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在忧郁的状态,感觉自己的“心灵生病”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锻炼“心理的自我复原力”,让你在不稳定的状态下,也能找到柔软应对的方式。

文|一林大基

“钢铁”给人很强韧的印象。

最近常听到“强韧的心理”或“心灵很脆弱”之类的说法。当精神上受到伤害时,处在忧郁状态时,也会形容为“精神受创”、“心灵生病”等。

然而,所谓的“心灵生病”,在医学上是指怎么样的状况呢?

“心灵生病”是指一种“精神或情绪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当情感、情绪或心情“不稳定”时,如同“生病”一样。反之,精神处在平静的状态时,则多会形容为“稳定”。

喜悦、悲伤、愤怒、绝望、惊讶、厌恶及恐惧──受到这类情感波动的影响,情绪往往会一时之间出现紊乱,即使在这种状况下,若能让自己不受影响,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正是达成精神上平静的条件。

此外,即使心情受到扰乱,不会超出某种程度的界线,并能立刻回复稳定的状态,这个能力称为“复原力(Resilience)”。

简单来说,就是“心理的自我复原力”。

将此能力加以发挥,达到高度的心理自我复原力,本书将这样的精神状态视为“钢铁之心”。

“钢铁”通常给人“坚硬”与“强韧”的印象,但实际上更具有“柔软”及“容易加工”的特质(纯度一○○%的铁或金属,不会轻易碎裂而无法使用的!)。

像这种“不易受挫”、“不易崩溃”的精神状态,比起“强度”,使用“柔软性”或“复原力”、“适应力”一类的形容词或许会比较贴切。

同场加映:“心顺了,一切都是顺的”女人迷创办人张玮轩的能量提升四步骤方法论

人际关系是否也能同等视之呢?

拥有坚强信念或理想的人,虽然是令人尊敬的对象,但也容易树立敌人。此外,也有太注重细节,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或对工作太过专注而在家庭中受到孤立等状况。

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本人没有意识到问题,但长期给予周遭过多的压力,最后会导致与伴侣的关系恶化,甚至也有不少人因此精神上出现失调。

相对的,个性柔软的人能将职场与家庭加以区分,并考虑到周遭的状况,不易树立敌人,能享受怡然自得的生活。整体而言,像这样具有配合周遭的柔软性的人,大多是心灵不容易生病的人。

然而,因为个性太柔软而失去自我也是一个问题,没有自己的想法,总是受周遭的意见左右,也会导致心理上的失衡。因此,支撑自己的“强韧”,及配合周遭环境的“柔软性”,对心灵而言,两者是不可或缺的。

如同兼具这两种性质的日本刀,不易断裂的韧性,以及灵活的柔软性,处在这种精神状态下的人,正是所谓拥有“钢铁之心”的人。根据我治疗上万名病患的经验,我敢如此断言。

过去的日本,常会提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轻易放弃的人是因为意志薄弱”等说法。把“个人”的资质或能力视为价值,导致过劳死,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停滞不前,甚至被冠上先进国家自杀率第一名的污名。

然而,最近已经开始理解到“人类的能力会受到环境或立场而轻易改变。个人能力所及范围意外地小”。对个人抱有过剩的期待或权力的集中,会构成精神上的压力而出现反弹,导致罹患名为“适应障碍症”的精神疾病。

人类有所谓的能力范围,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与不擅长的事情。如果总是要做能力范围外的工作或不擅长的事情时,与其强逼自己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如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才能享有充实快乐的生活。

理论上来说,要获得“钢铁之心”,不仅仅是透过精神论或思考法去改变自己内在的态度,也需要调整周遭的环境与人际关系。

无论拥有多么柔软灵活的思维,只要长期处在会造成负担的环境下,迟早会支撑不下去。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我们需要适时用客观角度去冷静审视自己的状况,并且加以评估。


图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推荐阅读:拒绝假性正能量:愿你不仅有快乐和坚强,更要有脆弱与悲伤

当出现会危害到自己的压力源时,察觉危机并想办法回避,让自己全身而退,这也是一种可靠的能力。懂得改善状况,为自己开拓道路,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在“稳定”的状况中。

然而,精神上失去平衡的人,这种察觉危机的能力会变得极为低下。

插画家汐街可奈老师在二○一六年一○月二五号,在 Twitter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前曾经不经意自杀过”、描写过劳自杀的漫画,在当时引起话题,被转发超过一○万次。

这篇漫画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的共鸣,是因为“长期过劳,会导致判断力下降,连‘与其送死,不如辞职’这样的道理都无法理解”。当还有判断力时,当然会考虑到辞职这个选项,但长时期劳动,会让思考力与判断力都变得麻木,自然变得看不见辞职这个选项。汐街老师回顾自身的经验,将心声说了出来。

人类长期待在严苛的环境下,为了让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下存活下来,会欺骗自己,“会变成这样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能接受”像这样逼自己接受,藉此来保护自己。这种自我催眠的想法,称为“习得性无助”。

这种思考方式是处在战争时期等极限状态时,人类为了在严苛的环境下幸存、维持精神健在,而在进化过程中所学会的。这个能力在求生方面能带来重要的功效,但在现今日本的社会构造中,反过来被利用,正如字面上的“工作到死”,巧妙地运用在社会机制中。

无论是学校或是职场,将“凭自己去思考及行动”的能力剥夺,即使被迫待在无法自由说出想法的环境中,我们被教育成习惯这样的环境,无法对此存疑。 以心理卫生的观点而言,现在的日本社会被形容成“难以生存,蕴藏着危险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活着,总是不去思考,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掉进其他人设下的陷阱。 而我们的生活或许哪天也会受这样的威胁。

在这种状况下,迅速察觉逼近自己的威胁,并立刻回归到稳定的状态,拥有这种素质的人,也就是拥有“钢铁之心”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一项能力,正是接下来我要传授给各位的“后设认知”。

本节的重点

  • “钢铁之心”是指拥有高度的心理复原力的精神状态。
  • “太过坚硬”或“太过柔软”都不合格。
  • 人类长期待在严苛的环境下,连判断力都会被夺走,失去让自己解脱的选项(习得性无助)。
  • “后设认知”是可以获得钢铁之心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