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男人被称赞“你是个好人”,这会发生什么事?让亲密关系进展的方法:学会观察、练习去要、撑住拒绝!

文|王家齐

我在一场名为《鲁蛇群像》的演出中,对着台下八十多个观众,说起一个男孩长大的故事。

“身为一个 100 公尺跑 20 秒的男生,我从小学就知道,自己是追不到女生的。”当班上可爱的女生,为篮球场上奔跑的男生尖叫——我只能坐在加油区,偷偷地望着她⋯⋯

到了大学,我开始迷上打垒球。意外地打得不错,整个人也瘦了下来。有一天在球场,我发现自己成了场边女生口中“那个球打得很好的帅学长⋯⋯”,而我心情复杂地发现——

我的阶级流动了。

很多年后,我坐在谘商室,面对着心情同样复杂的男人们。

他们或许单身,或许已婚。也许是社会或自己认定的鲁蛇(Loser),或是看似人生胜利组,内在却很心虚的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患者。

这些男人有一个共通点,他们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卑感(与背后的恐惧)。

他们是打引号的“好男人”。


图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好男人心理学

Robert Glover 在《No More Mr. Nice Guy》这本书提到,“好男人”专注于把事情做对,因为做对就会被认同,被认同就能“晋升”为好男孩、好男人。

这其中没说出来的心底话是:如果我是个好人,我爱你关心你,那你也该以相同的方式回报我。

也就是说,好男人期待的是“只要我对你好,你也会对我好”,于是有人爱我,我的需求会被满足,我的生活就不再有任何困难。

然而,这个想法是过度天真的。

因为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要的不是一个男孩,而是一个成熟的男人。

“人很好”也许会带来安全感,但很难带来心动感,也不会有信任感。

你会喜欢:妈宝男与他们的原生家庭:贴心背后,有一种羞愧,而讨好背后,有一种恐惧

安全感与信任感

安全感与信任感有什么不同?安全感是“这个人应该不坏”,信任感是“我可以跟这个人讨论怎么办”,也有可能是“我可以依靠这个人帮我、教我、引导我”。

更麻烦的是,既然“好男人”透过做对“求认同”,也代表他们会敏感于“不被认同”的讯号,也就是两人的争执、冲突与意见不同。

举个例子:我念大学时,有些男生会送宵夜给学妹,甚至很“贴心”地猜她生理期不能吃冰,所以改送暖暖的红豆汤。

听起来很温暖吗?是没错。但是当学妹并不喜欢这个男生,或是没那么多好感的时候,好男人精心送的温暖,成了夏天湿黏缠身的汗。


图片|Photo by Hanny Naibaho on Unsplash

好男人的勾勾缠

猜猜看,如果这学妹委婉或直接地拒绝他,“好男人”接下来会怎么做?就此罢手吗?换个学妹吗?都不是。

要记得“好男人”很怕不被认同——因此,他们会启动“那我可以怎么改?(妳才会满意)”,也就是“勾勾缠”模式。

以下,是来自某个好男人的讯息:

“嗨,妳在吗?”

“妳生气了吗?”

“是不是因为我没有问妳要不要吃热的?”

“⋯⋯那我下次热的冰的都买好了,呵呵”

(留意这时候屡次挫败的好男人已经有点尴尬了,“呵呵”有时候是一种对尴尬的自我调节)

“不然我可以怎么做?妳跟我说嘛我都可以改⋯⋯”

(这里的我都可以改,其实也同步在放出“不要不理我”的讯号)

这样的讯息无穷无尽,只要还有一丝希望(甚至对方只是传个表情符号,或冷淡地回“嗯嗯”),这段对话都可以再来个五十句,甚至一百句也不稀奇。

同场加映:第一次见面好紧张?初次约会可以聊的 15 种话题

溺水的好男人

其实,“好男人”这时候正在溺水。

为什么呢?前面说过,“好男人”会习惯性地讨好对方,透过优先满足对方需要来避免冲突。他们也会将讨好合理化为“你快乐我就快乐”,把自己的内在挖空,才有办法只装对方的想法与感受。

这是“好男人”的生存机制。

然而,为了要做好做对,就会特别敏感对方的“No”,不管那是焦虑、疏远或指责。当贴心讨好不再有用,询问改进又被推开,“好男人”一瞬间掉进了挫折的大海,载浮载沉。

“勾勾缠”是最后的自救。

一旦这样的挫折久了,“好男人”也有可能出现反击式的暴怒“你凭什么这样对我!?”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文章〈妈宝容易外遇?心理师:他们渴望被拯救,却又习惯逃避〉提到,好男人有一部分是厌女的。


图片|Photo by Karl Fredrickson on Unsplash

这是谈恋爱,结婚就不会这样了吧?

其实,“好男人”如果没有经历过适当的引导与学习,就算结了婚当先生,生了小孩当爸爸,内心依然可能是个讨好的小孩。

这种男孩式的天真,在进入婚姻中尤其不利。由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风气,许多男人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知道,婆媳局势究竟打到哪的人。

当然,也有男人抓着过去的文化习俗(或看自己的爸爸怎么对妈妈),坚称男人就是负责拿钱回来,家中的事情我不想管太多,妳帮我搞定——不过,这个“妳”会是谁呢?

也难怪有一种华人家庭的局势是:嫁进来委屈忍耐的小女人,在经历了结婚、婆媳、生小孩等磨练后,变成擅于掌权的强势欧巴桑。严格来说,除了看在夫妻尚有恩情,她已经不需要这个废物老公了。

这时候,大概五十岁出头吧,老公在外事业如果没能持续称霸,对内又处理不了家庭政治——加上小孩空巢期后,留下夫妻两人大眼瞪小眼。有些男人到了这一步,才发现自己连这个三十多年前的小情人都快要认不太得⋯⋯

于是跨不过中年危机的男人开始萎缩,而强势的中年女人急得跳脚,或是直接无视她的无用老公。

延伸阅读:许菁芳为你选书|《人生半熟》人生到前中年慢慢成熟,信任自己,简单为美

好男人该怎么办呢?

有治标也有治本的方式。

治标的方式有三:学会观察、练习去要、撑住拒绝。

学会观察的意思是,“好男人”要学会观察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局?这里的局,其实就像是下棋,谁大谁小?谁进谁退?现在谁可以吃谁?谁又要让谁?

很特别的是,很多好男人热衷讨论国际政治等大局,享受那运筹帷幄的豪情,却对“家”与“亲密关系”的局一无所知。

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有逻辑的处事顺序,如果连家庭之局都无法应对,要如何往一国之君(现代而言可能是职场),甚至是天下霸主前进呢?


图片|Photo by Jéan Béller on Unsplash

你会喜欢:亲密关系不盲从牺牲——爱,不追求拼命满足,自己也能成为“给”出去的人

我常跟我的男性来访者打个比方,就连皇帝都要想办法搞定后宫之间的斗争,以及他与母后(就他妈)的权力拉扯。如果连天下第一人都要有观察力,才能安然活下去——

那身为凡人的我们,怎么会天真地以为“反正结了婚就好,其他的不用学”呢?

你可能会问,“好男人”不也很会观察吗?前面说过,好男人会优先关注对方的需要,不也是一种观察力吗?

这样说好了。在人际关系这盘棋,你要当的是棋子,还是棋士?

好男人求认同又怕被拒绝的特性,让他注定成为棋子。因为缺乏了适度的自信与阳性气质,好男人交出了自己的主导权,把自己变成一枚棋子。

练习去要、撑住拒绝,是为了让好男人重新成为“棋士”——透过主动去要,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尊重对方有其好恶,可以拒绝自己的要求。

这让“好男人”不再是默默地付出,又黏腻地等待对方看见与回报。

学会成为棋士,主动下棋,也就是学会掌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