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幸福”有许多的误解,感到幸福的人,也会面临困难、感到痛苦;不同之处只在于幸福的人有面对痛苦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因伤害与恐惧而止步,反而能从痛苦中获得成长。

文|47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大家好,我是 KY 的作​​者 47。

众所周知,作者们每天的使命,就是接收来自四面八方、千奇百怪的提问,然后努力答疑解惑。不过最近,我发现大家思考的东西越来越玄幻了⋯⋯在写完“爱”以及“爱自己”这种人生大命题之后,我又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4747,你说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幸福啊?

我:emmm⋯⋯(陷入沉思)

幸福这个词,说起来大家并不陌生,但要真正讲清楚,好像也不太容易。虽然不容易,但却很有意义!毕竟,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向往的一种人生状态吧(别否认我不听)。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唠唠幸福这个话题。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拥有一种更为长久平稳的幸福生活。


图片|Photo by nine koepfer on Unsplash

一、常常觉得不幸福,可能因为你对幸福本身有误解

在讨论真正的幸福之前,我们需要破除一些关于幸福的刻板印象。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幸福也许并不是真的幸福,而你所认为不幸的生活,也许夹杂着幸福的千万种可能。

通常来说,我们对幸福可能存在着这几种误解:

1.“幸福=没有痛苦。”

幸福不是没有痛苦,相反,痛苦对于幸福而言有一定的必要性。

Brock(2014)指出,体验痛苦可以帮助人更好地感知幸福。一个随时随地都快乐的人往往感知不到幸福,只有当他有负面感受时,才能激发对幸福的觉察。

其实遭受痛苦是人生的常态,哪怕是那些幸福的人,也一样会经历许多痛苦。不同之处在于,幸福的人有面对痛苦、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会因为意外和伤害感到恐惧,并且可以从面对痛苦中获得成长。

2.“想要获得幸福,就要不断追求快乐。”

幸福里会有快乐的体验,但过度追求快乐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可能会被快乐“奴役”。

理性和意志引导我们走向幸福,而感觉和欲望只是把我们引向快乐(Leibniz,2016)。不断追求快乐其实包含了一种功利和纵欲的倾向,我们可能会逐渐偏离真实的生活,因为沈溺于刺激带来的快感,而失去追寻更有意义生活的动力。 

3.“物质满足和奢侈享受可以带来幸福。”

财富与幸福,充其量只是一种较弱的正向关系。

不可否认,物质支持可以增加获得幸福和自我实现的资源和机会。但过于重视物质(以及名声和形象等目标),不仅无法满足真正的内心诉求,还会分散我们对真实需求的注意力(Ryan & Deci, 2001)。

此外,追求金钱、名声和形象的行为,往往是以从事非自主活动(即会一定程度违背自我意愿的活动)为条件的。强调和夸大这些目标,可能会减弱我们存在的真实感,导致幸福感降低。

你会喜欢:柚子甜|金钱恋爱学:金钱可以纾解不安全感,却不是长期解药

4.“为了幸福,要消灭负面的、消极的情绪。”

消极情绪的存在对于提升幸福感是有帮助的。

King 和 Pennebaker(1998)的研究表明,压抑或隐瞒情绪对心理和身体健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披露和表达情绪对健康更为有益(Butzel & Ryan, 1997)。

当一个人遇到严重的生活变故时,如果他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消灭悲伤,不仅可以调节心情,同时,他也会因为这份表达获得与他人的连结,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并获得幸福。

5.“没有意外、完全稳定的生活就是幸福。”

一个幸福的人,长期来看,整体状态是稳定的。但完全稳定的生活不一定带来幸福。

在程式化的、一成不变的生活里,人们会因为对所有事情可预测、可掌控而感到安全,但同时也规避了一切情绪(包括积极的、消极的)发生的可能。

人区别于其他生命存在的价值之一,正在于我们对万事万物的感知力;这也是我们与世界产生连结的根本。如果为了安全感规避掉所有风险,最终我们只会越来越麻木。


图片|Photo by ryanking999 on PIXTA

二、所以,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精神感受,真正的幸福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 持续的、整体的愉悦感

幸福首先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个幸福的人必定能感受到从内心深处不断涌现的快乐。弗洛姆指出,幸福与快乐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快乐是一时和一事的,而幸福是更为持续和整体的状态。

“很多事情都能让人快乐,比如买了新鞋,喝了好酒,感受到心动等等。但那种感觉是暂时的,容易冲顶也很容易回落,在快感退散后甚至还会感觉更空虚。幸福不一样,它是不需要刺激就能恒常喜悦的状态吧。”

——WW,男,27 岁

Bradburn(1969)指出,幸福由两个独立且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只消除消极情绪,或只拥有积极情绪,都不会带来幸福。一个没有消极情绪的人,我们无法说他是幸福的,而真正幸福的人,总体来看积极情绪所占比重更大(Diener, 1984)。

幸福是一个包含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整体,同时是一种有着相对持续的,总体来说更倾向于积极的体验。

长期来看,他们的情绪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个人频繁出现大的情绪起落,这意味着他会轻易感受到快乐,也容易遭遇崩溃性的痛苦。情绪稳定不是说回避情绪起落,而是在有喜有悲的现实中,还有足够好的调节情绪的能力。如此,人们可以便可以更勇敢地去拥抱生活的一切可能。

“我一直不习惯表露情绪,害怕别人觉得自己太弱,结果却是用这份硬撑的渐强,把很多想要关心我、想靠近我的人拒之门外。当我开始愿意在朋友面前沮丧,在父母面前落泪时,我完全没有‘被轻视’的感觉,反而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庁子,女,32 岁


图片|Photo by Dim Hou on Unsplash

2. 能觉察并遵循一个人的本性去生活

幸福包含着一个人本性的实现。当人们的生活与深层价值一致时,就会出现“真我”,这是身份认同的过程。人们也会因为真实地存在着,而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Waterman, 1993)。

“从哈佛毕业的那一年是我最迷茫的阶段。从小到大我一直活在优秀的模板里,读最好的学校,学最好的专业,有着大多数人羡慕的背景。唯独只有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一切。我只看到了所谓好的标准,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初心,而这,也许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哀。”

——Frank,男,25 岁

在违背真实自我的生活里,势必有假装和强迫。而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因为没有包含“真实的自己”,我们也难以为之感到喜悦和认同。

我们只有知道自己是谁,才会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要去往的地方。一个遵循本性生活的人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并会因为这份真实,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不断追逐。

他会遇见相近的人,找到个体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和归属,而后变得更加幸福。

同场加映:“北一女常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写给所有曾经自我怀疑的你

3. 具有创造性和意义感的人生

真正的幸福是以积极的创造性为基础的。它的对立面不是痛苦和不幸,而是由于缺乏创造性和无成果而产生的沮丧(Fromm, 2013)。

没有创造性的人只能不断被动地接受外界的输入,不仅容易被塑造、迷失自我,还会因为害怕失去外在的能量,形成占有的倾向,长期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里。

亚里斯多德所讲的幸福,指的正是人们能够在活动中,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和功能。

这种潜力包括了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力和互动能力。

在生产性的活动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体,在主动选择行为和创造价值。在能动性的实践下,我们能够破除与他人隔离的屏障,建立起深度的、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既与世界融为一体,又维护了自己的完整性。

“总觉得工作很累没意思,其实是因为没有创造力和意义感。三十而立的时候做的决定就是离开做了五年的行业重新开始。苦还是很苦,但我会开始期待和欣赏项目成果,过程里也觉得很有动力。是一种内心充实又有价值的感觉。”

——歧,女,32 岁


图片|Photo by KOBU Agency on Unsplash

三、那么,如何获得和维持一种长久稳定的幸福?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道:

“少年时,我憎恨人生,老是站在自杀的边缘⋯⋯如今,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一部分是因为我发现了自己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并慢慢实现了不少;一部分是因为我终于顺利地驱逐了某些欲望;但最大的原因,还须归功于一天天的更少关注自己。”

我们需要关怀自我,但要放弃对自我的过度关注。过度关注自我会把满足欲望看得比一切都重要,从而使人生往单一的方向走去,并因为欲望无法被满足,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创伤。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们需要剥离比较的倾向。与外界的比较始终是一个威胁幸福的潜在因素。

当我们处于优势的一方时,可能会被暂时的喜悦代入虚荣和停滞的状态(甚至歪曲自我的轨迹),而处于劣势一方时会引发更多负面情绪(包括嫉妒、自我否定等)。

整体来看,想要获得一种长足的、持续的幸福感,我们需要更主动地投入当下,选择一种更为正念的生活。

或沉溺于过去,或担忧未来,大多数人的不幸福其实源于已经发生和并未发生的事。投入当下的生活,反而是我们所缺乏的一种能力。从观察生活开始,感受自己的情绪,感受自己与世界的互动。

我们有不断地纠错和创造的可能,并且正走在这条路上。还有什么比这种真实的存在更大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