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能力绝非天生拥有,需要练习。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无需再去扮演不属于自己的样子了,我们就可能有更多的空间去做自己,爱自己。

(开放式关系为亲密关系的既存型态之一,基于多元共融原则,相关内容,期许能让自主选择实践开放式关系的人们减少困惑,实践更好的知情同意,并在关系中成长。)

在许多亲密关系中,时常可以观察到,伴侣双方都在使劲地“改造对方、不接受对方的不愿意”,总是期待对方成为自己想像中的样子,并尝试在忽略对方的意愿下,用各种方法试着让自己的期望成真,纵使对方的样子与自己想像有着巨大的差异。

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可从探索亲密关系的知名书籍《新关系花园》中对关系中第一阶段——浪漫期的描述中略窥一二。

“任何关系的最初阶段都是出于想像,在这种浪漫期中,彼此并不瞭解。关系是一种梦想,一个故事,包含许多希望和期待,伴侣对彼此并没有什么真实的经验。

由于不了解彼此,所以一开始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投射的形象上:对彼此的物化。这种情形不仅止于传统男女恋爱的浪漫期,其实任何关系的第一阶段都是彼此互不了解的浪漫期,萌芽的友谊、刚生下小孩、刚起步的事业夥伴,都是如此。

浪漫有强烈的希望和梦想,所以使人清醒的经验在这个阶段没有立足之处。”


图片|Photo by Marionel Luciano on Unsplash

别傻了,完美的恋人根本不曾存在

在现代观点的亲密关系中(随着各种浪漫影集、电影的推波助澜下更加夸张),往往我们期待着一个完美的白马王字或是白雪公主,去拯救自己的人生,满足自己的每项需求。

因此,我们放在伴侣彼此身上的期望都大到不可能实现,如:成为灵魂伴侣、经济支柱、家事好帮手、规划旅游达人、好家长、美好形象伴侣、有趣的玩伴、性爱高手等等。

我们把我们所期望的需求,不理性地放置在一个人身上,若无法满足就会尝试各种方式想要改造对方,这使双方陷入不断失望以及渴望控制对方的循环之中。甚至出现了“你不能满足我的XX需求,我要你当伴侣干嘛?”这种对关系破坏性极大的看法。

未能使伴侣化身“全能伴侣”的情况下,往往可能因此结束关系,去找寻其他可以满足自己亲密关系需求的人选,或是说服自己的需求不重要而无需正视。

前者,通常会持续找着那个不存在的“完美”伴侣,而不断在关系转换中不断失望;后者,将可能持续活在憋屈的关系状态中,而逐渐失去生命力。

延伸阅读:无法走到最后,不一定只有遗憾:六段不完美关系教会我们的爱情

知情同意的开放式关系:以协商为精神的开放态度

笔者实践开放式关系约莫两年,经历过三段开放式的伴侣关系。

在实践之前,我在封闭的关系中有个与本文相关的议题:“总是期望自己的伴侣可以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因此,对伴侣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除了期望自己成为社会认为的完美伴侣,也渴望伴侣可以满足社会对伴侣的期待,而我也每每在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期待时,落入很强烈的失望中,这使关系中的张力总是非常紧张,也每每成为关系破裂的主因之一。

我过去不能尊重自己伴侣的真实本质,我爱的是我期望所投射出来的虚拟人物,而不是眼前活生生的那个人。

自从我开始审视并处理自己内在的议题:“改造对方且不接受对方的不愿意”后,希望可以在任何关系中去尊重对方的意愿,接着,因为知晓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与女性主义先锋波娃的开放式关系故事,进而理解到开放式关系的自由、民主协商的精神,进而,我理解到谁应该满足谁全部的需求。

当我们不再把“满足彼此的每个需求”当成义务时,我们便无需再去扮演不属于自己的样子了。我们更有空间去做自己,爱自己。

你会喜欢:“我先是自己,再来才是母亲、妻子”身为母亲,爱自己的开端从正视自己的名字开始

开放式关系可以让人更好地成为自己,却也带来不安与嫉妒?

当我们放弃了从一个人身上满足所有需求,虽然带来更多的自由,却也同时带来了不安。

《新关系花园》中又说道:“第一次浪漫期发生在婴儿时期,对象是父母或保护者。对婴儿而言,父母充满智慧、强壮、无所不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亲子交织出的浪漫期中,小孩对父母会有不切实际的看法,认为他们是全能的,每时每刻都能保护小孩。

对父母能力的物化和膨胀,可以帮助小孩适应不安全感,并借此否认基本的焦虑状态。依赖外在物体以得到保护和安全感的情形,就成为日后所有关系的雏形:寻找‘外界的某个人’来搞定所有的事。”

由此可知,我们习惯中原本期待伴侣满足所有需求的幻想破灭后,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有许多不安,而这些不安也会在开放式关系中产生许多嫉妒感。

就如同没有人会是完美的伴侣,任何关系型态也都不会是完美的。知情同意的开放式关系,可能会使人们更有空间做自己,但同时也会使人产生不安,同时,也会因为实践“非典型关系”带来的异样眼光,而感到孤独且不被理解。

因此,我认为并没有完美的关系型态,每种关系类型都会带来不同的生命议题,而在各种自己的关系型态中找到平衡,才会是最适合自己的关系。


图片|Photo by Leonardo Iheme on Unsplash

亲密幸福的主要关键,不在于关系型态,而在于伴侣各自的心态

我在台湾的开放式关系社群中观察了一年多,理解到开放式关系,可以使人们不再要求伴侣要满足所有需求,关系因而更加自由。但确实有不少实践者带着不少对关系的期待、控制欲经营开放式关系,因此这也表示,在自由的关系精神之下,仍存在不切实际的期待与控制。

因此亲密关系幸福的关键,还是在关系中的伴侣如何去看待彼此的关系本身。

除此之外,时常有人问“实践开放式关系是不是因为无法好好爱自己,是缺乏爱的;因为缺爱,所以一个伴侣身上无法得到足够的爱,需要有更多的关系对象来关注自己,获得‘被爱’的感觉呢?”

然而,这个问句改成:“一对一封闭关系是不是因为无法好好爱自己,是缺乏爱的;因为缺爱,所以不允许伴侣把心思放在其他人身上,需要完全独占关系对象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获得‘被爱’的感觉呢?”似乎也说得通。

实际上,针对关系型态去问的概括性问题,是落入标签化的思维,认为所有实践某类型关系的人动机都一样。

同场加映:伴侣要找相似还是互补?“互补型”恋人更开心的 5 个原因

封闭关系的人不代表没有爱的能力,可能没有接触过开放式关系的概念,或是本身当下状态确实是不需要伴侣以外的亲密对象了。

开放式关系实践者也不代表一定有爱的能力或是一定没有,有爱的能力的人可能不认为“爱是有限的,给多个人会匮乏、崩溃”,没有爱的能力的人确实可能会为了“逃避”而找寻多重伴侣来避开每段关系中的关系议题。

因此,关系亲密幸福的关键不在于关系型态,而在伴侣各自的心态,纵使开放的关系类型确实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纵使自己当下没有充足的爱的能力,也是没关系的,可以在各种关系里面有觉察的去学习,因为爱的能力从来都不是天生就拥有的。我们都不是全知全能的,而有不少缺点以及不足,这都是当下真实自己的一部分,唯有接纳自己的真实样子,不去假装不是自己的样子,才是越活越真实的起点。

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

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

英国哲学家 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