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夭《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的歌词有一句:“会不会妳也跟我一样,在等一句我愿意”。想要等到一段感情的“我愿意”,不如多多行动、用心经营,或许能更早得到美好的答覆。

Hi,海苔熊你好:

最近在网路交友软体上认识了一位女生,离过婚,有小孩,起初,单纯只是想跟她聊聊天,也交换了 Line 与照片,一开始觉得她很辛苦,要一个人要带小朋友。聊到后来,我自己却不经意地爱上她⋯⋯

我们每天会互道早晚安,分享日常生活的事情,到会担心她工作的问题,担心到会让自己心情不好的状态。她也知道我对她的关心、担心,我们互动都很好,但我还没勇气跟她直说 XDD。

现阶段似有似无的暧昧,确实耐人寻味、令人着迷。也许就像,歌曲最后那句“会不会妳也跟我一样,在等一句我愿意”。

喜欢个一个人,真的能不顾一切吗?但我自己却是很喜欢她甜美的笑容、傻傻的态度,现在可能连空气都是甜的,想知道最后的答案是什么,不管是好是坏,都愿意承受。

by v~~(点播时间:2022/3/15 下午 5:37:32)

嗨!v~~:

收到你的信真是开心,从为你点歌开始连载以来,度过了好几个年头,堂堂来到了 190 多集,大部分的点播内容都是伤心、气氛、难过、旁徨或无助,很少有积极雀跃,充满期待的电波,所以收到你的信,分外开心。也因为这样,我突然觉得回覆起来有点困难。

每个写信来的人都怀抱着某种疑问,或者想要寻求解答,但感觉你似乎洋溢在粉红泡泡当中,我突然觉得不知道自己能够回你一点什么,难不成要把你的泡泡戳破吗?

一直到今天睡觉前,我翻开手边的绘本《Big Panda and Tiny Dragon》,里面有两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我想先跟你分享第一句(p.117)[1]

“有时候你能做的,就是替人泡杯茶。对方需要的,也只是一杯茶。”

(Sometimes all you can do is make someone a cup of tea. It might be enough.)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或许我能够做的就是好好泡一杯茶,静静的听你说,仔细阅读你在文字里面说了什么,而不是想要给你一个快速的解答。


图片|Photo by 五玄土 ORIENTO on Unsplash

重复阅读你的信件我发现,其实你除了着迷在暧昧不明的那种感受之外,似乎还有其他的感觉夹杂其中,包括:

  1. 不确定她是不是也一样喜欢你,她虽然也感觉到你的关心,但不晓得她是否对你也有同样的意思。

  2. 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愿意为了爱而“不顾一切”,包她过去发生过的事、以及之后可能要跟她一起照顾小孩等等。

  3. 不确定如果坦白告诉她自己心里面的想法,会不会被打枪、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乍看之下第一个和第三个很像,但其实不完全一样。第一个不确定感比较是“她会不会也喜欢我”,第三个不确定感更多了“如果她也喜欢我,会不会愿意跟我在一起?”

比方说,就算两个人都有相同的心意,都彼此喜欢,也可能最后不会走在一起,例如她有其他现实的考量,或者是在意一些“两个人相爱”以外的事情,例如担心别人的眼光、害怕你对她只是一时的喜欢不是真的爱、被过去的伤痕所捆绑,还不敢太过相信一个人等等⋯⋯

只不过第一个不确定感和第三个不确定感,都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只能问自己愿不愿意奋不顾身地去爱她——也就是减缓心中对于“不顾一切”的不确定感。

推荐阅读:“30 岁的爱情观,该是怎么样?”柯佳嬿:若有人还愿意放手去爱,请不要笑他


图片|Photo by tickcharoen04 on PIXTA

所以接下来我想跟你分享书里面的第二句话,也非常发人省思,书里面的小小龙(Tiny Dragon)想要开一间店卖恐怖南瓜,但他怕自己会失败赔钱,他的好朋友大熊猫(Big Panda)跟他说(p.116):

“你是有可能会失败,小家伙,但如果你因为害怕而连试都不去试,那你就铁定会失败。”(You might fail, little one, but if you let fear stop you from even trying, failure or is assured.)

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根本就是老生常谈,就是那种路人甲经常会说的“你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那么就注定失败”,但仔细看英文却有另外一种感觉。

那句“let fear stop you from even trying”当中的 fear,可以想像成有一个用恐惧和害怕建筑起来的巨大墙面,在这面墙的背后,有你想要跟渴望的东西,可是你不确定那个东西是在还是不在。

换句话说,恐惧(fear)就是这面墙、就是阻碍你、让你不敢前进的障碍。

于是这里就来了一个问题:越过这面墙,会需要许多的精力与勇气,有没有可能在爬上去之前,就知道这道墙值不值得越过?

人生有很多东西是不确定、没有办法预测的,但感情是很特别的,你可以从和他的相处当中慢慢地去觉察到“在墙背后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就像你问的那一句“喜欢一个人真的可以不顾一切吗?”这句话或许可以换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你想要跟她维持什么样的关系?你所谓的“不顾一切”,真的可以抵达你想要的关系吗?

同场加映:“爱是一个一个心动的微小瞬间”关系心理学:如何长久地去爱一个人?


图片|作者提供

心理学 OK 绷

这里的“想要的关系”并不是指两个人的身分(例如暧昧、在一起、结婚),而是指你希望跟他的相处模式和状态是什么。

比方说,我经常会用伴侣治疗里面的经典问句“典型的一天”(A typical day)来做关系思考的导引:想像一下你跟她在一起/结婚之后,你典型的一天长什么样子?

  • 打算一起生活,还是分开居住呢?

  • 分开住的话,希望约会的时候对方带孩子一起来吗?

  • 希望孩子怎么称呼你呢?想像自己和对方、对方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有考虑跟家人说你们的关系吗?

  • 一起住的话,有考虑要住在哪里吗?

  • 早上起来是谁去准备早餐?

  • 谁负责带小孩上幼稚园?

  • 两个人都去上班吗?还是有一个人负责打理家务跟照顾小孩?

  • 相处时大部分聊的是什么话题呢?

  • 平日会回家吃饭吗?

  • 谁去幼儿园接小孩呢?

  • 睡觉和小孩分开睡,还是一起睡呢?

  • 假日希望的安排和生活是和小孩一起吗,还是把小孩交给保姆,偶尔让彼此有两人自己的相处空间?

你会喜欢:不要让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婚前我们该知道的 8 件事:不因年龄而将就

我第一次知道“典型的一天”这个技术的时候,有一种“被泼冷水的感觉”,好像那种很美好很浪漫的感情,一下子回到了务实层面,那些暧昧、让心痒痒的部分,瞬间都消失了,剩下好多的义务跟责任。

但后来我才发现,如果没有好的规划跟想像,那么那个幸福和浪漫的感情很容易就只沦落为想像。

例如很喜欢对方的声音、很爱对方笑起来的模样、很渴望能够每天和对方相处在一起,但真正在一起之后才发现,彼此之间有很多的不适合、或者是虽然很适合,但却因为许多现实的因素,不得不分开。

换句话说,事前先考量在一起之后的“典型的一天”,反而是保护关系能长久维系的重要关键。描绘典型的一天,就是尝试去感觉两人生活的风格(style-of-living)是否契合 [2]


图片|Photo by Derek Thomson on Unsplash

另一个和上面相反的观点也提供给你参考。绕过不确定感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先做再说”(just do it)。

苏奕贤心理师指出,很多时候我们会等待“感觉来了”采取行动,但等着等着,会发现感觉可能一直没有来,然后就会卡在原地 [3]

比方说我们在做重大决定之前可能会拖拖拉拉,想东想西,甚至考量了很多自己不知道之后能不能够承受的事情(就像前面所描述的“典型的一天”),可是这个考虑并没有让你前进,反而让你更犹豫、踌躇、不确定。

比方说你明明知道有一个重要的报告要交,但是你拖拖拉拉,想着“今天好累喔、明天再做啦、我想要耍废、现在没感觉啦等等⋯⋯”但如果在这时候老板打了一通电话来说客户明天早上就要,你会不会突然跳起来,拼死拼活也赶出这份报告?

很多时候我们在等待感觉,但是却忘了,感觉不是等待就会来的,有些时候需要靠“行动”才会连接到感觉。

比方说你可能从未想过晚餐要吃猪脚饭,但经过巷口的小吃店,发现香味扑鼻,就不知不觉被吸引进去;或者是你从未想过要选择在这一天表白,但那一天看着她的背影,心痒难耐,不小心脱口就说出你对她的感受⋯⋯

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出决定的时候,“累积经验”就是关键,在感情里面,就是累积多一点和他相处的经验,这样子就会避免自己总是停留在想像(或幻想)当中。

因此,面对一段暧昧的关系,你可以试着打开自己的经验,去感觉你和他相处的时候那些心里面发生的事情,一些潜藏的动力,就会默默推动着你。

面对未知,恐惧和害怕是正常的,但这也象征了生命的改变即将发生。

不论说出口确认关系之后的结果是什么,那个愿意接受改变的你,都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