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雅喆将用电影的规模去打造《天桥上的魔术师》,短短十集,却将每集制作经费提升到 2000 万元。

贯穿全剧的台词“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让我们对现在“未消失”的人事物,看似理所当然的日常更加珍惜。(内容微雷,请斟酌观赏)

一开始观影门槛有点高,导致评价两极,很多抽象意识流的表现、隐喻、符号暗示,不断虚实交错及影射的历史事件非常需要查解析及原着小说,是频率没对上会无缘弃剧,但一旦接上有缘来相爱的一部作品。

首先要放开想要得到具体结论的头脑制约,对平常很少看魔幻写实作品的朋友来说不甚容易,像我前面一直很想厘清哪里是虚哪里是实,非常费力。最后半放弃的提醒自己我是来欣赏戏剧不是来钻牛角尖,才跟着导演引导的意识去流动,才体会到如幻似影的留白与美丽。

《天桥上的魔术师》由曾为台北市最大公有商场“中华商场”为背景所展开的六个家庭、九个主人翁的十个奇幻故事,十集的主题不同,可独立也能串连在一起,但都脱离不了贯彻整部剧集的中心思想:“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第一集片头 1 分半就出现这句台词,初听还不甚明白,随着十集看下来,才惊觉这真是一记当头棒喝,十集后我用着完全不同的心境在体悟反刍着。

虽然身为 90 后的台南人,不曾参与这段大台北西门町历史,但在查资料时发现这里曾是许多人的记忆。中华商场这座八连栋、三层楼的商场,由天桥串连住宅商店与流动摊贩,绵延不绝自成一格小世界,汇集了繁华时代的缩影。


图片|《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延伸阅读:解密《天桥上的魔术师》4 个魔幻时刻,导演杨雅喆掀开那些令人不想面对的过往

即便中华商场曾是众多人的记忆的一部分,但《天桥上的魔术师》却不仅仅只是写实的历史剧。杨雅喆导演表示吸引他拍《天桥》并非怀旧元素,而是书中揉合记忆的魔幻时刻,不论是魔术师的小黑人、水晶球里的至尊元、梦游的石狮子、超时空手表、九十九楼传说等等,在在都是记忆里真实与虚幻的交融。

“要把自己变成相信魔幻的人!”


图片|《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有时候你用一辈子记住的事,不是眼睛所看到的事。”

记忆不一定能为凭,故事是从记忆的裂缝中长出来的。随着时光的累加,许多回忆会延伸叠加出更多的土地人文情怀,《天桥》给予观众正是这样一种氛围的形塑。以十集单元剧的方式呈现,每个人既是配角亦是主角,就像我们,彼此支配着彼此的人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五集与第七集,这两集都是在片尾音乐声响起时让我心空的作品。

第四、五集描述白色恐布,最有张力的戏剧对比,就是用童稚视角看着冷峻时代的复杂暴力,藉由小朋友的童言无忌,展现白色恐布最日常压抑的一面。谁能忍心检举自己的父母,当大佩含泪冤吐出这句话,失控的老师妳可曾想过眼前幸存的小女孩也是人生父母养?

第三、六、七集探讨同性与跨性别族群,阿派跟 Nori 于我而言是非常有魅力的两个角色,展现不同类型的刚柔并济。第三集开头在阳光洒落的西装店里,我就被阿派独特的气质给迷住,身着紫色衬衫自恋的梳着油头,血气方刚的男儿拳头底下紧握的温柔,在闭锁的年代,默默以兄弟之名陪伴支持那个“终究不是他的”人。可惜阿派此角只有点到为止,我私心期待他能有更多交代。


图片|《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帅气的模范生 Nori 与点妈之间再再进行无声的拉扯,两代对于同性恋价值观的冲突,没有空间可以并存。在点妈经历失魂落魄的寻子记,终于在最后找到那个空间,就在 99 楼点妈的樱花梦里,在梦里“缺角”的大儿子可以安心的做“她”自己。第七集的结尾,Nori 说一句“ 妈,我到 99 楼了”轻声的告别却荡气回肠,连同无声的遗憾一起被关进那个下着樱花雨的柜子里。

你会喜欢:《天桥上的魔术师》:拥有粉红影子的男孩们,你不必再躲起来

《天桥》给了我很多第一次,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快门声可以比枪声更令人不寒而栗;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女孩穿红色内衣是如此猥亵;第一次知道原来步枪跟吉他的袋子那么的相似。还有第一次知道话真的不能乱讲,尤其是违心之论的反话。

不论是小不点对哥哥戏谑的玩笑“把你变不见喔!”;大佩小佩姐妹气话的切八段;或是偏心的点妈对小不点说出内心埋怨“不见的为什么不是你? ”最后都难堪的成真了。


图片|《天桥上的魔术师》剧照

好在导演还是温柔的,给了这些消失的人事物,一个 99 楼的庇护所。又把小不点从银幕中的“恋恋风尘”,送回中华商场的滚滚红尘。当点爸泪如雨下,落在胶卷上,下进电影的次元,那可真的是做到“泪如雨下”,我心中响起小不点第一集叫卖皮鞋的台词:千山万水走回你身边,再一次一语成谶。

特别想提第八集的开放式结局,用录音带 AB 面来呈现一体两面的感情观。平行时空的我们是否能在感情消逝之际,忆起那一叠贴好邮票的信封,摸着眉宇给彼此最后的温柔?

“火车在这里会很慢地过弯,让离开的人好好再看一眼,之后就是不同的风景了。”

同场加映:《天桥上的魔术师》:即便拥有不ㄧ样的性别气质,我们爱你如昔

“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我用了十集反覆品尝这句话,余韵缭绕,失落感弥漫整个中华商场的走廊。如果可以,我还想再听一次阿派欧不停的泰山男孩组曲;再听小八跟着 Smile for me 奔放自在的扭着身体;再看一眼大佩小佩吱吱喳喳在书店柜台斗嘴;再看一眼 Nori 蹲在鞋店门口煎着玉子烧,回头叫一声“小不点”。

魔幻写实手法不是我的最爱,但我确实佩服杨雅喆的野心与创新,不论是隐含议题深度与美术场景田调的细腻,乃至小中青三代演员群的表现,每集制作经费提升到 2000 万元,为台剧创下一个“电影化”里程碑,让人非常期待这次金钟奖。

一次次一集集瓦解我们的框架,藉由主角们的经历当作诱饵,让我们能有所投射反思,对现在“未消失”的人事物,看似理所当然的日常更加珍惜。

历史物换星移,不变的是人的情谊,后座力十足,一起品尝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