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快乐怎么办?首先,允许“不快乐”进入自己的生活,因为这会让你更有人性,并藉由与他人之间的互助,能深化彼此的关系。

不快乐能制造快乐

即使有以上这一切人生即痛苦的说法,你依然感到快乐?这当然是好事,不过千万别变成自顾自享乐。在一个温暖的社会里,你应该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其他没那么幸运的人,有时候只要在旁守候,有时候实际投入。

如此,你也会面临悲伤与不幸,并且允许不快乐进入你的生活。

允许不快乐,无论是自己的或他人的,至少能让你更有人性,关怀他人能带来满足感,并深化彼此的关系。快乐会自你心中油然而生,倘若你能信赖周围的人所提供的帮助,在艰难时刻,你的恢复力会变大。同样地,帮助他人也能使你更坚强。生活中的挫折令人不快乐,同时也能制造快乐,它们可以促成情感连结并且产生意义。

在荷兰作家杰哈特.贺佛(Gerard Reve)的小说《夜晚》(Deavonden)结尾处,主角凡.艾何特斯以几句话总结了他的生活:“它被看见了,并非一直没人到注意它。”我想,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的需求就是被注意,不是脸书上有许多朋友,而是小范围的真实人际圈。


图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和周遭环境的连结、关心与被关心,能以一种最根本的方式带给我们快乐。人其实是相当群体性并且想要寻求连结的生物,但在这个“超我”的社会里,这些都被压抑下去了。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而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他人,才能过日子。

不过,社会趋势不是这个走向。保罗.维哈赫在《亲密关系》中写道:“为了能够爱别人,我必须在自己内心感到舒适。我们彻底远离了自己可以成为的人或事物,导致我们感到越来越不舒服、比较常生病或有更多问题,这也难怪要走向他人变得越来越难。”

沙特说“他人即地狱”。我认为应该是“缺乏他人即地狱”,尤其在困顿灰暗的日子里。我承认我对于沙特说法的解读过于粗浅,不过,我认为麻烦的同伴还是胜过孤单一人承受痛苦。

现代社会带来疏离与孤寂,在许多方面,它都是一个匿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有时,我们会不禁缅怀过去人际关系较紧密的小团体生活。

延伸阅读:孤独值测验|检测你的孤独指数:这 15 项指标,你中了几个?

但是法国哲学家尚-路克.南希(Jean-Luc Nancy)却认为这种渴求(有时候也成为政治诉求)是错误的,这种和谐美好的生活从未存在过。

现代社会是由彼此差异性极大的众多个人所组成,同一套标准不见得人人适用,而且这些差异恰恰是个人特色。渴求具备一个社会认同的小团体生活就是渴求封闭自己,我们无法以一个没有个人差异的透明共居生活来解决现代社会的疏离。

在和他人产生连结的同时,你也开放自己。每一个个体都重要,因为他参与、创造了存在的意义。即使你因他人而存在,这一点也必须在一个“给予个人位置、好让他人有权利”的社会中才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