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满足别人的期望呢?不管那些请求来自朋友的、同事的、上司的⋯⋯你曾问问内心的那个自己:“我需要吗?我想要吗?”有时候,只有学会拒绝,才能放过自己!

文|万特特

拒绝别人的时候,你会感到愧疚吗?

别人对你的尊重,从来不是因为你的顺从。

有的时候对别人说“不”,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不让别人给我们增添负担是合情合理的。某些会耽误自己事情的求助,我们应考虑一下帮忙的后果。

用恰当的语言,表明你的原则不容越线;用恰当的方式,让对方知道该适可而止。

脸脸是我的邻居,因为她厨艺甚佳,我常常去蹭饭,便和她热络起来。每天早上我都比脸脸要早半个小时出门。有一天在电梯里碰见她,一问才知道,她的一位同事住在隔壁社区,两人上班顺路,所以要调整时间,提前出门去接同事,她明显有些不情愿。

脸脸和那个同事不是同一个部门,平时交集不多,更谈不上什么交情。


图片|Photo by Andras Vas on Unsplash

上个月某天早上,脸脸在路口碰见这位同事叫不到车,便摇下车窗问了句:“我载你过去?”

同事上车之后连连道谢,说自己正在因为起床晚了而懊恼,上班尖峰的车又特别难叫,说脸脸是她的幸运女神。

“以后我们一起走吧,我可以帮你带早餐。”

脸脸有点不情愿,但又不好意思打断同事的话,只好不出声也不点头,继续开车。

毕竟对于成年人来说,沉默已经是一种拒绝了。

没想到的是,之后的每天早上,这位同事都在脸脸开车的必经路口等她,老远看见车子过来就对着她招手,稍微晚来几分钟,就是简讯语音、电话的连环轰炸。

脸脸有些不开心,早上尖峰虽然壅塞,但自己一个人在车里,听听音乐和广播,也算是工作前给自己的缓冲时间。

自从带了同事,每天早上的独处时光变成尴尬的闲聊。她尝试过很多种委婉的推托办法,比如说自己早上要先去一趟超市买蔬菜沙拉,或者要帮哥哥送小侄女去幼稚园等,但她得到的回应却是,“那我也跟你一起去送小朋友上学吧”,或者“蔬菜沙拉我也喜欢,我也去买一份好了”。

“为什么不直接说你更习惯一个人出门,不想被长期打扰呢?”我问脸脸。

“怎么说都是一起共事的人,拒绝她总是有些不好意思。”脸脸撇撇嘴。

有太多人情的烦恼并不来自拒绝本身,而是明明不愿意付出,又不想要承担拒绝的代价,所以才总将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希望对方能够领情且知趣。

不管我们到了什么年纪,天生对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还是会存在,生怕拒绝别人就会被割席,被抛弃,被讨厌。于是能否满足别人的需求,似乎成了我们能否被喜欢的指标,为了这个指标,就算我们委屈到千疮百孔也在所不惜。

两个月后的一天,脸脸生病请假后没有早起,吃了感冒药准备继续睡。刚刚有了困意,就被同事电话吵醒:“你到哪里了?今天有些晚哦。”

脸脸一想,不如索性摊牌好了,说:“我今天请了病假,而且以后我们也不要一起走了。平时还是各走各的,如果哪天有急事再打电话给我。”

同事在电话那头愣了几秒,便挂断电话。

我们总是害怕在拒绝后就失去这个朋友,但其实有时候对别人说“不”,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不让别人给我们增添负担是合情合理的。

某些会耽误自己事情的求助,我们应考虑一下帮忙的后果。

用恰当的语言,表明你的原则不容越线;用恰当的方式,让对方知道该适可而止。

保持界线:“精疲力尽,依然无法拒绝他人的越界”关系心理学:没必要的事,不需要倾注自己的关心与能量

让脸脸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去了公司,大家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

午餐的时候,脸脸的助理说,那位同事昨天一早到了公司便显得很委屈,说脸脸不近人情,顺路都不愿意载她,她每天都帮脸脸带早餐,并没有白搭便车等。“公司的人不理解你,那你有没有后悔拒绝同事?”“没有,我反而庆幸自己说出了口。她坐了我两个月的顺风车,因为我的拒绝就到处卖惨,这样的人还是早早远离的好。”

你看,即使你勉强去按别人的意愿行事,也未必能获得他的喜欢和尊重,有时候换来的反而是得寸进尺,甚至是翻白眼。

被你拒绝的人有权利不感恩戴德,而你之所以拒绝,也因为不是非要成为对方口中的“好人”。

也有人说:人情本就是相互亏欠,才能够彼此挂念,有时候我也不是自己不能做而一定要麻烦你,只不过是想借某件小事来让你想起我。但是,生活中大多恼人的麻烦,并不是来自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而是不太相干的人不请自来地麻烦你。

例如:“等一下回来路过烧腊店顺便帮我买便当吧”、“想要出门玩几天,帮我喂一周宠物吧”、“今天被主管批评了,心情好差,出来陪我喝酒吧”,或者“下午我想早点走,你帮我做一下表格吧”、“明天的例会我不去了,帮我签到”⋯⋯等等。

顺便、帮忙、拜托,这些词从他们口中轻轻松松地说出,好像内心的潜台词是“反正也不是难事,你不会忍心拒绝我吧”。

你有没有发现,在心不甘情不愿地帮了对方之后,也很难获得那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反而心里闷闷不乐。

共同练习:拒绝别人时会感到内疚?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要保持“个人边界”


图片|Photo by Nadine Shaabana on Unsplash

有一次,我下班后和表妹约吃饭,她说她正在加班,我只好在餐厅打包几个她爱吃的菜,去公司找她。

我看见她孤零零地坐在角落里加班做 PPT 。

她支支吾吾地说,是帮大家的忙。一见到我,她心里的苦闷好像一下找到了出口。

苦什么呢?

比如,工作一天感到疲惫,本想下班后瘫在沙发上看部喜欢的电影,一起实习的同事却邀她逛街。

因为是同一梯的实习夥伴,不好意思拒绝,她只好拖着酸痛的腿去赴约。于是用一次心不在焉的购物兑换了看电影的乐趣。

比如,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本想自驾去周边城市度假。一起做合作项目的同事用各种各样看似无法拒绝的理由,把任务都推到你身上,说法是“帮我一个小忙好吗”。这一个小忙花去了她大半天的时间,她抬头看看时间已是下午,哪儿都去不成了。

或许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许只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对方没有对自己造成太大的伤害,就算了。

但你要知道,别人浪费你的时间,都是经过你允许的。

你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相伴,与什么样的人为伍,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不懂拒绝,就是变相任由别人一次次打乱你的生活。

只有学会拒绝,才能放过自己。

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当永保热忱和爱心。但并不是苛求自己不断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自身的内在想法,让自己活在逼死自己的节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