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有被“减肥”、“减重”等词语弄得很焦虑过?拒绝一味听信他人,练习“饮食独立思考”,这将带给你更身心平衡、健康快乐的人生!

文|营养师 张菀芩


图片|Photo by Brooke Lark on Unsplash

“减肥”这个概念,是否也让你又爱又恨?

它听起来老套,但过了几十年人气仍然不坠,甚至有如 COVID-19 病毒般不断突变、擅长以各种新颖文字包装,搭配越来越低的执行门槛,让男女老少都能轻松上手。

比如前阵子火红的“生酮饮食”、近期受到更多关注的“168 间歇性断食”,甚至是由医师和营养师主张的“800 大卡断食法”、“442 减肥法”,都因为宣称能以更有效的方式燃脂瘦身,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身材曲线,而受到许多人的支持。

每一天的饮食选择,都出自于我们独立的思考吗?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荤食者,而此刻的你很在意体重,午餐有提供炸鸡便当和舒肥鸡胸肉便当,你会选择哪个?我猜,即便不是怕胖,而只是想吃得“更健康一点”,可能都会优先选择后者。

但为什么我们总是渴望“更健康”?

或许,从我们花时间关注的地方,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从主流媒体网站到医疗权威,自律而定期传递出关于追求健康、远离疾病的讯息;那些以“X 个好习惯养成易瘦体质”、“早餐瘦身法的 X 个关键”为标题的文章,再到女明星公开的减肥菜单,都让“更健康”这个信念一点一滴深植内心,甚至深信不疑:他们做得到,我也可以。


图片|Photo by Jannis Brandt on Unsplash

别误会,我期待人们都能够活得“健康”(只是定义可能有些不一样);这边提到的“健康追求”,是想探讨我们对健康饮食的想像,大都是怎么来的?

除了权威加持,网路社交平台上,也可经常看到素人分享透过饮食减重的前后对比贴文;明星网红为保健食品和健身房代言的广告,更是如影随行出现在各大社群贴文墙和捷运灯厢上,牢牢地影响了我们每一天做出的饮食选择,以及看待自己的方式,决定权其实并不完全在我们手里。

延伸阅读:Instagram 世代的焦虑恐慌:大家从 IG 认识我,我“看起来”能过得不好吗?

体态不只是体态,更是权力象征

从原始采猎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到早期的工业时代,历史上,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食物处于匮乏稀缺的状态。因此,拥有比基本所需更丰沛的食物资源,是当时许多人视为财富和权力地位的象征。

但到了我们身处的知识经济与科技文明时代,食物资源相对丰富,权力结构也因此有了调整。丰厚无缺的食物来源,让人们不再刻意囤积食物。

取而代之的,我们希望展现抵抗过多精致、加工食物的意志力,因为纤细匀称、精实肌肉的体态已成为新一代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而节食或追求主流健康体态(进而巩固单一审美价值),正是达成此一理想蓝图的方式。


图片|Photo by Dainis Graveris on Unsplash

擅长创造煤气灯效应的,正是节食文化本身

还记得前阵子受到许多人关注的心理学名词“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透过“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来控制对方的心理操纵手法吗?

除了在不平衡的情感关系中,有可能遭受伴侣或亲人以煤气灯效应对待,时下流行的节食文化(Diet Culture),其实早已默默以相似的心理操作在控制着人们,而我们却几乎无意识地,被动接受被这样对待。

但比起恐怖情人,节食文化心思更加缜密,他们会透过令人信服的权威、少有负面新闻的名人直接或间接背书,或创造瘦身后将拥有更正向、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自然地对自己产生怀疑或自卑,不再相信拥有此刻身体的自己有独一无二的美。


图片|Photo by Roman Kraft on Unsplash

同时间,我们开始把健身名人经过包装后的体态作为目标、将瘦身果汁和健康餐纳入饮食首选,甚至在潜意识中,迫使你持续处于微焦虑状态,担忧自己是否“够好”、“够健康”、“够爱自己”,也因此更容易看似理智的,被意见领袖所用心推荐的产品给收服。

花 3 分钟逛一逛各大网路书店吧!你可以立刻看到排行榜上,总是被提倡瘦身排毒、抗病抗癌类的书籍给占据,因为节食文化已建构一个坚固、且单一的信仰系统,而纤细、有凹凸线条、无赘肉就是信仰者的终极依归。

同场加映:5 位超人气大码女性:渡边直美、怪奇比莉⋯⋯重塑世人对“美”的定义!

你相信的健康生活,可能只是商业产物

近几十年开始盛行的健康饮食与生活文化(Wellness Culture),或许改以“健康”及“不健康”的字眼来取代“纤细”和“肥胖”,但两者传递的讯息和目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所谓的“健康”,仍暗指着身材维持苗条匀称,肥胖就等于疾病,或离疾病不远;越是“干净”的食物就是对身体越好的食物,速食或加工食品,则理所当然被归为是不好、甚至被无情贴上垃圾食物的标签。


图片|Photo by Niklas Rhöse on Unsplash

当然,也有许多生活风格品牌,或健康类书籍提倡不节食饮食法,但到最后,有很大的机率,还是要你遵循一套看似更理想、符合生理机制的健康饮食菜单。

再来,可能还会推出一系列瘦身或保健食品、生理数据追踪服务,希望让你的生产力、创造力,甚至是复原力都可以持续保持良好平衡。做到这些的你会很亮眼,甚至让其他人羡慕,而商人知道,人们喜欢这种被关注的感觉。

为你选书:你的渴望关注,源自匮乏的原生之爱:防卫机制的启动,记得抽丝剥茧情绪来自何方

目的性进食,让人忘了享用食物本身就是幸福

当一切听起来都像是在“为你好”,即使有营养专业知识,甚至对于快速瘦身、有效减重的宣称也有一定警觉,有好几年的时间,我仍然不断深受在这样的甜蜜诱惑之中。

天然的食物本身就是来自大自然的祝福,而我却只贪心想得到它的好处和疗效,甚至带着让自己更漂亮健康、有吸引力、容易维持身材的目的,与食物建立起利益关系。

长期下来,和食物的相处也变得不再自然,就像如果哪天发现你的好朋友,接近你其实另有目的,会很伤心吧⋯⋯

对于进食,不再只是单纯享受并感谢食物本身、觉察当下的身体感受、好奇食物的口感与来源,或只是静下来诚实地问自己:我是真心喜欢这个食物/食品,还是只因为大家都说很健康、对皮肤很好所以才吃?

而无意识地重复“怎么吃对身体才好/怎么吃是在伤害身体”的二元对立循环,也(顺利的)再度强化了健康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