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会这样?”MBTI 人格类型分出 16 种性格,它的起源和荣格与一对母女有关。你可能会好奇,把人分类真的准吗?

文|王凯琳博士、蒋光妍

为什么要把人格分类?

  • “你喜欢喝茶还是喝咖啡?”
  • “你有吃宵夜的习惯吗?”

如果你可以制作一份简单易懂的问卷,帮助人们检测他们自己的饮食习惯,进而推测他们的健康状态,然后靠着这份问卷赚进上亿美金的收入,是不是很酷?

MBTI®(Myers-Briggs TypeIndicator)这个性格分类工具,在众多的工具当中可以说是最流行,大概也是史上最赚钱的一个。

虽然它的理论源自荣格的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s),但是其实它诞生的过程曲折离奇,历时很久。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真正的来龙去脉及当初创造出这份问卷的作者,凯萨琳和伊莎贝尔,这对母女的爱恨情愁。

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特质,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什么样的灵感与勇气,什么样的挫折与因缘际会,让这对母女的心血结晶能够被广为流传?

然而,就像很多奉献一生的艺术家一样,她们俩其实在生前都没有因此得到什么金钱上的利益或他人的敬重。她们只是很热情且努力地开发这个能帮助人找到自我的工具,而大笔大笔的钞票,都让有商业头脑的顾问公司赚进口袋里了,到今天还是如此。

到了二十一世纪,因为自我管理及商业心理学的普及,人格测验变成一种商品。MBTI® 令人眼花撩乱且不加区别地扩散,享有惊人的成长及影响力,因此也被草率地利用,导致遭受批评。

市面上产生了各式各样山寨版的问卷,试图用自己以为行得通的问题来判别人们的性格类型。这些仿效的产品虽然让 MBTI® 变得家喻户晓,但同时也制造了许多不负责任又误导人的状况。


图片|Photo by ZHONG Liguo on Unsplash

在二十世纪初,女性仍然受到诸多限制,不能自由从事高智识的职业。虽然凯萨琳和伊莎贝尔两人都是家庭主妇,也没有正式的心理学学位,但这对母女却靠着自己的学习、领悟、兴趣、及意志,过着有意义、有创意、自主的人生。

性别的差异造成人们不仅是在工作上的出路不同,还有家庭、婚姻关系里面的角色扮演。她们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条件,因此转向,把自己的婚姻及家庭视为一份工作来尽心努力,开辟出另一个天地。

当时最早的人格行为书籍都是由女性(尤其是母亲)所写的,而不是男性科学家。为什么呢?

因为她们近距离地、亲身且大量地,观察孩子从出生到长大过程中的变化,还有敏锐地观察,并剖析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差异及互动。

然而这对母女是如何开始对人格产生兴趣,以及想要如何应用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

延伸阅读:我适合什么样的人生?用十大领域分类,让生活不再迷惘


图片|Photo by Jez Timms on Unsplash

在女儿伊莎贝尔结婚之前,凯萨琳一直坚信人格是在用专业化手段之下,培育出来的产物。因为在二十世纪初,一度非常盛行“行为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人类的行为跟动物一样,都是靠后天学习而来,完全强调后天及环境的影响,人可以因为环境里刻意放进去的诱因,而被强制训练成任何模样。

虽然凯萨琳本身是个宗教性很强的人,但当时她认为人格是被教育出来的,而非“人格的不同,才是致使个人产生不同理解,及内在经验的源头”。

1923 年,在女儿已经离家、结婚,而她自己为人妻为人母的生活失去重心,不知该做些什么的中年时期,凯萨琳读到了荣格的《人格类型》一书,惊为天人。

她把自己多年来在人格观察上所得到的结论得到升华,同时才发现,过去她曾经认为离经叛道的,所谓个人意识的类宗教经验,或者个人能量的习惯中心,原来是这么地真实。她花了五年的时间熟读这本书,勤作笔记,做深刻的内省,并与她自己的人格分类方法做结合。

同场加映:《冰雪奇缘 2》的荣格心理学:你的选择,决定你真正是谁


图片|Photo by Clark Young on Unsplash

女儿伊莎贝尔前半辈子都是在家教育(home school),在母亲的教育实验之下受影响,成为一个在各方面表现优异的高材生。但若看到她在大学里与母亲的风格完全脱线的行径,你就知道她天生人格特质的潜在力量,仍然是强大且不可忽视的。

相对于母亲的“婴幼儿实验室”,伊莎贝尔用婚姻及家庭关系来作为人格类型的实验室。虽然荣格本来的语言是艰涩深奥的,目的是在探索人类心灵的深度,但伊莎贝尔不像母亲一样,把荣格当成是救世主,也不相信自我是什么深刻且神圣的东西。

她更在乎的是利用人格的分类评估,来帮助人们在婚姻关系中了解彼此,以及在工作上自我实践。

伊莎贝尔在寻找她的第一份工作时的困惑,以及“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浪费时间费力去做别人可以轻松完成的工作”,这样的心情及信仰,奠定了后来 MBTI® 这套工具强调天资各异,以及职业配对上的应用。

然而因为二战及希特勒的政治影响,社会心理学家强烈抨击所有把人分类的方法。他们认为这是思想的僵化,具有反人文、反启蒙的倾向。

星座解析:12 星座的 4 种象限分类法,找到与伴侣最舒服的相处模式

“为什么要把人格分类?”身为人格心理分析师,这是一个我常常被人问到的问题。

我的答案总是,就像我们在学生物时,学到如何用“界门纲目科属种”来为物种分类。这是一种科学方法,帮助我们找到特定一群生物之间的特定异与同,把其中的差异性缩减到几个基本的、可观察的重要差异。这样才能变成一个实用的工具,快速了解某个生物的特性。

比如说,兰花科里面有上百种不同的兰花,但当我告诉你这是一朵兰花时,你至少不会把它想像成玫瑰花。

伊莎贝尔也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这样的原则,在实用上不切实际。因为你没办法把每一个人都纳入研究案例,也没办法把所有因素统统加进来变成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同样地,若你把每个人都简约成一个样子,具有相同的人性及特质,这也是一样毫无用处。


图片|Photo by Dmitry Ratushny on Unsplash

另一个 MBTI® 常常被质疑的问题是准确度。这不是后来才发现的,当年伊莎贝尔在她的实际谘商中,就已发现人格类型转变的案例。她去参考荣格的书之后,发现这是一种反向转化(enantiodromia)的心理现象。

荣格的心理学充满了相反与对立的精神,他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困惑,来自于这些对立所产生的矛盾,而我们心灵的自我救赎,就必须能够在这些对立中找到补偿与进行同化。

另一个心理学家莫雷(Henry Murray),在哈佛的心理学中心开发人格学概念时,也在他们开发问卷的过程中,注意到结果不稳定的现象。这使他们也不禁思索:难道人格类型并非固定不变?

其实人格是一种时间上的整体,做分析时必须把人的一生,起承转合,当作一个整体来一起考量,而不是单独的几个字母的组合。

人格分类的概念,虽然注重人的内在及天生的特性,但人生的经历与成长所带来的变化不容忽视。年纪与人生阶段,在我的人格分析及谘商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及重要性。因为人格是会发展的,而且是朝着一个有目标的方向及路径(虽然你自己不知道)在前进。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即使在非常诚实、自然的状态下,但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

你会想看:想知道自己是谁?MBTI、五大人格特质,测验你的个性与合适工作!

人格的动态的发展,其路径必须奠基于一个“初始的偏好状态”,而人格分类尝试找到的就是你的初始状态。

让我用系统学的角度来阐释:每一种类型其实就是一种初始的偏好状态,而这些初始状态就影响了你进入系统(人生的环境)之后,较可能选择的路径。系统里发生的事绝对不是静态的,所以系统的输出并无法早早被决定。

然而根据初始状态的不同,以及所推测它极可能走的路径,我们预测的准确度还是可以大大增加。

为什么 MBTI® 具有这样的魔力?为什么大部分的使用者,会对于这套工具带着强烈的使命感?

我想,是因为它把心灵的问题及个人救赎的追求,用有形世界所能理解的方法表述出来。藉由发现及培养真实的自我,进而推展出一个人与人之间,能更容易互相了解并体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