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不是权力与控制:“尊重”与“爱”可以让孩子自然绽放!因为放手让孩子活出自己,是父母能给出最珍贵的爱。

华人社会中,父母亲的关系与西方社会整体来说有很大的不同。

时常可以看到西方家庭里的孩子是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也较容易看到与父母形同朋友的家庭状况,从属关系也不如华人家庭般明显。

华人家庭对孩子的掌控欲较明显,会认为孩子更应该有父母期待的模样,因此会自然形成明显的权力阶层,方便父母用以管束子女。然而这样的管束,也使得孩子难以活出自己。孩子长大后,也往往与父母关系疏离。

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瑞士心理学巨擘 荣格

庆幸现在新生代的父母,有更多自由育儿的意识的抬头,也反思前一代父母对我们教养的问题所在,进而开始改造自己的育儿观念。

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新生代的父母,跟自己孩子情同朋友或手足,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

而这样的与孩子亲近,除了令人称羡外,也让人不禁好奇,什么原因让亲子关系中成长的孩子,更有机会可以活出自己的生命力呢?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拉近亲子关系,心连心“四”个解方

步骤一:接纳真实,孩子才会跟自己亲近

“攀比心”,是父母最常伤害孩子的原因之一。

我们过去成长于“隔壁的小明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的氛围中,我们自然而然地也逐渐以“与人竞争比较”为主要得到自我价值感的来源,而不是去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

当我们有了孩子时,当我们不能意识到我们总使用他人的标准来得到自我价值感时,我们也会开始执着地用我们自己的期待与不符实际的标准来套在孩子身上。

当我们总是从父母口中听到:“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就不可以?”这个背后隐含着逼迫孩子的讯息:“你真实的样子不值得被爱!”

渐渐地,孩子关起了向父母倾诉的管道,独自在阴暗角落里痛苦着,恨着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并逐渐与父母疏远起来。

一个人若从小受到父母不断与他人攀比的对待,养成不敢做自己的性格,处处屈从迁就父母的期待,长大后就会不敢信任自己的价值和感受,缺失自尊和自我价值感,逐渐成了一个恨自己的人。

当一个孩子想方设法,就是想得到爱攀比的父母的爱时,只能戴着假面去接近父母,扮演着父母期待,但不是自己的角色,是无法与父母产生亲密互动的。

一个挂着假面的丑角,顶多让人感到讨喜,但却很难让彼此瞭解与亲近的。

影剧解析:“你好好读书,大人的事大人自己处理”《华灯初上》子维:当乖孩子的伤最痛


图片|Photo by Charlein Gracia on Unsplash

步骤二:给予孩子支持,让孩子拥抱自己的独特价值

我们总在成长的过程被灌输,要去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一旦我们不符合主流,父母也容易因此加以批判,要我们“乖”、要“听话”,这样我们才值得被爱。

现在社会充斥的就是“自恨”的风气,总认为每个个体都不足够好,一定要符合外在标准,才足够被人认可、被人爱。当父母都不能接纳孩子的独特价值了,那孩子怎么能信任自己值得被爱呢?

然而,许多父母总是把外在标准,一股劲地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没考满分不够好”“没有赢在起跑线就会一辈子输”“不能轻易夸奖孩子”。

渐渐地,孩子也把这些外在的标准“内化”了,纵使长大了,孩子依旧持续批判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的本质不够美好。

实际上我们可能看到别人孩子鼻子不够挺、眼睛不大,可能都没有特别感受,甚至不以为意。然而当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时,我们却期待自己孩子符合群体的价值观!我们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认为自己孩子的外表不够好,不能被人喜爱。

我们要能让孩子瞭解自己的独特之美,拥抱自己的独特价值,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放下外在的价值观,去欣赏孩子独特的模样,接纳每个小可爱的独特之处呀!

推荐阅读:“乖孩子最终,将无法拥有稳定的亲密关系”亲爱的大人:别再用“乖”来掩盖命令


图片|Photo by Giu Vicente on Unsplash

步骤三:可以选择不要求孩子成为社会期待的样子,避免孩子变成迟钝的“乖孩子”!

每个家长或多或少都有意识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过得非常好。但如何避免给孩子铺路的欲望变成对孩子的一种束缚,让父母的支持成为让孩子活出自己的助力,是不容易的。

一个人的价值,可以不用取决于社会的眼光,认识自己、尽情做自己,就有可能具备内在力量,让美由内而外散发。

然而,在整体社会氛围中,是缺乏鼓励自由表达的氛围的。

在家庭里,我们被要求顺从父母,不可顶撞;在学校内,我们被要求要尊师重道,不可质疑;在职场上,我们被要求任劳任怨,不可不合群;在社会中,我们被要求弘扬正能量,不可显示负面感受。

但是,每个小孩都拥有各面向的情绪与模样,是人类的天性。

当孩子学到了“应该”与“不应该”的特质,应该的特质可以被接纳,不应该的特质只会被拒绝。当孩子展现出定义为“不应该”的样子时,遭受外在标准的责骂与惩罚,威胁到了生存下去或得到归属的需求,怎么办呢?

孩子开始试着调整行为来适应外在的标准与期待,成为一个“忘记自己是谁”的“乖孩子”。

外在标准从来不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原因,更不需要因为性别,就要求他们符合性别该有的样子,反倒可以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们,你可以很自在的做你自己,而做自己的人,才能散发出独特的气质!

同场加映:“不要让孩子因为恐惧而听话!”若父母拒绝孩子的负向情绪,孩子可能学会压抑


图片|Photo by Myles Tan on Unsplash

步骤四:放手允许孩子活出自己,是父母能给出最珍贵的爱

过去,无数华人社会的孩子成长在一个无法做自己的环境里。

我们总有一段“无法天真”的童年,不能够按照自己的天性玩乐着的童年。

不是得趴在桌上苦苦写作业到半夜,不然就是活在笼罩紧张气氛的屋檐下,或是早早就得挽袖当个小大人来帮忙家里。

然而,真正被允许自由探索的孩子,拥有对真正诱惑与危险说“不”的能力,这需要父母的信任与放手,而不是藉由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信念而能远离生命的诱惑。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如此独特的呀!

他们自然会找到自己生命的边界,而那些边界往往都是父母无法预期的,这便考验父母信任孩子的能力。

感动故事:担心女儿会被性骚扰,她反过来对我说:“妈妈,我会保护你!”

对孩子最珍贵的爱,是能忍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之下,还能继续支持与关注孩子的那种爱,而不是强加自己的观念的那种强迫。

当遇见孩子渴望向外探险,但自己焦虑不堪时,不妨问问孩子的想法,聊聊这个探险对孩子的意义,而不是硬是把自己的边界套在孩子的生命中。

或许,陪伴在旁边,但让孩子自行探索而不插手,是一个练习爱的放手的开端。父母将会逐渐习惯拉远陪伴的距离,也成为孩子内心最稳固的靠山,不论父母是否陪同在旁,孩子都有能力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毕竟孩子终将独立,不是吗?

或许,我们能想像一种可能的母女关系,她们之间没有控制、管教,而是互相成长、学习的 ,彼此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那想必是一幅美滋滋的画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