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失智,甚至无法自理是老年常见问题,有时候“不健康余命”反而是种煎熬。林静芸就提到:“在这个长寿的时代,拥有自己的舞台,减少不健康余命,活着才有不同的意义!”

文|林静芸医师

经营自己的生命舞台

许先生是台湾着名的金融专家,退休后也没有闲过。他是文化协会会长,89 岁获颁勋章,表扬他推广日本茶道及美术的贡献。

对此,他说:“获奖不是我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获颁奖章是努力的开始。”

一生悬命的许先生,94 岁时,某天与太太在客厅看电视,太太发现怎么叫他,他都没有反应,才发现丈夫已安详往生。

林先生从事木材、保险、房地产等事业,守信用,说到做到,受人敬重。60 岁退休后,他奉献心力于林氏宗亲会、妈祖庙、邻里调解委员会等事务。85 岁的他,荣获总统颁发台中市的“好国民”奖状,褒扬他出钱、出力地从事公益。

林先生 95 岁时,某天在吃早餐的时候,家人听到他咳了几声,忽然就过世了。

陈奶奶是家庭主妇,律己甚严。她主张“重病的人才需要躺下来休息”,一生忙碌。年轻时,忙着相夫教子,养鸡、种菜、做衣服、打扫,什么都自己来。

孩子成家后,她白天忙家事,下午督促孙子做功课。等孙子长大了,陈奶奶改任住家大楼的管理员,早晚巡视,分派信件,担任住户之间的联络及沟通管道,直到 90 岁,在睡梦中,与世长辞。

其他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内政部统计 2020 年,国人平均寿命为 81.3 岁(其中,男性为 78.1 岁,女性是 84.7 岁),虽然达历年新高,但是根据卫福部关于“不健康余命”的统计,从 2012 年的 7.95 年到 2019 年的 8.47 年,持续增加。

我们常祝贺他人长命百岁,不过,如果“不健康”的年数增加,长命其实不等于好命。

老年的终点是衰老和器官衰竭。在到达终点之前,头脑必须清楚,手脚必须灵活。换句话说,我们需要预防疾病,治疗慢性病,持续运动,锻炼肌肉,防止摔跤,还要不断学习、保持脑力。

台湾失能、失智,无法自理生活,需要接受长期照护的人口,大于 65 岁者有 10.7%,75 至 85 岁者占比 22.4% ,大于 85 岁的有 43.7%。也就是说,每个年龄层都有能够独立生活、不需长照的人口。


图片|Photo by Josh Appel on Unsplash

根据美国一项对于 100 岁人瑞的大规模调查显示,下列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加免疫力,延长寿命,避免需要接受长照。

一、保持社会连系:不是在家看电视,而是维持与他人互动,包括参加同学会、喜宴,以及逛街、买菜、写信、打电话等。“社会连系”被证实是最重要的长寿指标。

二、活出“动态”的人生:“动态”指的是运动、活动,能够预防失能、失智。运动包括平衡、肌力、有氧、伸展等,不一定非得上健身房或操场。居家生活,也可以多多活动。

三、做“利他”的事:包括做志工、捐款、认养儿童等。利他的人,比较有活力,会安排生活,拥有成就感,对未来有希望。

四、有宗教信仰:能抚慰心灵。

五、充分休息:过劳有害健康。充分休息,身体才能正常运作。

六、亲近大自然:犹如回到大地的怀抱,活络身体和心灵的感受,激发对事物新的体会。

七、吃“食物”,避免吃“食品”:可以得到真正的营养,并且避免摄入添加物的风险。

八、热情、乐观:正向的精神,拥有热情及活力,能帮忙我们度过人生难关。乐观的态度,则使人生充满欢乐。


图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健康的人可以努力过着不需长照的生活。那么,生了病的人呢?

日本女演员 树木希林在 60 岁时,左眼因视网膜剥离而失明;61 岁时罹患乳癌,经过各种治疗,癌症转移至全身 20 多处,牙齿脱落,但她持续演员生涯。在电影《小偷家族》饰演祖母角色的她,主动要求不戴假牙,以符合剧情。

75 岁的她在探访朋友时,摔跤而骨折,术后因感染过世。

我看树木希林生前的受访内容,谈到“死亡”时,她说:“因为能够持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减少对他人的困扰,觉得自己很幸福。”

人无法选择如何‘生’,至少该选择如何死。

日本女演员 树木希林

依照民间习俗,老人家如果存活超过平均寿命,无病无痛离世,称为“圆满”。以现代话语来说,便是“缩短不健康余命”。

建议熟龄族屏弃退休的观念,经营自己的舞台,比如可以去医院做义工、从事公益活动。有“舞台”的人有责任感、成就感,生活有动力。在这个长寿的时代,拥有自己的舞台,减少不健康余命,避免“被长照”,活着才更有不同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