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装,是一门戏耍性别的艺术,颠覆主流对于美、对于性别的想像。想了解更多变装的历史与趋势,《变装的艺术》是一本了解变装简史必备的图文书。

文|杰克.霍尔

属于大家的变装 DRAG FOR ALL

虽然变装的再现变得多样,但变装是专属男性的艺术形式仍是普遍的迷思。这并非事实,人人都可以变装!

二十一世纪,变装所指的,不过是以美学和艺术性的伎俩,颠覆我们对于怎么才像男人、像女人或就只是像人的想像。变装就是一门戏耍性别的艺术。

世界各地的夜店都藏着才华横溢的跨性别和非二元性别表演者,还有顺性别女性。社群媒体大大地协助了我们侦察到这些天才,并提供一展所长的平台,给通常会被拒绝作变装表演的他们。

一直以来,跨性别与非二元性别艺人都是酷儿和变装社群中的领袖。他们持续将关于变装主流化的讨论推至新的领域,原地阐释一个由边缘者创造的艺术形式,仍有排斥其他边缘者之嫌。

下列的变装皇后,包含单慧干(Victoria Sin)、加拉玛(Glamrou)、恶童皇后(Imp Queen)和薄荷糖(Peppermint)──她于二〇一七年成了首位在《鲁保罗变装皇后秀》公开跨性别身分的参赛者──等人,不只是在创作美丽的艺术,他们也证明了变装并不──从来就不──专属于男人。


图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同场加映:挑战并改变主流!《变装的艺术》:让审美观更加多元

占领全球 A GLOBAL TAKEOVER

从前从前,变装被视为专门技艺。今时今日,变装艺人不但是时代精神(zeitgeist)的一部分,也扮演着积极形塑这精神的角色。

时尚产业是最早向变装美学敞开大门者之一,如今,维奥丽・查奇(Violet Chachki)、蜜儿可(Milk)和名人小姐(Miss Fame)等变装皇后都是设计师的缪思女神,他们替广告活动站台,又踏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Costume Institute Gala,简称 Met Gala,被誉为时尚界的奥斯卡)等殿堂级时尚活动的红毯。

就连泰勒丝(Taylor Swift)、凯蒂・佩芮(Katy Perry)和女神卡卡(Lady Gaga)等重量级流行巨星,也都精挑变装皇后担任音乐录影带的主角。

YouTube 和 IG(Instagram)等社群媒体平台都是视觉导向的,这使变装皇后能透过化妆教学轻易地走红,因此,“修容”(contouring)和“烘焙”(baking;在化妆的过程中以蜜粉定妆)等变装化妆技巧渐渐走进日常妆容。

影片也成为另一个他们向全新一群观众表演的场所。喜剧老手可可・佩鲁小姐(Miss Coco Peru)凭着吐槽花草茶、超市的陈列和义式水果面包(panettone),累积了数十万名追踪者,这些人大部分都未曾听闻她在一九九〇年代的一女子脱口秀(one-woman comedy show)。

变装的影响遍及主流媒体:实境节目举办起对嘴生死斗,变装皇后也在黄金时段的改造节目中亮相。

孔琪塔・瓦兹(Conchita Wurst)以俐落的深褐色胡子搭配落地礼服,于二〇一四年成为第一位赢得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冠军的变装者。同样地,曾参加《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的寇特妮・爱可特(Courtney Act),于二〇一八年在《名人老大哥》(Celebrity Big Brother)中夺冠,也赢尽了英国大众的欢心。

她把个人魅力和友善融合在她的变装专业中,深受室友爱戴,并凭实力成为电视主持人,主持了黄金时段的双性恋相亲节目《双性恋生活》(The Bi Life)。随着变装巨星持续在世界各地推动文化转向,未来必将发生更多与上述例子相似的历史时刻。


图片|Photo by Charisse Kenion on Unsplash

延伸阅读:像我这样一个变装皇后:不只是艺术,更是一种态度

变装字典 DRAG DICTIONARY

如同世上各种文化,变装也孕育了自己的一套语言。这些变装术语源于传说中的哈林区舞厅,以及更广泛的非裔美国人白话英语(African-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简称 AAVE),且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主流意识。

从“扔出阴影”(throwing shade)到看起来“令人作呕”(sickening),若想彻底沉浸在变装文化中,以下就是你需要知道的入门词汇。

阅读(Reading):幽默而不费劲地在口头上诋毁对方。当你听到“图书馆开门了”(the library is open)这句着名的呼喊,就准备来阅读吧!

扔出阴影(Throwing shade):不着痕迹地阅读,“扔出阴影”即以妙语暗损对方,这使对方难以提防。

令人作呕(Sickening):这是赞赏,很惊讶吧!看起来“令人作呕”即看起来凶猛、棒透了和有够惊的(gag-worthy)。接着轮到⋯⋯

惊(Gagging):既惊又喜地正面回应。“她的造型惊到我了!”──她美得叫我屏息!

茶(Tea/T):“茶”就是真相!“把茶洒了”(spill the tea)即说真话,即使没有人喜欢听真话。

像真(Realness):这说法是从变装舞会直接借来的,意思是“冒充”某物,令人信服。因此,“像真 CEO”就是毫无破绽地表现出 CEO 精神。

腥(Fishy):形容高强度的阴性。由于它原是贬损之词,最好还是避免使用。

打妆(Beat):“打妆你的脸”(beat your face)就是上妆的意思;你的“打妆”就是你最后的妆容。

努力惊艳(Werk!):“你最好努力惊艳!”(You betta werk!)是广为人知的变装术语,有赞赏之意──当你够努力地惊到观众,才会听到这句话。

争取权利 FIGHT FOR THE RIGHT

石墙暴动后发生了很多改变,变装也促使人们以更进步的态度看待同性恋和易服,这两者在世界各地都承受着巨大的歧视。然而,后续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跟进。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石墙暴动日:当我们试图战斗,才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至今,仍有将近七十个国家在行使针对 LGBTQ+ 族群的法律,不过在这些国家中,地下变装巡回正在悄悄冒起。

在俄罗斯、土耳其和马来西亚,卡蜜拉・疯狂・白皙(Kamilla Crazy White;来自莫斯科)、麦马泽尔・可可(Matmazel Coco;来自伊斯坦堡)和谢拉(Shelah;来自吉隆坡)等变装皇后,把政治与运动带入他们的个人魅力和戏剧表演中。

他们身处可能因其艺术而被杀的环境中,光是变装走出家门都是反抗的行为。

即使是在较进步的国家,变装皇后仍继续对抗歧视。科技便利了运动:利用社群媒体,高调的表演者能将世界各地的运动者与支持标语的自拍整合起来。也拜群众募资和请愿网站的出现所赐,今时今日的变装明星有了更多改变世界的门路。

变装在主流文化中的影响力,也带给下一代正面影响。变装皇后盛典(DragCon)等大型活动,吸引数以千计的年轻粉丝迫不及待地盛装打扮,并与偶像自拍。

最近窜红的“变装儿童”(drag kids),以及儿童友善的变装活动的崛起,也证明了人们看待变装的态度有所转变。

革命仍需努力,但随着变装明星利用其知名度在国际上引领改变,再加上当今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视酷儿为他们的榜样,变装在推动 LGBTQ+ 权益上,持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