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防疫最前线】从全国疫情升为三级警戒的 5/19 起,将每天为你统整每天疫情时事,同时,针对不同的现况,提供你防疫懒人包,安定你我,是女人迷最关注的事,今天的你,一切都好吗?让我们一起关注今天疫情消息。

关于疫情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居家防疫懒人包”,看看我们想给你几个在家安心防疫的好方法!

5 月 21 日(五)防疫最前线

今天下午 2 点,疫情指挥中心公布最新确诊情况:新增 315 例确诊,312 例本土,3 例境外移入。其中,以新北市 144 例最多(含板桥区 37 例)、台北市 127 例(含万华区 60 例),其余个案则分布于桃园市(13 例)、基隆市(9 例)、台中市及、化县(各 5 例)、高雄市(4 例)、宜兰县(2 例)、屏东县及南投县各 1 例。

在下午的直播中,卫福部长陈时中提到,这段期间台湾仍处于疫情的高峰期,但发展至今并没有发生难以控制的突发状况,目前,看得到源头及传播链的病例仍占总体 1/3 以上。

过去一周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倘若全民都可以严守个人生活及卫生习惯,采取居家防疫、远距工作与学习,那么每一天新增多少本土个案,即表示被我们找出来的感染者越多,并非坏事。指挥中心呼吁大家,做好自己份内可以做的事情,减少恐慌,为社会增加安定感。


图片|美联社

面对即将到来的周末假期,指挥中心呼吁民众一起采取以下三点行动:

1. 接下来两天周末假期,请大家待在家里、不要外出

明天就是周六了,累了一整周,心里想着“啊,好想出门走走”也是无可避免的。

然而,疫情非常时期,指挥官陈时中提到,很明白大家周末假日想找朋友聚一聚、走一走的心情,但还是请民众可以暂时收收心,减少外出、避免聚会。

“如果能够在这两天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就可以逐渐把传染链切断,对于我们的防疫非常有用。”—— 陈时中

陈时中说,目前一线的医疗人员日以继夜的辛苦抗疫,过去一周,甚至有些医疗人员间接感染,第一线人员除了防疫之外,还要进行院内感染的风险控制、相关人员的查验,同时更要持续照护病人,希望大家可以多一点点同理心,防疫期间若没有全民一起努力,把流动降到最低,便可能不断因为群聚而造成传染,对社会、医疗体系都是冲击与伤害。

“虽然大家都很期待周末聚会,但是呼吁大家可以尽量不要外出,一起待在家里。”陈时中说。

2. 若有非得外出之原因,请“务必”佩戴医疗用口罩

目前全国正处于三级警戒状态,也就是说,任何外出的移动“必须”得配戴口罩,未戴口罩的行为不只可能伤害他人与自己,更可能因违法而遭到惩处。

今(5/21)上午,全国防疫会议已经做成决议,关于民众外出配戴口罩的规定,中央、地方将会标准一致,先劝导不听者才予以开罚。因此在这段期间,民众如果有不可抗力之原因需要外出,请务必配戴医疗用口罩,陈时中也呼吁,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摘下口罩吸菸、饮食,在疫情高峰期间,我们都多一点点的忍耐,把自身所及之事做到圆满,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方能指日可待。

3. 从政府到民间,秉持标准一致、脚步一致、说法一致三原则

延伸昨日所讨论的“接收疫情相关资讯时的 3 个步骤”,今日指挥中心再次强调,期待中央、地方乃至于全民,面对疫情相关的消息与行动,都可以秉持标准一致、脚步一致、说法一致三原则。除了杜绝假讯息之外,也请店家、公司行号、个人可以在了解统一防疫原则的情况下行动,方可减少自己与他人染疫的风险。

“关于假讯息,我们将会严加侦办,”陈时中难得在记者会上以强烈的言词呼吁,他提到,讯息与行动的不一致,容易造成社会不安、防疫困难。关于防疫期间接收讯息的“ 3 步骤”,邀请读者阅读:女人迷防疫最前线|全国三级警戒第二天,指挥中心呼吁:打击假讯息靠这 3 步骤 。

我们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对自己与他人最好且正确的判断。


图片|AP Images

今天就能开始的防疫行动守则

亲爱的读者,在这一周“非常时期”里,你过得还好吗?

相信大家在这过程中,总会觉得有些郁闷、有些烦躁,心里开始浮现“希望这一切赶快过去”的声音,或者你已经忍受不住出门透透气,开始期待两周后一切可以回归正轨。

然而,要安定自己的心,首先要对情势有全盘的了解,同时要对自己做好“期待管理”,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更弹性的掌控意外所带来的失落感,今天给大家的防疫行动守则,邀请大家做两个练习:

1. 别被高涨的确诊人数吓到了

“昨天(5/15) 180 本土,加上设检验站大量采检,未来数天的本土案例只会多不会少⋯⋯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未来几天发布的本土案例越多,表示原先感染的人被找到的越多,这绝对是好事,但台湾人一年多习惯本土个位数,一定会被吓到。”—— 水镜政经学院

由于我们已进入社区感染阶段,加上各地加设采检站,增加采检量能,采检人数也相较过去增长不少,因此每日确诊个案增加,并非预料之外之事。所以请大家尽可能的安定心理,从“自己能掌握”的事情下手,做好自身乃至于家庭防疫,别被高涨的确诊人数吓到了。

2. 保持对未来的乐观,但别忘了做好面对改变的打算

现在要做的不是“准备避避风头,撑过这段时间”而是“开始练习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做好社会冲击的心理准备。——谢尔庭

什么是“新常态”?这个词对一年多前便面临疫情高度扩散的其他国家来说,已经不算陌生了。所谓新常态,是当我们因为疫情,不得不采取长时间居家防疫时,可能促成的社会、民生、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型态转变。

新常态的影响大至社会经济,小至民生生活。


图片|摄影师:Vlada Karpovich,连结:Pexels

在社会与经济面,新常态促使我们开始去思考,如何在远距的状态下仍能工作与学习,如:面对民众生活习惯调整,外送平台的蓬勃发展、电商平台再成长,企业数位转型的成果,在过去一年是显而易见的。

而小至个人生活面,社交距离的改变也使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发生,我们可以尝试建立新的人际连结模式,发展特定空间也能执行的运动或锻炼。当人类社会正在面临严峻考验,适应性与开放度是很重要的,邀请读者,可以开放与乐观的心面对疫情的发展,但同时也别忘了,一起提起面对改变的勇气,在最坏时刻,为我们的生活做出最好的打算。

当独处、停留在家里的时间变多,你便有更多的空档可以回归自己。若你对此刻的情势仍感到焦虑不安,可以跟我们一起阅读以下文章,接下来的两天,从简单的练习开始,也许你会对生活有全然不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