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将“无法真正去爱”的人们,分为 4 种类型:接受型取向、剥削型取向、囤积型取向和市场交换型取向。有没有可能你或你的伴侣,不自觉地落入了爱情的盲点,让爱成为痛苦的原因?

文|隋真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后台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大量关于爱的留言。

有人对爱的意义产生疑问,比如,“我为什么要爱?如果恋爱令人痛苦,我能不能就这样孤独地过一生?”

有些人对爱是什么感到怀疑,他们问道:“我感受到的情感是不是爱?”

还有些人会问如何获得爱:“我究竟要做什么,才能找到一个长久陪伴的爱人?”

如此大量关于爱的提问,表明了爱在人们心中有多么重要。社会学家 Erich Fromm(1956)认为,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爱,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逃避孤独。

Fromm(1956)提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唯有通过爱,才能长久地、保持独立地和其他个体建立心的结合,脱离孤独。

爱是什么呢?现实中,有那么几种人,是不会爱的。你是其中一种吗?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对此有什么可以做的么?请看今天的文章。


图片|Photo by Andalucía Andaluía on Unsplash

真正的爱应该具备的 4 个要素

Fromm(1956)认为爱是主动给予的行为——它并不是指物质上的付出,而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给对方,比如一个人的快乐、兴趣、同理心、知识、幽默和忧愁。

真正的爱需要同时四个因素:关爱(care)、责任感(responsibility)、尊重(respect)和瞭解(knowledge):

1. 关爱

关爱意味着主动地关心(concern)我们所爱的对象的生活和成长,如果我们对另一个人的生活毫不在意,那代表我对他根本不存在爱。

如果我们关爱一个人,我们会主动地去过问对方的生活,比如“上周的工作坊有趣吗?”,或者主动地提供支持:“今天看你不太高兴,发生什么事了,你愿意和我聊聊吗?”

2. 责任感

爱的第二个因素是责任感,如果我对一个人有责任感,意味着我会像对自己负责一样,对自己爱的对象负责。

这种负责可能是对双方的物质生活负责,比如赚钱养家;也可能是关照对方心理层面的需求,比如一个人会说:“我希望自己能快乐,也希望能让他得到快乐。”

责任感也是关爱的前提,如果你感到对伴侣的快乐负有责任,你自然会主动地去关心他最近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办法让他更开心。

延伸阅读:“没安全感,才会处处想控制对方”关系功课:别用情绪勒索代替关心

3. 尊重

但是,负责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承担另一个人的责任,把对方当婴儿一样对待。

相反,我们要尊重所爱的对象,把对方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独特性,让对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行事和成长。

尊重也意味着不利用,对所爱的人,我们不会怀有迫使他为我们服务的目的,或是把他变成一个用来索取爱的对象。如果缺乏尊重,爱就会变成一种打着爱的名义的控制甚至勒索。

4. 瞭解

最后,要去瞭解爱的对象。瞭解要求我们要站在伴侣的位置上去观察他,而不能只是出于自己的偏见,自以为是地揣摩伴侣。

瞭解是循序渐进的,在过程中,我们可能越来越清楚对方真正的本质和需求。

比如,今天伴侣看起来很愤怒,我进一步地瞭解到,他的愤怒来自他的家庭;接着,我瞭解到他的父母之间存在关系的问题,进一步认识到这个问题使他不安,需要我给予更多的安全感。

如果我不去瞭解他,只是单纯地将对方看作是个易怒的人,去简单地缓解他的怒气,那么我就可能无法满足对方心底对安全感的需求。

当两人处于一段真正的爱的关系,通过彼此的给予和分享,可以丰富双方的生命,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很好地建立爱的关系。


图片|Photo by Ander Burdain on Unsplash

“无法真正去爱”的人的 4 种类型

Fromm(1956)提出了“无法真正去爱”的人的 4 种类型:接受型取向(receptive orientation)、剥削型取向(exploitative orientation)、囤积型取向(hoarding orientation)和市场交换型取向(marketing orientation)。

一个人可能只有一种取向,或者由一个取向作为主导,混合了其他的取向(Fromm, 1947)。

1. 接受型取向

接受型取向的人认为爱只能来自外界,并认为他们能获得爱的唯一途径是依赖于别人主动地给予爱,而自己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办法主动从他人身上获得爱。

接受型取向的人似乎总在寻找一个“救世主”(magic helper),期望能找到一个人来自发地满足自己一切关于爱的需求。

在选择爱的对象时,他们常常不加以区分,只要任何人给他们爱,或者似乎像是在爱他们,他们就会迷恋上这个人,或是沉醉在这种被人爱的体验中(Fromm, 1947)。

由于接受型的人认为爱只能由别人自发给予,而自己去索取的则是打了折扣的爱。所以一旦感到原本给予他们爱的人让他们感到冷淡、或者开始收回爱,接受型的人就会开始恐慌。

因此当接受型的人和伴侣相处时,他们会避免和伴侣说“不”,担心自己的拒絶会让伴侣收回给予他们的爱(Fromm, 1947)。

同场加映:你也是滥好人吗?不敢拒绝的人,内心都有害怕被讨厌的灵魂

2. 剥削型取向

和接受型取向的人类似,剥削型取向的人也认为爱只能来自于外界。但剥削型与接受型不同,接受型对他人还是乐观、抱有期待的,觉得别人是存在主动爱他们的可能的;而剥削型并不认为别人会主动给予爱,他们认为获得爱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欺骗或者掠夺来从他人身上得到爱(Fromm,1947)。

由于剥削型的人并不认为伴侣会自发地付出爱,所以他们对伴侣的态度混合了敌意和操纵。

他们一方面为自己能从伴侣身上剥削出爱而感到窃喜,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伴侣又怀有愤怒和不信任。

他们会低估伴侣所付出的爱的价值,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伴侣不会真心给予爱,剥削型的人将自己获得的爱看作是伴侣被自己控制后、被动付出的结果。

3. 囤积型取向

囤积型取向的人认为自己占有爱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尽量不消耗。他们不愿意付出;他们认为自己一旦给予,就是在损耗自己的资源。

囤积型和接受型的人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认为爱是一种消耗品,会随着自己的付出而减少,但不同的是,接受型的人认为补充损失的方式是别人主动给予,所以当伴侣不肯继续给接受型的人补充爱,他们就会变得忧虑和害怕。

相反,囤积型人如果发现伴侣不再付出爱,他们也不会恐慌,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指望能从别人那获得很多的爱,他们只希望用不付出的方式减少消耗。

“不要付出”是他们的底线。如果伴侣要求囤积型的人付出,他们会变得疏远或者选择破坏这段关系。

你会喜欢:不再以伤讨糖!长大是成为完整、愿意去爱与付出的大人

4. 市场交换型取向

前面提到的接受、剥削和囤积型的人,他们在爱中并不付出爱,而只是被动接受或是剥削。

而市场交换型取向的人会愿意给予爱,也认为别人会自发地对自己付出爱,但是他们将爱的本质看作一场交易:我给予你爱,所以你也一定要给予我爱。

市场交换型的人将自己作为商品。他们把自己身上迷人的特质出售,去换取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在如今强调市场原则的社会中,一个商品只有能被卖出/需要,它才是有价值的。

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交换型的人认为只有一个人能被人爱、在爱的市场上能将自己出售,他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将自我提升只看作是一场投资,并且期望这些投资能给他们在市场中换来更高价值的伴侣。他们非常注重公平交易,一旦觉得对方付出的爱比自己付出的要少,便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骗(Fromm, 1947)。


图片|Photo by Gwendal Cottin on Unsplash

怎样改变这些错误的“爱的取向”?

1. 培养独处的能力

对接受型的人来说,培养独处的能力很重要,他们需要学会当伴侣不在身边、无法感到伴侣持续地对自己付出的时候,依然能保持舒适。

如果他们无法做到独处,那么他们就得一直依赖伴侣给自己提供快乐和安全感,而他和伴侣建立的就不是爱的关系,只是依赖的关系。

Fromm 建议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来提升自己独处的能力。专注可以帮助人们在独处的过程中享受自己所做的事,避免在过程中坐立不安。

他提倡人们可以做一些小练习(Fromm, 1956)。比如在画画时,试着将自己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握笔的触感上,感受笔杆的硬度、温度、笔尖和纸接触时的感觉等等,一旦发现自己开始胡思乱想,就试着将注意力重新引回触感上。

久而久之,人们可以逐渐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让自己在独处中依然感到很充实。

名人金句:林志玲的 7 大爱情金句:“当妳一个人的时候,就应该享受一个人的独处!”

2. 学会不功利地看待给予

对市场交换型的人而言,要学会从单纯的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不要求对方一定要给自己对等的付出。

如果对给予有困难的话,可以做付出的小练习。比如开始的时候,送给周围人/伴侣一个小礼物,像是和他人分享水果等等,并逐渐地增加付出的程度,比如帮别人无偿地完成一件事。

在给予的同时,给自己鼓励和夸奖。

市场交换型的人不单在给予时要求回报,有时也会在他人付出时,忍不住想给予对等的回报。但这并不是出于报恩的目的,而是因为觉得对方同自己一样,是希望通过给予有所获得,所以市场交换型的人会希望通过回报,来摆脱这个负担。

对此,市场交换型的人需要学会坦诚地接受他人的给予。

首先要对自己的想法保持敏感,当自己质疑对方付出的意图时,告诉自己,这可能只是自己的猜测。其次,可以做一些感恩的练习,列出提供帮助/支持的人的名单,对他们真心的付出表示感谢。

如果一个人能爱自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爱,来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那么他自然也不会害怕给予和分享,他不担心付出会让自己匮乏,而认为同他人的分享能给自己带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