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曾在百大外商工作,是人人称羡的人生胜利组,但也因为这标签而感到满满沉重与负担感。看似光鲜亮丽的 Sophie 曾跌进绝望之谷,她想用自身经验与你分享,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

文|Sophie Tseng

如果你看着下面这份 Linkedin 履历上的资讯,人生胜利组可能会是你给我下的一个标签。

我毕业于交通大学(现为阳明交通大学),30 岁前就曾在 500 大外商、全球知名顾问和科技新创公司担任人资。

现在在知名台商服务,Linkedin 上有超过 9000 人追踪,文章上过商业周刊、换日线和 1111 人力银行等。

常有人挑战:你们这些人生胜利组,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

而我想在这篇文章告诉那些跟我有类似情境,却不被瞭解的人:如果现在的你,恰好也在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足,跟别人比,好像永远不够好,却无法说出口。

“没担心,你并不孤独。”

人生胜利组是一个别人可以轻易贴上的标签,却只有少数人能体会这个标签下带来的沉重与负担感。

我拿到顾问公司和新创公司 offer 时,身旁大多数的声音都是“在这样的年纪或阶段,就可以拿到这样的工作,真是人生胜利组。”

但除了几个最亲近的人,没有人知道,那时候是我人生最沮丧的一段时光。


图片|Photo by Floriane Vita on Unsplash

记得有一次跟老板和同事在酒吧喝酒,几杯酒下肚,我吐露出自己当下最真实的心声:

我原本以为我并不差,过去 LinkedIn 上洋洋洒洒的履历,都是我努力一点一滴累积来的。

可是当我进到新的工作新环境时,我才发现,我的能力和学习速度都远远的不够,也跟不上团队的速度。

在这样高压、多变、不确定性高的环境,我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座小山峰,当我好不容易登顶时,在我眼前的景象,却是另外一座又一座遥不可及的高峰。

为了证明我可以,我不断努力用身体贴紧着石壁,用尽全力踏上每个让我更前一步的石阶,但当好不容易能喘口气时,眼前所见却只剩无限绵延的山峰。

而我,咬着牙,纵使咬出一口血,也要向上爬,那时候的我只想着,现在认输就代表我输了,我失败了。

当下我并没有找到任何满意的解法,或许换一个说法,我从来没有去“真正”面对过这件事。

事过境迁,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解答。

有天因缘际会看到有一位前辈推荐了《破圈》这本书,作者顾及是史丹佛大学“人力动力学”课程北大精华版专案主任,真格学员创始院长,有协助 1000 多名企业中高层与职业新人打破盲点的经验。

作者的经历一看就是典型的人生胜利组,吸引我下单的正是封底写着一句话:“决定我们成功上限的不是金钱、学历,而是我们的认知。”

我心里很好奇,这样一个人生胜利组的典型代表,是怎么样认知自己的人生?

所谓“破圈”到底是破什么?

在书中,我找到了一直以来想要有人能告诉我的答案。

为什么有些人能从失败中站起来?为什么他们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和失败,中间的差距是什么?


图片|Facebook@@Tedu.tw(达克效应)

首先作者分享了“达克效应认知曲线 Dunning-Kruger effect”这张图,源自于“技术炒作周期图”,不管最后图片名称为何,这张图的核心观点是:整体程度比较差的人反而会认为自己很厉害,这个错误的认知源于程度差的人无法辨别自身的不足。

当人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时,反而看到了自身各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自信会不断降低。

而那个最低点就是“绝望之谷”,也是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就如我们的人生,职场春风得意时,很容易疏忽大意,直到遭遇失败,我们会懊悔、自责并从中总结经验,然后再一次尝试。

突破自我:你比自己以为的,更渴望突破自限思维!刘轩专访:生命自始自终,都不仅仅是选择题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绝望之谷”走到“开悟之坡”。

原因是无法面对三种大魔王级别的阻碍:

第一种:对于失败带来的痛苦

因为人在痛苦的时候,很难真的去面对造成痛苦的原因,不是因为不愿意,是因为当下的情绪太浓太深,无法负荷。

第二种:是个人的惯性模式

明明在不同情境里,我们却用习惯的认知去面对不同的状况。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还期待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叫疯子。

用自我惯有的模式去面对失败,却期待产生不同的结果,也是疯子。

第三种:人们本身自带滤镜、个人偏见

认为某某专家讲的就一定更有道理,就算本身资讯是准确的,个人一开始有的偏好和印象也会导致判断的偏差。

回想起那段时光,我发现我的情况完全跟书上说的一样。

那时候刚转换到新工作的我,觉得自己曾经在外商待过,英文听说读写都算中上,自己一定能做得很好。结果进去顾问公司后才发现,我连基本的职位组织图都不知道怎么画。

进了新创当 HR,公司里面最不懂招募的就是做人资的我,当下心中的挫折感实在无法用言语表达。


图片|Photo by wang shuhong on Unsplash

以前我总是可以很好地完成上级交待的工作,我认为我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就能被肯定,但在新公司里,努力只是基本款,聪明的努力才是有效的方法。

每天公司变化的速度都难以捉模,必须自己主动学会很快地抓到方向,不断接受试错失败的风险,不然就是事倍功半。

以前我认为有更多经验的人说的话一定更准确,常常不会主动追根究底,一股脑儿的执行。

后来发现“经验多”和“过去战绩”都不能完全代表什么,因为在每个新环境、新阶段,过去无法代表全部。

而深入了解人在学习时的四个阶段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当下的我那么痛苦?

因为我无法面对“我没有足够能力”的这件事,也就是承认我“失败”了。

人在学习时分四个阶段:

  1. 无意识、无能力
  2. 有意识、无能力
  3. 有意识、有能力
  4. 无意识、有能力

最痛苦的阶段,其实是第二个阶段,在第二阶段的最低处,也就是绝望之谷的谷底,一个人一方面要去面对自己负面的情绪,一方面要去面对“并没有达到自己标准”和“失败”的冲击,同时还想要更用力证明自己。

那时候的我,老实说没有勇气去面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

找回正念:为你选书|抵抗会强化痛苦,练习用正念接纳自己的一切

现在能写下这段文字,算是对几年前的自己有个交代,希望能拉一把正在经历这段绝望之谷的夥伴。

如果让我回到那时候,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这两段工作经验对我来说是无可取代的。

因为不断的被客户洗脸和团队挑战,第一次知道,原来当一个称职的顾问和业务这么难;因为认知到工作时数不等于工作产出的价值,所以对工作的心态从 Work Hard 转换成现在的 Work smart 。

因为有好几次情绪崩溃的经验,后来才开始有意识地去找方法,学会调适失败的情绪和压力。


图片|Photo by Luce on PIXTA

那我们可以如何从绝望之谷爬起来呢?

我想给个听起来很荒唐的建议:去找那些比你更惨,比你经历更多失败的人说话。

就像商业思维学院院长游舒帆 Gipi Yu 分享过的,他在他某一间前公司被记了 6 支大过,当事人可能当下心情很糟,但跟自己相比,你会觉得:“好像其实失败也没那么差嘛。”

因为当你有机会跟一群经历过许多失败的人分享经验时,你会发现每个失败的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照出一些你自己不曾发觉,或一直以来想逃避面对的惯性、偏见或认知。

纵使过程痛苦万分,某一天,当你能调侃自己当初有多麽可笑,这些失败就已经在意想不到的时刻,默默化成了成长的养份。

写这篇文章,我不是想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人生胜利组。

对我而言,往往被人认为够坚强、生活无虞、开心快乐的这些人生胜利组,常因为过不去外界与自己贴上的一层标签,没能适当找到出口纾压,导致许多遗憾发生。

写这篇文章,单纯的希望,告诉这些人,你并不孤单!

失败很苦,梗在心头却又吞不下去,但请你相信,你只是还没有从绝望之谷走出来。

到达开悟之坡前的这段路,最难走,一旦你走过,就会有另一片海阔天空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