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并不是一种“不知足”或“想不开”,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理疾病,是一种可能在 21 世纪影响人类数量最多的疾病。

我们曾在后台收到过很多粉丝的留言:

“说不出来是哪里难受,但我每天都不开心。”

“我感受不到任何东西了,心里空空的,像是整个世界都与我无关。”

“不是没有朋友可以倾诉,但去倾诉好难。我不能给别人带来麻烦,不能成为别人的包袱。”

“我存在着有什么价值呢?活着就只是在消耗父母的钱罢了。我不值得。”

微博、朋友圈、甚至陌生人社交的软体上,我们可能在夜深人静时分,看到过无数类似的带着悲伤和绝望的话。

忧郁的情况已然非常普遍。今年年初,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忧郁症终生患病率为 6.8%,而其中有 47% 的患者,会因自杀或自伤的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身体伤害。据估计,中国有 9500 万人曾受到过忧郁症的困扰。

忧郁会使人:

  • 非常容易感到悲伤,忍不住想哭
  • 感受不到乐趣,难以享受生活
  • 容易烦躁不安,乱发脾气
  • 思维和反应变得迟钝
  • 体重明显地增加或减少
  • 非常容易感到疲劳,精力不足
  • 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自身失去价值
  • 难以集中精力,无法正常学习工作
  • 变得封闭,隔绝了日常的人际交往
  • 反覆出现自残自杀的念头,甚至尝试自杀

忧郁像一条隐蔽在日常生活角落里的小蛇,它可能就在你感到疲惫、孤独、或者放下防备的时候,偷偷爬出来缠绕住你的脆弱,迅速蚕食你的心灵。


图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一、关于忧郁,你需要了解的事

关于忧郁,有些你或许知道但并不了解的,我们想要讲给你听——

1. 忧郁症 ≠“伤心”或“矫情”

可能你失恋了,心痛的感觉挥之不去,眼泪会不受控制地流个不停。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担心:“我这么难受,该不会是得忧郁症了?”

你或许是受到了一时的低郁情绪的困扰。暂时性的难过、消沉、悲伤或沮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如果这种情绪持续了两周以上,你需要引起警惕,你可能正被“忧郁症”这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所困扰。

我们常说的“忧郁症”指的是“重度忧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它是忧郁情绪的不断累积、持续恶化,最终使人完全进入无法正常生活的状态。

2. 重度忧郁不是“想开点”就能解决的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内心想像成一间空房子,那么当我们陷入重度忧郁的状态时,房子就像因内心能量不足而倒塌,我们被四面墙压得无法动弹——此时的我们,已经完全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我们需要的是藉助药物治疗或临床心理治疗,重新找到支柱将“房子”撑起来。因为只有争取到必要的空间,我们才有能力爬起来、活动、修补房子。

3. 如果忧郁了,请不要自责

忧郁的人常常会被误解或谴责:“怪你自己想的太多”、“你怎么一点都不坚强”。而他们自己也可能会将这种指责内化为深深的负罪感,为自己“性格软弱”而感到内疚。

而事实上,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忧郁的产生很可能是受到生理性的影响,是不受我们控制的。如果你确实感到忧郁了,并因此感到内疚,觉得自己成为了他人的负担,请制止这种不合理的想法。

接纳自己忧郁的情绪,承认需要别人的帮助,会成为你做出改变的勇气。

推荐阅读:“我爱你,却痛恨着爱你的自己”忧郁心理学:疼痛情绪真实存在


图片|Photo by Naomi August on Unsplash

二、忧郁,可能比你想像中更普遍

21 世纪似乎是忧郁的时代。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 年的全球调查显示,平均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过忧郁症。他可能是你的朋友、同学,可能是你的家人,甚至是你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感受到孤独,会在繁忙的工作和日常事务的压力中喘不过气来——低落、消沉或沮丧的情绪随之而来。虽然心里很烦躁很难过,那样难受别人却无法理解,因为他们眼里你的生活好像并没有那么难。

对于有些人,这些暂时的忧郁情绪会随着一顿火锅、一次旅游,就离开了他们的生活。但对于另一些人,这些日复一日消极的情绪没有得到纾解,在心中越积越多,持续恶化,最后变成严重的忧郁症。

根据忧郁的素质——压力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确实有一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忧郁的侵扰(Ingram & Luxton, 2005)。我们称这群人有忧郁的易感性(Vulnerability)。

你会喜欢:致高敏感者:在治愈世界之前,记得先治愈自己

那么来看看,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忧郁呢?

1. 低自尊的人

低自尊的人更容易消极地评价和解释事情。他们总会想“我是不是做的不够好”、“好像他们并不喜欢我”⋯⋯他们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而自己就像环境中负面讯息的吸铁石,于是总抱持着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消极态度。

一旦生活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他们就会想:“看,我就是这么差劲,所以不值得好的事物,不值得被爱”,这就成为了他们忧郁的源头。

2. 完美主义者

拥有完美主义信念的人,和自卑者有相似之处。他们常觉得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否则就显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希望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条,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否则可能会感到烦躁和沮丧。

一旦当他们发现自己所做的没有达到预期,就会对自己产生难以忍受的失望情绪,甚至对未来也失去信心。

3. 高敏感的人

拥有高敏感特点的人,常常过度思索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将一句客观的表达进行消极的解读。高敏感的人情绪的起伏更为频繁和剧烈,也更难应对自己的消极情绪。他们时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覆回忆一些让他们不快的细节,因此成为了易患忧郁症的高危人群。

另外,有一些对于外界环境敏感的人,他们会在阴雨天、低气压的天气、甚至太久没有看到阳光的天气里,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忧郁。

4. 遭遇了重大刺激的人

研究发现,生活中的刺激事件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糟糕的事情发生,人们又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时,消极的情绪就会积攒起来,转化成对内的自我攻击,滋生出忧郁。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5. 在情感破碎的家庭中长大的人 

在破碎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更容易受到情感忽视、情感剥夺,也会更早地体验到丧失。如父母离婚后其中一方的离开、亲人的离世等,这种重要他人的丧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哀伤。

而那些忽视孩子情感需求、不允许表达悲伤等负面情感的家庭,无法让孩子理解现实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不经世事的孩子认为错在自身;甚至有些孩子会觉得需要去保护情绪低落的父母不再陷入更深的悲伤(McWilliams, 2015)。

这样的成长环境成为了滋生忧郁的温床。

同场加映:“让伤害停在原生家庭”对关系最大的责任,就是成为快乐的自己


图片|Photo by Naomi August on Unsplash

三、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理状况是否健康

身患忧郁症的人会厌恶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这样的想法时常回荡在他们的脑海,使他们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和事情本来的样子。他们站在忧郁的悬崖上,晃动的石块使他们的处境岌岌可危,外界一个微小的触动就可能使他们跌入深崖。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你至少能了解一件事:忧郁症并不是一种臆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理疾病,是一种可能在 21 世纪影响人类数量最多的疾病。

而研究表明,通过早期对忧郁症状的筛查,能够有效地降低忧郁症的发病可能;而对忧郁的预防,远远要比对忧郁的治疗更为简单有效 (Jane-Llopis et al.,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