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同志们常常也会有性倾向或是身分认同的困扰。性别小故事里的阿冬从小就自己讨厌穿裙子,也知道自己喜欢女生。一开始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小五开始追班上那个漂亮班长的时候,事情开始变了样 ⋯。

阿冬从小就觉得自己讨厌穿裙子,也知道自己喜欢女生。

小五开始追班上那个漂亮班长的时候,她的情书被其他也喜欢班长的男同学看到,这男生烙了一堆人把阿冬拖去学校垃圾场打了一顿。

“妳这个变态男人婆,离班长远一 点!”。她已经忘记那个带头的男同学的脸和名字了,但她永远都记得他们把她的制服裙掀起来内裤脱掉,检查她到底是男是女,之后把她揍了一顿留在垃圾场的那个傍晚,夕阳血红色的光辉,映照在她流着血的额头上。她开始害怕独行在校园里、夜间的巷弄里,但她不敢说,她怕被那些人报复。 从此,她功课一落千丈,在学校也不讲话,然后就被送去辅导室,辅导老师请爸妈带她去看精神科。阿冬于是被送到精神科去就诊。


图片来源|PIXTA

阿冬只好在爸妈面前告诉医师:“她觉得自己是个女同性恋”,医师仔细地听完,没有对阿冬说太多。

爸妈不停的询问医师,医师倒是回答爸妈说:“阿冬还小,她喜欢女生可能只是暂时的,情境式的”、“青少年的探索”,还开了一些药让阿冬昏昏欲睡,直到吃完了阿冬也不太瞭解这些药的功用。在看诊过程中,爸爸妈妈一直坚持,想要让医生把阿冬给“治好”,让她可以“变回正常人”。从此,爸妈就有事没事在她耳边念,要她“正常”一点,不然就要再带她去看医生,她因此抗拒再跟家人多说些自己的事情,家里也开始了好几年的冷战⋯。

打开性别小视窗

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不需治疗,也不存在具有实证疗效的治疗方式

早在 1973 年,美国精神医学会所出版的精 神疾病诊断手册中,就经过严谨论证证实同性恋不会影响任何社会功能,而被排除于精神疾病之外。然而在许多宗教脉络当中,仍将同性恋视为异常,许多矫治团体并试图进行各种药物及非药物方法矫正性倾向。但是,事后证实了这些疗法没有实证疗效,缺乏人道,且充满了教会对同志的仇恨以及丑闻。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为此,于 1998 及 2000 年公开发言,表示同性恋不需治疗,亦没有证据支持这些疗法的疗效。(请参考美国精神医学会网页 http://www.psych.org/ ) 然而,许多家长还是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改变,或是内心存着一丝改变的希望。 这样错误的期待,往往会造成后续的家庭冲突。

因此,精神科医师在回应家属的焦虑时,应该用充分的卫教来缓解家属对于多元性倾向的不瞭解。同时,在会谈及解释的过程中,也应避免迎合家属的期待,使用“暂时性的”、“情境造成”、“还在探索”等等较为模糊的回答,反而造成家属对于同志的误解。就算没有办法马上改变他们的看法,如果您可以正确地给予性倾向的教育以及适时地转介,就是一颗友善的种子,能够在他们的心中慢慢发芽,给予同志以及他们的家属无比的帮助。

同志的性倾向认同,需要您的友善协助

同志们常会有性倾向或是身分认同的困扰。尤其是青少年同志,年龄较轻,容易因为性别气质、性倾向、或是性别认同的问题而有适应障碍,甚至在学校遭受不同程度的霸凌。在这样的情境中,如果看诊的过程家长在旁边,青少年同志通常没有办法向医生出柜。

或者,医生将其性倾向告知父母,却可能使得青少年同志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在家中曝光现身,成为新的压力源,因此医师应充分评估其中的必要性,以及完整配套的正确性倾向知识教育。 另外,许多多重弱势的同志(例如:身障同志、同志合并情绪障碍、或是同志合并感染 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在生活中长期遭受挫折,也会产生否定自身同性或双性性倾向的状况,造成这些朋友们对于他 (她) 的性倾向认同的困难。

这时候,您可以运用这本手册背后的资源,提供他 (她) 友善的同志资源与讯息,让他 (她) 除了在诊间外,也有机会练习正向看待自己的性倾向。而且,不只是同志本身,同志的父母、朋友、家人、 伴侣常常也都需要这些友善同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