女性学者──根据统计,1906-1945 年之间取得心理学与相关教育博士的女性只有 107 位(当中麦法蓝毕业的哥伦比亚大学就出了 23 位)。

麦法蓝也曾骄傲地说,是她充满关爱的母亲,让她从小相信自己充满力量;是母亲的身教典范,让她立志成为像母亲那样对孩子付出全副心力的人,促使她走上儿童发展心理学之路。

麦法蓝把她这辈子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阿森纳研究中心的孩子,还有“罗杰先生的厝边”全美儿童观众上。她没有子嗣,甚至连发表的研究着作都不多,但她却留下跨越世代,影响深钜且持续的遗泽。

临终前,麦法蓝仍住在母亲抚养她长大的那栋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