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男不善沟通表达、不懂得交朋友?这背后与恐娘、厌女、有毒的男子气概有什么关系?海苔熊提供你两个练习方法:“感觉自己怎么了,不一定会让你更快找到伴侣,但你会更自在地和自己相遇。”

这阵子宥勋引起广泛讨论的文章,指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异男不会跟女生聊天,是因为异男也不知道如何跟男生聊天。”

我部分认同宥勋的观点,男生之间可能很少“推心置腹”的聊天,但这并不代表男生也不会跟女生聊天。相反地,正因为男生之间很少聊心情,所以能够聊心情的对象,就剩下红粉知己或者是身边的伴侣 [1]

而“男生之间不太能够聊天”这个行为的背后,可能跟“恐娘、厌女”有关(这里的“女”不是指女性,而是“阴柔气质”)。

这篇文章会进行两件事:

  1. 讨论异男为何厌女,这又如何影响了异男的沟通表达。
  2. 提供几个容易上手、不会踩雷的聊天、沟通指南。

文章很长,你可以跳到有兴趣的段落阅读。


图片|Photo by Karl Fredrickson on Unsplash

被霸凌的回忆:你那么喜欢跟女生玩,娘娘腔!

我想到一个我自己古老的回忆。

大概在国一的时候,学校办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和静修女中的姐姐们一起去清境农场。那时候我因为还胖胖圆圆,长得像哆啦 A 梦,几个姐姐们在活动当中很喜欢跟我说话、玩耍,我也跟她们玩得很开心——完全不知道这背后危机四伏。

当天晚上回到寝室,我被同房的男生们锁在门外,其中一个男生大声说:“你那么喜欢跟女生玩、你去跟他们住好了啦!”另外一个大声附和“对啊!娘娘腔,滚!”

我一个人被丢在小木屋外面,瑟瑟发抖,眼看天色渐渐暗了,真的没办法,只好哭着跑去找静修女中的姐姐们求助。她们人很好,先收留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是什么神秘的片子里面才会出现的剧情),一边跟学校老师联络,最后让我可以回到原本的寝室。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告一段落,但如果你仔细感受我的处境,就会发现细思极恐。

当天晚上,我的床垫被孤立开来,一个人瑟缩在角落;同寝室的这些男生们,不敢直接骂我,可是却窃窃私语;而且,一群女生大姐姐帮我去跟老师打小报告,害他们挨了一顿骂,没有一个人看我的脸色是好的。


图片|Photo by Morgan Basham on Unsplash

幸好,当天晚上还爆发了同学偷偷抽烟的事件,训导主任来寝室处罚抽烟的同学,暂时转移了大家对我的敌意。

可是事情还没有落幕。

当我们要离开清境农场,我在收拾行李的时候,发现我的随身听(对,那个时候还是放录音带的那种)不知道为什么不见了,老师看到我一脸焦急的样子,还把开到一半的游览车绕回去让我找,可是我找了很久还是找不到。我急到想哭,因为我妈在我出门前还特别叮咛不可以把它弄丢。

主任搜查大家的背包,最后在我们寝室老大的包包里,找到了我的随身听。被抓包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咦,怎么会在我这里?”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对我的报复,还是只是老大自行犯案的单一事件,但那一个傍晚“你去跟女生住啦,不要过来,娘娘腔!”一直在我心里,让我很受伤。

一如既往,回家之后跟家人说,他们因为工作忙碌,也是说:“像他们那种人,不要理他们就好了。”[2]

延伸阅读:心理学:小时候曾有被霸凌经验,长大后真的会好起来吗?

会骂脏话才是兄弟?当情绪简化为一句“干”

前面这件事,当时的我一直以为只是某一种排挤,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我只知道国中三年都很努力读书,然后对于男性有一种很奇怪的恐惧。

考上成功高中以后,我发现班上同学都会一个我不会的“技能”:骂脏话。一开始我觉得这是禁忌,但同学们开口闭口都是脏话,用脏话开头、用脏话结尾、用脏话问候、也用脏话表达情绪。

见面:“干!还没死喔!”

巧遇:“干!都不揪的!”

打球进篮:“干!你怎么这么赛!”

被教官抓:“马的!超干的!”

我开始意识到如果不跟着也讲脏话,就很难融入大家,然后随着时间,我开始也觉得骂脏话没什么,不过是个发语词而已。


图片|Photo by Matheus Ferrero on Unsplash

一直到“碧潭鸭子船”事件那天。

有一次,我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和景美女中联谊(因为中山女中的公关拒绝我们),我们去碧潭踩鸭子船,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女生愿意跟我们坐在鸭子船上。那怎么办呢?

最后每艘鸭子船都坐“同班同学”,换句话说,女生跟女生坐一起,男生跟男生坐一起。换句话说,联谊和没联谊根本差不多。

为什么女生不愿意和我们一起踩鸭子船?

隔天星期一上课,负责办联谊的公关被班导叫去说话。我们才知道,女生们说我们整个下午都在骂脏话,很没品,所以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玩。

公关低着头回来转达,我们一群男生也只是笑一笑,其中一个说:“没关系下次不要找景美的!”另外一个说:“对啊,奥梨仔假苹果!”,完全没有要反省的意思(这或许可以 echo 为什么某些“直男行为研究社”的男性,明明说了很糟糕的话,还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我突然很庆幸,原本要跟我们联谊的中山女中没有去(里头有我喜欢的女生,不想让他看到脏话满满的我们><)。

延伸阅读:认真谈脏话的必要:“干你娘”背后的性别问题

厌恶阴柔气质,有毒的男子气概

上面两个故事,并不是要责怪任何人,或者是批评骂脏话不好(毕竟我自己有个节目就叫做《就爱讲干话》),而是多年以后,我重新再想起这两个故事,我发现两个值得思考的点:

  1. 述情障碍 [3]:如果所有的情绪都用“干”表达,他们随着时间,男性会不会变得“无法精确描述自己的情绪”?而这个跟宥勋所谈到的“男生跟男生之间也不太会聊天”之间会不会有一点关联?
  2. 厌女情结 [4]:有时候不会聊天、甚至是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感觉、自我揭露,搞得和女生约会见面,都要讲自己多好多厉害,会健身会划船,透过贬低女性来得到优越感。会不会是因为害怕自己的个性里面,也有阴柔气质的部分,或是害怕自己不如女性,无法成为女性的“依靠”?


图片|Photo by Christopher Campbell on Unsplash

看起来是两个问题,但我觉得可能都和“有毒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5] 有关。男子气概,如:坚强、独立、控制,并非都是不好的,但当男子气概展现在压迫或支配其他人的时候,例如“霸权型男子气概”[6],很可能会产生两个效果:

  1. 形成“仇女”、“仇甲”与“恐同”。
  2. 一个男性尝试和同性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或者是在男性当中哭泣,会被认为是“没有用”或“娘娘腔”。尤其在青少年的时候,如果一个男生都跟女生厮混在一起,有可能会被其他的男生给排挤,说“你干脆去当女生好了”。

延伸阅读:“看都不看我一眼”可怕在哪:让男性受伤的,是放不下的男子气概

避免阴性特质,反让男性失去表达自己的能力

“在父权体制下,女性被视为具有同情心、敏感、擅于照顾等等阴柔特质,却鼓励男性贬抑和否认自身拥有这些特质,因此极力避免跟这些‘与女性有关’的特质连结在一起,产生非理性的憎恨和嫌恶,进而合理化优越者的支配地位。”[7]

上面这段话翻译成现实生活当中的版本,异男和异男之间的对话可能会变成这样:

“干,今天被主管骂超不爽的。”

“干,走啊!还不喝一杯!老板那种人叫他去死啦,干!”

“干,真的很不爽耶!”

“算了啦,不要想太多,喝!”


图片|Photo by James Sutton on Unsplash

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女生跟女生的对话上,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

“好烦喔。”

“怎么了?你还好吗?”

“我今天把报告交给主管,被骂了一顿。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这个工作⋯⋯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做到、我却不行?我是不是抗压性太低⋯⋯”

“别这样说,可能你还在适应期。晚上有空吗,一起吃饭聊聊?”

当然,上面这两个例子只是举例说明,“有毒的男子气概”在情绪表达时产生的影响,每个人都不一样,毕竟人百百款。

但如果一个男性从小就被教育成“有感觉不要说出来”、“不需要察言观色”、“可以占据比较大的社会空间”(你可以观察捷运上男性和女性的坐姿差异)[8],那么当这个男性长大,要和女性建立关系的时候,就可能会受挫。

毕竟,未曾留意到自己情绪的人,也很难注意到其他人的情绪;不曾好好关心自己感受的人,也很难关心别人的感受。

整体而言,异男如果在同性面前呈现出自己的脆弱,可能会被觉得很没有用、被其他人看没有,与其承担着被取笑的风险,不如压抑自己的情绪。

延伸阅读:走出压抑的三个练习:压抑不可耻,但长时间可能会伤害你

突破有毒男子气概,两个练习开启表达、聊天能力

讲了这么多,异男是如何渐渐培养起和他人沟通、聊天、表达情绪的技能?我的想法是,有些异男之所以可以突破前面“有毒的男子气概”给自身的压力,可能来自下面几个原因:

  1. 小时候可能生长在有机会和女性多互动,而且不会被责骂的家庭。
  2. 这一切都要感谢他们的女性朋友、女友、前女友教导有方(还有多方忍耐)。
  3. 刻意练习,透过阅读和刻意与女性互动,慢慢建立出表达感受的能力。但要不断地修正调整,并且尊重彼此的界线。

如果你小时候成长的家庭比较传统,而且到现在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要如何在刻意练习的过程当中,又不给对方造成困扰?这里提供 2 个建议给你参考:


图片|Photo by Alex Woods on Unsplash

方法一:尝试“以他人为中心”的对话方式

如果你仔细观察“直男行为研究社”里面那些令人傻眼的对话,你就会发现那些直男们都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自以为。

不断地吹捧自己的价值、或者是强迫对方跟自己试试看,但从头到尾,都没有要认真听对方说话(而且当事人本身可能还不知道这一点)。

还记得那个在路上搭讪,强迫路人听他把“台词背完”的约会教练吗?之所以会让看的人觉得不舒服,是因为在过程当中,他自顾自地说自己的事情、提问题(就像在审问犯人一样),完全都没有要听对方讲话和互动的意思。

有些人在和异性说话的时候会很紧张,不是一语不发,就是滔滔不绝,那该怎么办呢?行为科学家 Logan Ury [9] 指出,你可以把“转移型回应”(shift responses,把焦点拉到自己)改成“支持型回应”(support responses,把焦点聚焦在对方)[10],例如:

女:“我昨天去吃了一家很好吃的义大利面⋯⋯”

男 1:“(打断)是喔,我知道有一家义大利面很好吃喔,我跟你讲那一家义大利面(展现自己很懂义大利面)⋯⋯”(转移型回应)

男 2:“(听对方把话说完),那家的义大利面感觉很厉害,跟以前你吃过的别家有什么不同呢?”(支持型回应)


图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们对话当中,只能够出现一种回应方式,而是说与其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不断夸耀自己的丰功伟业、吃过什么好吃的、去过什么厉害的地方,不如闭嘴,认真听听对方想说什么。

毕竟,你是来认识朋友的,而不是来表演的。

过与不及,如果你一直都把问题丢到对方身上,对方也会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玛那熊的 QSQ 模式 [11],穿插提问(Q)和分享(S),就像打羽毛球一样,一来一往,彼此都能够享受其中。

延伸阅读:亲爱的,你是聊天没有内容,还是聊天没有技巧?

方法二:多参加“你享受而且高互动”的活动

如果你想要拓展交友圈,Logan Ury 建议你在纸上画一个十字,X 轴代表双方互动程度的高低(例如参加读书会就是高互动,看电影就是低互动),Y 轴代表你享受的程度。

这两个轴交叉出来的第一象限,就有机会让你自然的展现自己、又能够和其他人建立关系。

与其勉强自己去参加不喜欢、不享受的活动,或者是整个活动办完之后,没什么机会和其他人互动聊天的活动,这种第一象限的活动,比较有机会让你认识更多人,也让人认识更多的你。


图片|Photo by Alexis Brown on Unsplash

搞得好像吊书袋我很厉害,但事实上,我跟宥勋一样超弱(不过还没有到要背行为的程度 ⌓‿⌓),再加上过往和男性互动经验产生的恐惧,所以才来研究人际关系。一起慢慢学习,找到自己适合的步调。

我觉得人跟人之间的互动是很复杂的,不会有一个普遍的法则能够以一挡百。

每个人在关系里面的恐惧和需求都有所不同。练习感觉自己怎么了,不一定会让你更快找到伴侣,但当你可以更靠近感受,你也会更自在地和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