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依恋者”、约炮行为与对“开放式关系”的态度,这之中的关联是什么呢?与感情中是否容易感到不安,有直接的关系吗?

(开放式关系为亲密关系的既存型态之一,基于多元共融原则,相关内容,期许能让自主选择实践开放式关系的人们减少困惑,实践更好的知情同意,并在关系中成长。)

焦逃配的开放式关系:真正的问题不是开放与否,而是内心的焦虑

开放式关系的人比较喜欢约炮吗?早上在整理开放式关系(consensually nonmonogamous relationships,CNM)研究的稿子,意外发现了这篇论文 [1],在开始讨论这篇论文之前,先回答前面的问题:

  1. 开放式关系不完全等同于约炮关系,至于如果你想理解开放式关系是什么,可以参考我在太报的这篇文章
  2. 喜欢约炮(Sociosexual Behavior)的人,通常焦虑依恋的程度较高,也会比较愿意进入开放式关系。
  3. 但有趣的是,如果只看“不安全依恋”与开放式关系之间的相关,会得到比较复杂的结果:焦虑依恋者并没有比较喜欢进入开放式关系;不过逃避依恋者的确比较喜欢进入开放式关系(可以参考下图原文的相关系数表)。

不安全依恋者会选择开放式关系?


图片|翻摄自参考文献[1]

如何解释这个比较复杂的结果呢?我们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图片|翻摄自参考文献[1]

  • 首先,图片当中的横轴代表约炮行为、纵轴代表对于开放式关系的态度。横轴人数越高的人,代表他过去一年中有越多约炮的次数(casual sex behavior),纵轴数越高的人代表他对于开放式关系的态度越正面(纵轴这测量总共有六题,是七点量表,也就是说最高分是 42 分,最低 6 分)。
     
  • 再来,根据前面的相关表我们可以知道两个事实:逃避依恋的人比较愿意进入开放式关系、喜欢约炮的人也比较愿意进入开放式关系(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CNM)。
     
  • 有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来看绿色的线:对于非常逃避依恋的人来说,不论他喜不喜欢约炮,他们对于开放式关系的态度整体而言都偏中等(20–21 分)。
     
  • 最后我们来看红色跟蓝色的线,对于中度或者是低度逃避依恋的人来说(换句话说就是比较有安全感的人),如果他们的约炮行为越多,对于开放式关系的态度就会越正面;而这样的状况在安全依恋(逃避依恋程度比较低)的人身上更明显。


图片|Photo by GrandJete on PIXTA

焦逃配开放式关系的美丽与哀愁

我觉得这篇文章对于“焦逃配是否适合进入开放式关系”提供了一些小小的启示。作者在最后的研究讨论,谈到了这段很有趣的话(我整理成我的理解):

根据成人依恋理论,逃避依恋的人倾向于逃避承诺,或者是只做“很有限的承诺”(Limited commitment),他们不喜欢跟另外一个人黏在一起的那种感觉⋯⋯换句话说,逃避依恋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投入多重的伴侣关系,例如开放式关系。

相较于“毫无悬念进入开放式关系”的逃避依恋者,焦虑依恋者的状况比较矛盾而且复杂,内心充满纠结。一方面,开放式关系并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焦虑依恋的当事人很可能会联想到“我的伴侣除了我之外还爱了别人”而加剧了内心中的不安全感,嫉妒心和恐惧感。换句话说,开放式关系让他们有更多不安的机会。

但奇怪的是,焦虑的人可能也会同意进入开放式关系,以寻求多个伴侣额外的关爱和关注。 另外,他们也可能会因为伴侣的要求而加入开放式关系,也就是俗称的“被开放”[2]。 他们可能会因为“妥协”,把同意进入开放式关系当作是“保留伴侣”的一种策略。

这篇研究有趣的地方在于,跳脱出了“开放式关系到底比起一对一关系,会不会有更多的不安”这个讨论的议题,而加入了“依恋风格”的这条讨论路线。如果懒得看这么长的文章,我帮你整理好了:

  • 逃避依恋的人比较会进入开放式关系,因为他们不喜欢承诺。
  • 焦虑依恋的人对于开放式关系的态度比较复杂。有点像是又爱又恨,在恨的部分,因为在这样的关系当中,焦虑依恋者没有办法完全占有对方,所以会产生不安;但是在爱的部分,焦虑依恋者又可以透过其他的伴侣来补足他在某个伴侣身上的不安。

推荐阅读:解析你的依恋型态:你需要的不是新关系,而是认识自己

结论:不期不待不受伤害?

如果按照研究前面的几张图跟数据,我们很难说选择开放式关系的人,他们就一定是在关系里缺乏安全感的人。比较好的方式是反过来说: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因应他的“不安全感”。

  • 逃避依恋者或许会选择劈腿(一些研究显示逃避依恋者的劈腿行为也比较多)[3],也可能选择放弃一对一的关系,改投入开放式关系;
     
  • 焦虑依恋者可能会透过疯狂的抓住对方,不断地传讯息询问对方在哪里(reassurance seeking)[4]、或者是进入开放式关系,以满足那个想要被关注的需求,或者是安抚心中那个被抛弃的恐惧。
     
  • 如果你是矛盾依恋的人(逃避依恋的程度很高、焦虑依恋的程度也很高,不喜欢自己也不信任亲密关系)或具有边缘性人格的倾向(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那么你很可能会进入开放式关系。如此一来,一方面你可以不用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方面同时可以获得不同地方的“爱的充电”,还有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有一天会自己被丢掉,你可以在别人丢掉你之前,就把别人先丢掉。反正你还有其他的伴侣,不怕孤单。

总之,每一种依恋风格的人都有可能选择开放式关系,这也意味着开放式关系中的人不一定是对于感情比较容易不安的人,事实上,研究显示开放式关系当中的实践者,他们的亲密、承诺、关系满意度等等和一对一关系没什么两样 [5]

不过,不管你是否选择开放式关系,最终需要回来面对的问题还是内心当中的不安。倘若你是不安全依恋的人(上面讲的三种人)或许你可以暂时藉由寻找多个伴侣,逃避内心有关与孤单的恐惧、避免被丢下的那种忧虑,甚至可以营造一种“没有那么亲密”的感觉,来符合你心中“对于关系的不信任”,可是这些方式并没有办法针对你心中的不安,对症下药。

换句话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选择的是一对一的关系或者是开放式关系,而是你如何处理在关系当中的种种不安。当彼此都能够和对方自在相处也能够和自己好好独处,那么不论是一个人、两个人或者是三个人,都能够拥有安心的人生*。

注解

*我的美国家族治疗师朋友 Michelle Chang 支出,在开放式关系当中能够觉得自在的人,通常会有一种感觉叫做“Compersion”。这个字词刚好是嫉妒的相反。意思是说,在一段开放式关系当中,你的伴侣和他的另外一个伴侣如果相处得好,你会因为他的开心而感到开心,而不是感到嫉妒。

(她的意见全文:Considered the opposite of jealousy, compersion is the feeling of experiencing joy because another is experiencing joy. While we usually use it in reference to feeling joy when a partner is happy about a metamour (aka your partner’s partner), compersion is really the antonym for jealous in any context. That feeling of joy you get when you see a toddler get really excited and joy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