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婚姻关系碰上瓶颈,两人一起去婚姻谘商是个好的解方之一,不过在开始谘商之前,该怎么邀请另一半和自己一同参与呢?

文|罗子琦谘商心理师

如何邀请伴侣一起参与婚姻谘商

在我的经验中,能够一起走进谘商室的伴侣,大约有几种情况:

一、因为孩子出现身心问题,在学校辅导老师或医师的建议下来谈。

二、不仅关系紧张、冲突多,更有其中一人已出现情绪低落、甚至忧郁的状况。

三、在其中一人的强烈要求之下,另一方勉强配合来谈。

四、关系出现重大危机,例如:外遇事件,而两人希望能度过危机,并修复关系。

看完上述四种情况,你会怎么想?

究竟什么时候,才是接受婚姻谘商的好时机呢?

其实,若是感受到双方的互动有了困难,包括一开口就容易吵架、彼此愈来愈疏离或没有话题,或是出现身心不适的反应,例如:长期的皮肤湿疹、头痛、忧郁或焦虑情绪等,都是寻求婚姻谘商的适当时机。

猜你想看:“被讨厌,是继母的职业伤害”婚姻谘商师:想更幸福,就不该毫无底线


图片|Photo by Vera Arsic on Pexels

四个邀请原则:感同身受,并释出善意

如果你想邀请另一半和你一起接受婚姻谘商,有四个原则提供你参考。

1. 避免一开口就是指责或怪罪对方有问题

这真的是最重要的,避免一开口就是数落、翻出过往累积的旧帐、指责或怪罪对方。

因为当我们先开始发起攻击,便会使对方启动“自我保护”的机制,可能是反击、争执,或是关上耳朵,反而听不见你想为关系努力的心意。

2. 先“交换角色”,体会对方的立场与感受,表达你对他的理解和同理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在这本书里的许多地方都提到“交换角色”。请记得,交换角色并非“如果是我绝对不会⋯⋯”、“我根本不可能⋯⋯”,这其实是你仍稳稳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自己的角度去论断对方的行事。

真正的交换角色,是能够“感同身受地”同理伴侣为何这样说、为何会想那样做,这不代表你认同对方的行事,而是去理解伴侣在防卫背后的心情与想法。

延伸阅读:“爱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关心”同理心的四项练习:尊重始于你先尊重你自己


图片|Photo by Tan Danh on Pexels

3. 沉淀与整理自己

《圣经》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看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道出我们往往容易放大去检视他人的问题,却忽略自己是如何回应或参与的。

事实上,只看见刺的人,无法有真实的快乐。反思自己的真实状态,虽然未必舒服,却能更了解自己发生了什么。而这便是成功沟通的第一步。

4. 跳脱“谁有问题”的框架,做那个愿意“释出善意”的人

承接上述几个原则,当你主动邀请伴侣一起参与婚姻谘商时,可以询问对方:

  • “是否可以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关系怎么样可以更好?”
  • “因为我发现自己很难(例如:很难快乐、很难表达清楚⋯⋯),你愿意陪我一起找心理师吗?看看可以怎么帮忙我或是让家更好。”

跳脱谁有问题的框架,成为“主动为关系更好而行动”的那个人:

  • 你可以告诉伴侣:“婚姻谘商是透过第三方的客观分析与引导,帮助我们一起跳出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 至少试个几次,如果觉得不适合,依然可以决定中止会谈。”

延伸阅读:慢慢来,真的比较快?行为心理学:“着急”让你的善意大打折扣


图片|Photo by vjapratama on Pexels

伴侣拒绝了,我该怎么办?

当然,你肯定会想:万一伴侣拒绝,你该怎么办?这种情形确实常见。

强摘的果子不甜,如果对方坚决不肯接受婚姻谘商,请尊重伴侣的决定,并且避免用情绪性的言语责怪对方。

你可以让另一半知道,你会尊重其意愿,然后自己先参加个别谘商。在个别谘商中,与心理师讨论自己在婚姻关系中的困扰,进一步探索与思考,关系中的自己可以如何调整。

我想强调的是:在互动中,有一个人愿意先做出调整,就可能带动另一方的改变,这样一来,彼此的互动与关系就不一样了。


图片|Photo by stockmate on PIXTA

当伴侣感受到接受谘商的你开始有一些改变,或是彼此的紧绷情况减弱、冲突变少,便是你再度邀请另一半参与婚姻谘商的好时机。

如果另一半虽然对你的改变感到惊喜,但是对于一同接受婚姻谘商,还是有很多犹豫,这时候,也别心急地推动对方,可以让另一半知道:

“你也可以先去个别谘商试试,或许这样的压力比两个人一起谈小一些。”

如此不只展现你的接纳与尊重,也是为关系的改变,不断累积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