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走入深爱的山林,是什么样的感受?父母对于山林的兴趣,成为了自己与孩子紧密连结的过程,渐渐地“爬山”成为了大人、孩子都愉悦自在的事!

文│洪毓谦

没有妳,我们到不了这里

妳搓揉着被磨疼的脚踝,说:“大概不合我的脚吧!”

我蹲下,帮妳再重绑鞋带,垫着卫生纸,不然等会儿想必就会搓出血渍了。

孩子也察觉妳的异状,禾妹过来关心:“妈妈妳还好吗?”我解释状况。

为了避免摩擦,妳用着不自然的步伐代偿,连脚背也开始发疼。我想找根枝干充当登山杖,但不是长短不合,就是已潮湿朽烂,终于挑到一堪用的木头,只是略为粗大,妳走一步,便将棒子向前甩去,颇有武林架式。

身为妈妈的妳,货真价实的不爱运动,也谈不上热爱户外活动,但妳天生四肢细长、手脚灵活、协调性佳,中学时负责大队接力最后一棒的妳,从不轻易大显身手。


图片|Photo by Click and Learn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这几年,我们一起游山踏野,且频率陡升,妳都能配合。妳说:“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我觉得很好。”

我想起登山作家黄福森,曾在《带孩子一起。爬山!在山林中找到亲子间的爱与幸福》里写:“只要有喜欢登山的母亲,亲子登山就算已成功了一半。”有喜欢自然的妳,我想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有时我一股脑儿说着我的规划,而妳听完后一记白眼,说明着:“这不可行,计画再去修改修改吧。”妳负责计画审查及安全评估。

虽然鲜少提供行程建议,私下却缜密地思考行程是否适合孩子。当我在队伍前,妳一定垫后,反之亦然。我们很有默契地补位,让孩子在我们的看顾范围内。

推荐阅读:新手登山指南:从迷路拥抱恐惧,懂得活在当下,正是山灵给你的抗焦虑礼物

我和禾妹走在队伍的最后,石阶沿着山巅起伏,陡上的视角看到的是淡蓝的天而不是路,身后尽是广阔的视野。石块砌成的阶梯,超过禾妹小腿的一半高度,走起来很是吃力,她酸软的膝盖轻微摇晃。

禾妹喘着问我:“爸爸,爬山,有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爬山?”

我搜集脑袋中的讯息,像教科书统整:

“可以看看大自然是什么样子啊。”

“漂亮的风景会让心情变得很开阔,就不会为了小事生气了。”

“还有还有,妳会发现原本以为爬不上来,最后却成功了,原来自己这么棒⋯⋯”


图片|Photo by Greg Jurgajtis on Unsplash

山顶的凉亭,并非周围群峰里最高的,但有着三百六十度的全景,还能望见海,天海绵延豪壮,让人心胸坦然无尽。我们上到凉亭二楼休息,点心搭美景,连白开水都变得微甜。

突然,听见马达高速运转的声音,在四周围绕,原来是山友带来的空拍机,忽左忽右,比苍蝇还扰人。孩子好奇察看,追踪,当空拍机消失在凉亭的正上方时,禾妹撑着围栏往上探,双脚悬空,身体极不稳定,我赶紧严厉制止。我的确吓着了,便把我惊吓的情绪转成责备,发泄在禾妹身上。

妳察觉异状,出来缓颊,抚着哽咽的她,我则到凉亭另一侧望着辽阔的美景,感受和前几分钟相比,完全变调。我想着刚刚上山时,对女儿解释爬山的好处和意义,有些惭愧。

禾妹跑去找乐哥,而妳转来关心我:“没事了,我知道她这样很危险,但提醒她就好了,她还在学,学习知道怎么样会危险⋯⋯”我沉默,咽下失态的自己。

曾以为我一个人就能带着三个孩子上山,我们确实也这样爬了数次,但我真的感谢妳在我们身边,照顾我,甚至更胜孩子。我从没想过在山上,我其实也是需要被照顾的,一次也没有,更没想过我可能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还好有妳,还好有妳。”反之,很抱歉,我鲜少关心山上的妳。只觉得妳体力一定比孩子好,孩子若行,妳一定没问题。

读者观点:女性登山困境:让我爬不上山的,是社会眼光

妳提着便利商店的塑胶袋走在前头,装着刚买的点心和饮品。我每次都要妳把东西分装在我们的背包里,但妳从来不肯,妳说提着没关系,这样方便。我拗不过妳,妳也从不就范,所以妳就像从传统市场回来一样,挂着一只塑胶袋。

孩子到妳那,吵着要点心。收拿间一不小心,饼干散落一地。

孩子问:“怎么办,还可以吃吗?”

妳笑着答:“去给爸爸吃。”

乐哥和禾妹贼贼地跑到我这,齐说:“妈妈说要给你吃。”

我惊讶地回:“这么好。”然后张着嘴,供他们喂食。

禾妹笑得露馅,乐哥说:“那是掉到地上的。”

我慌张停滞,续问:“掉到地上有三秒吗?听说三秒内还可以吃喔。”

禾妹笑得合不拢嘴说:“刚好三秒。”

乐哥则说:“应该有十秒吧!”

我歪歪斜斜地中毒昏倒在树干上,孩子大笑,又拉又捏,丝毫不顾病人的安危。


图片|Photo by Sebastian Unrau on Unsplash

路径由上转下,可俯瞰到远处的林相,整齐地围成弧形,我们就快到了。

一抹藏在山中的湖水,总让人有着许多想像,像颗镶在深山里的钻石,透亮无瑕映着山势倒影,风吹出水纹,油彩晕散,几秒后又成镜面。山岚时而飘入,像素白面纱后的少女,藏着心事。

聒噪喧闹的我们,也被湖水静谧的氛围感染,水鸟悠悠地叫,我们循声而视,却找不着。无妨,我们知道它在那儿。

如果我是山,妳就是我山里的一泽湖水,动物傍水而居,而妳孕育孩子。不论山雨云雾,不论湖面是否平整,妳都能映上我的心头。

池底藏着我们一家子的故事,富饶的泥沼,滋养立立而生的挺水植物,一丛丛,像是生命不同的章节。即便枯水期,即便严寒酷暑,改变了样态,钻石依旧坚硬。

我转头看妳:“谢谢妳,没有妳,我们到不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