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烦恼过去、担忧未来,女人迷编辑邀请你透过书写与阅读,更有意识地整顿生活、享受当下。

最近的你过得都还好吗?这两年来因为疫情,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型态,可能是移动上受到了限制,也可能是上班上课从实体转为远端。

某个层面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减少,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相处。而这样的时刻,对我来说,常常是慌张无力的,因为内在的情绪、未知的紊乱,没有任何藉口可以逃避。

女人迷有个传统,“如果要用三个关键字形容你自己,你会拣选哪些字句?”

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搜寻整个大脑资料库,竟找不到任何词汇形容自己,于是支支吾吾用了几个外人对我的评价当作我的关键字,但有个直觉告诉我,那不是我。那⋯⋯我是谁?

写到这,也想邀请正在阅读的你,如果用三个关键字,你会怎么说明你自己?

这个灵魂拷问,成为我今年最大的课题,当我成为视讯画面的一小格时,我是谁?当整个空间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又是谁?

我尝试了很多挖掘自己的方式,包含水晶疗愈、马雅历、牌卡,然而工具的探索有极限,对我来说,还是阅读与写作最能帮助自己整理思绪,更有意识地面对内心。

今年的最后一个月,我给自己一个全新的目标,每天在〈Play with time 手帐〉写下一件感谢自己的事,不论再小我都会纪录,例如:谢谢自己完成工作、谢谢自己背了几个英文单字、谢谢自己和他人说出真实的感受。


每日感恩日记实作。图片|作者 提供

有些时候,可能会怀疑:“根本没什么事情好感谢的,写这些有什么用?”一度想要放弃计画。但当我累积将近半个月的内容后,这些文字渐渐有了力量,一点一点让我更有觉知地看见自己做的事、更愿意多鼓励自己一些。

偶尔沮丧时,回头瞧一瞧这些内容,甚至可能被过去自己鼓舞,“过去的都坚持住了,现在的我怎么可以放弃?”书写感恩日记,成为我忙碌一天之后,最能保持稳定输出、最贴近自己的时刻,也渐渐能掌握着自己生活的样态。

最近我也阅读了几本“与自己相处”的书籍,过去的我总想,我就是我啊!还有哪里不认识?直到无止尽的疲惫、忧郁袭来,才惊觉这副天天相处的身体,竟然一点都不熟悉。永远都是等到生病时,才“看见”它们的存在。

或许这就是我无法找到关键字形容自己的原因,因为我的意识从来不在当下、不在自己,常常都在烦恼过去、担忧未来,很多时刻都是无意识的生活。

明年我给自己一个关键字是“重新定位”,决定好好认识自己、照顾自己,当我更贴近内心、知道内心最深渴望,我才有办法陪伴能量低谷的自己。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无意识生活了好一阵子,除了书写感恩日记外,我也想推荐五本好书,邀请你一起读。

一、低潮期不要求自己马上好起来

过去的我不了解自己,是因为我将大部分的“自我”封印住了。不允许负面、不允许悲观,进入低潮状态,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

安娜贝尔.冈萨雷兹的《坏情绪,变好事的 5 堂正向心理课》让我开始觉察负面情绪,书里提到我们可以观察:当心情低落、沮丧或疲倦时,我如何对待自己?透过这样的实作,抽丝剥茧自己的思考回圈,改变对待自己的方式。

以前的我就是放任自己慌、咬手指,如果状况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就会转向责备自己。

然而,现在的我试着照顾自己的需求,心情低落代表现在的我状态不好,不要求自己马上好起来,给自己一点弹性休息,例如:去运动、听音乐,短暂抽离充充电。等到身心都做好准备,再开始进行下一步。

延伸阅读:低潮期怎么办?7 个问题,温柔陪伴自己,做自己的啦啦队

二、练习让思绪停止回到当下

情绪是一种提醒,但不代表真正的自己,有时候我们可能被太多外在事物刺激,思绪不停地转阿转。因此,让自己回到当下是一个很重要的练习,先向内探索稳定思绪,接着可以试着把对自己的观察写下。

彭树君的《相信今天会有好事发生:书写中的心想事成》是他的静心书写实作纪录,与朵朵小语的风格不同,更多的是与心灵深层的对话。

我喜欢他写:“静心是让身体放松,让心情平静,让思绪止息,在无念之中观照内外世界,没有头脑的运作,没有情绪的介入,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当下纯然的觉知。所以,静心就是觉知。”

仔细观察,许多人一整天都是耸着肩,处在备战状态,身体放松就能让心情改善泰半。

同场加映:彭树君专文|静心是靠近自己的过程,看见内在那朵最美的花

三、就算失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Audrey 是我心中的 role model 之一,第一次认识他是因为女人迷专访,Audrey 谈他的脆弱、害怕、恐惧。以前的我,看着闪闪发光的人们,总会升起微微的自卑感,尤其对方的年龄与自己相仿时。

但是 Audrey 真实地揭露,让我看见他是如何变成今日的 Audrey,过程并非一蹴可及,而是一点一点的累积。

《如果理想生活还在半路》纪录着他对小事的观察,正是这些可爱成就他的日子。他练习在兵荒马乱的生活里,养出一颗悠哉的心,享受吃、享受生活,不只有意识地观照自己,也从他的毛孩虎吉身上,学习到生活处世的智慧。

Audrey 说:“我要做的,不过也是学虎吉,踏着猫式步伐,往前稳稳地行进。真的不行,没有关系,就再来一次。”是呀,再来一次有何不可?


图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你会喜欢:专访女人迷总编 Audrey:你有能力带自己去任何远方

四、换个角度,看见不同面向的自己

我对自己的认识,很多时候是来自别人的评价。社会规范、他人期望,往往是我们定义自己的标准,因此有时候“成为自己”可能会和“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自己”搞混。一直以来,我就是这样的人。

当我做一件事情时,我时常想的是:“他们会不会觉得⋯⋯”、“OO可能不会喜欢这样,或许我应该⋯⋯”

阅读赖佩霞的《转念的力量》,才意识到我从来没问过我自己:“亲爱的,你怎么想?”旧有的惯性思考局限了我视野。有时候第一直觉的反应,可能不是最真实的自己,里头有许多框架。

书里透过赖佩霞与学员的真实故事,实际演练如何在生活中“转念”,下次在行动之前,试着先问问自己,你真的这么想吗?

推荐阅读:赖佩霞专文|《转念的力量》:觉得自己不完美,是真的吗?

五、伤口可以是裂痕,也可以是美丽的印记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马修麦康纳的自传小说《绿灯》。这是一本他回顾过去五十年的人生,写给自己的生命情书。

我欣赏他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受过伤,却未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我敬佩他梳理自己的人生,与每个阶段的自己对话。或许人生里有痛苦、有悲伤,都成为他美丽的印记。

很讶异他是那样看待自己的人生,那表示他对自己有充足的认识,坦然地接受不同样貌的自己。而这样的他,在字里行间中呈现给人的感觉是丰盛与饱满。

他在书里写下一段诗句:“由于无路可逃,也被迫面对自己,我们丑陋的每日压抑感则大肆作乱,我们发现自我与压抑感共处一室,并决定‘够了’或‘让它崩坏吧’”接着他又写下:“无论判断结果为何,我们都会成长。世上只有我们与我们,自我永远是我们唯一的同伴。我们照料自己,并再度与自我交好。”与不同的自己交好,我看见马修麦康纳是如此更好地成为自己。

延伸阅读:马修麦康纳自白:在这段人生中,我得到了几道伤疤,但我从未自觉像受害者

来自编辑的邀请

亲爱的,你喜欢这个月推荐的书籍吗?希望透过这五本好书,能让你找到和自己相处最自在的方法。

有任何想看、想了解的主题,欢迎至女人迷 IG 私讯我们。如果这个月的编辑选书,在你阅读后有任何共鸣、想法,欢迎于自己社群分享阅读心得,并 hashtag #迷人共读,你的内容将有机会被转发到女人迷 IG,或收录至女人迷网站文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