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纪录片《联合国里的吹哨者》,揭露骇人的联合国性暴力事件。为何一个有着崇高和平、公义目标的组织,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犯罪事件?

上周 BBC 在自有的影音平台发布了一支纪录片《联合国里的吹哨人》(The Whistleblowers: Inside the UN),导演 Ben Steele 拍摄了六位勇于指出联合国内弊案,包括贪污、环境污染、泄漏保密名单等问题的举报人,而其中,有多起性暴力相关案件。


图片|纪录片《联合国里的吹哨人》

“联合国就像是犯罪者的天堂,因为你在一个有信誉的地方工作,大家会认为你是一个好人,人们无法相信好人会做出坏事。”

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有一个给员工们进行交流使用的公共空间,然而这个空间常常被戏称为“牛肉市场”,起源于这里充斥着大量资深男性员工,对资浅的女性员工施予权势下的性邀约。

延伸阅读:“把受害事实告诉身边的人,对自己没有好处!”咎责是性侵幸存者二度伤害的原因

曾经负责处理联合国内部性骚扰案件的 Purna Sen,便分享她听过的案例:

“我过去负责帮一名男性工作者,誊打记录他针对性别平等、妇女权益的演讲内容,但同时,这名男性也曾多次在员工派对结束以后,跑到我的办公隔间对我袭胸。”

“又有谁会相信我呢?他是个好人、是个明星、是个资深前辈,而我只是菜鸟,我的话在这里根本没有可信度。”


图片|纪录片《联合国里的吹哨人》

纪录片指出联合国的潜规则,在联合国内若想要升迁,看的不是你的优势,而是看你认识谁。于是,在权势关系中的暴力与噤声会变得更加常见。

这些性暴力不只发生在办公室内,也发生在联合国理当保护或创造正义的服务国家中,然而不幸的是,在多国都发生过维和部队的军人将本应发送之粮食、资源,以性交易方式侵犯当地妇女、孩童。

此外,联合国作为相当特殊的全球机构,具有联合国外交及特权豁免权,这也使得在联合国工作,却意图跨越犯罪红线的人,变得更容易被保护。

延伸阅读:没说“不”的女孩,就是不够格的受害者?从吴亦凡事件谈权势性侵

到底为什么在一个有着崇高和平、公义目标的组织,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犯罪事件?且就算有人试图发声、揭发,仍旧让正义的取得变得困难重重?

曾在联合国服务超过 20 年的秘书长 Tony Banbury 说,“当你到任何一个国家,走过外交通道,然后亮出你的联合国通行证,你当然会感觉很好。”

Tony 很诚实地告诉纪录片观众,维和部队与当地人之间绝对有权力的不平等,而这造成了维和部队为什么会强暴,或性骚扰那些饥饿的弱势孩童。


图片|纪录片《联合国里的吹哨人》

尽管台湾非联合国会员,这个议题似乎离我们有些距离。但是这些案件的发声,正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好事与坏事,都可能来自同一人的行为与决定。

从事非营利工作数年后,我清楚地感受到尽管非营利工作有着沈重的工作压力,与不对等的低薪资报酬,然而,这个社会也确实对于从事人道、慈善、公益的人会赋予较高的信任度、尊重与支持。

而这些信赖有时会成为一个盲点,让我们忽略了这些“好人”也是人,“好人”也可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

很多人以为吹哨者是痛恨联合国,但其实不是,吹哨者其实非常爱联合国,但就是因为如此,当发现联合国出现系统性的问题时,他们才会站出来发声,希望联合国能够改变得越来越好。


图片|纪录片《联合国里的吹哨人》

我仍记得 2018 年,全球知名的慈善机构乐施会(Oxfam)、拯救儿童基金会(Save the Children)等,都被揭露大量骇人针对女员工、服务对象的性侵与性交易案件,原因也都与权力落差、兄弟帮(boy’s club)文化有关。

我仍记得我在香港乐施会工作的朋友告诉我,那一年他们非常辛苦,内部大量员工因为忍受不了机构的回应方式而辞职,外部捐款人的极速流失,整个慈善组织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危机,连带让组织愿景变得更加遥远。

真正的非营利机构,无论大小,从外部计画,到内部治理,无一不是影响力真实落地之所在。

当慈善机构举着“性暴力零容忍”的旗帜时,回过头来看看组织的权力落差、升迁结构、吹哨人保护机制、内部训练、独立监控审查机制等,是否真正融入组织所相信的核心价值,绝对也影响了一个机构是否能走得长远。


图片|Photo by Ilyass SEDDOUG on Unsplash

最后,也推荐有兴趣了解更多的人,可以阅读一本书《性、谎言、吹哨者:纽约时报记者揭发好莱坞史上最大规模性骚扰案,引爆 # MeToo 运动的新闻内幕直击》,以及人本基金会所针对儿童吹哨人保护机制所撰写的重要见解,可以对于现存吹哨人机制如何改善,有更进一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