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情绪未必你的责任,我们自己有自己的课题要做,记得要与罪恶感好好分离——首先从“情绪修复偏差”开始!

沙宾娜十分肯定,他绝对藏了什么心事,她的老公⋯⋯又来了。他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噘嘴生闷气,可惜他不愿承认,只是敷衍地说有点累。这让沙宾娜更按捺不住:他老是这种坏情绪,难道有什么不能对她诚实以告的?

她本来满心期待着属于两人的夜晚⋯⋯自己应该帮得上忙啊!于是她一次又一次试图接近。“我看得出来你有心事。跟我说嘛,否则我也帮不了你。”

此刻他的耐性终于溢过界限,约克发火了。“十分钟前我还没问题,现在真的有了。问题就是妳!请别烦我,让我静一静行吗?”

你很可能对沙宾娜的案例心有戚戚焉,尤其我们正好除了一个琴瑟和鸣的夜晚之外,什么都不想要的时候,偏偏事与愿违,还受到另一半如此不公平的对待;明明一番好意,却惹来一身腥。

如同前章本意善良的认知偏差(参阅第三章),盛情美意(想改善对方的心情)可惜未能结出善果,非但接近不成,反而使对方把距离拉得更大。造成这种矛盾效应的原因——仔细观察,这也和本意善良认知偏差雷同,并非以他人的需求为先,而是自己的。

沙宾娜无法忍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愿接受老公分明是无来由的坏心情,一味地钻牛角尖,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修复她的负面情绪,并全力试图帮老公甩掉她臆想的负面心情。事实上,她要整理的是自己的感觉,而非老公的,这即是所谓的情绪修复偏差(Emotionsreparatur-Bias)。

因此才会发生愈想化解冲突,却弄巧成拙,使冲突尖锐化的情形。此刻是自己的不安情绪在对我们恶作剧——自认尽了最大努力,我们的积极作为却不幸引爆冲突尖锐化。此时尽量耐心等待,并另寻事务活动,转移思绪焦点,不仅有助于缓解气氛,也提供另一半更多空间。

只要他感觉有需要,自然会重新主动接近。因为大家都厌恶他人干涉自己的问题,也不愿自己的时间被剥夺,何况别人还戴着“为你好”的美丽面具。

尤其情绪修复偏差一旦与罪恶感相结合,极可能引发强烈的致命效应。当人们开始良心不安,假设自己也是造成对方负面情绪的原因之一时,就更难以接受对方的拒绝了。

罪恶感事实上是最痛苦不堪的情绪之一,心中自然千方百计想摆脱它,此乃人性。因此苦于愧疚感者帮助他人的意愿也较高,虽然受帮助的人可能和引发愧疚感的源头根本毫不相干。如同心理学家丹尼斯.黎根(Dennis T. Regan)及团队的研究结果,其中的受试者以为自己弄坏了照相机,事后购物时也愿意帮助陌生人捡拾购物袋翻覆的散落物品。


图片|Photo by David Veksler on Unsplash

实验:罪恶感与购物中心的助人行为

黎根及其团队藉购物中心的一项实地实验,研究罪恶感对助人行为的效应:研究主持人藉口请求偶然经过的路人帮忙拍照,并将照相机交予其手,不过照相机无法运作。

其中一半(非自愿)的受试者完全不知所措,但被告知罪不在他们,相机毕竟极为老旧,不时“闹罢工”;另一半则遭受指责,谎称他们弄坏了相机,欲藉此唤起受试者的自责心。果不其然,受试者似乎在“罪恶条件”下产生急欲弥补的心理需求。

数分钟后,受试者见到一名年轻女子(实际上是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购物袋翻覆,导致物品散落一地。被告知相机坏掉罪不在他的那一半受试者宛如毫无助人的心理需求,二十人中的十七人均绕过年轻女子而行;反之,处于“罪恶条件”下的另一半,却大多主动帮助女子捡拾掉落的物品。

此处同样出现情绪修复的需求——心生愧疚的人急于摆脱负面感觉,自然会利用下一个最适当的机会,藉由善举以洗刷遭诬陷的罪恶感。

因此,自任何地方招来的罪恶感反而能为他人带来正面效应,从我们急性的助人心理需求中获益。

反之,倘若正巧此时无意寻求协助的对方还必须帮忙修复我们的情绪,情况便有云壤之别了。被我们相中的协助对象每每拒绝接受不请自来的帮助,导致冲突扩大,犹如沙宾娜和约克的例子。这个思考陷阱的潜伏危机是,沙宾娜难以透视自己行为的问题症结所在——她好意帮助约克抒发心事,有何不妥?

延伸阅读:2 万人抽样揭露“幸福夫妻”条件:所谓婚姻,是成为能分享快乐与悲伤的我们

情绪修复偏差不仅发生在伴侣关系中,它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只要是彼此重视的人们,由于一方的退缩造成另一方不快的感觉——我们无法忍受被拒绝,因此急欲修复自己的情绪。

珊德拉亦然,由于她说了一句未经大脑的笨话,让好友妮可相当受伤。其实并非什么大事,妮可也不想再继续搅和冲突,她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可是珊德拉偏不接受——她要立刻修复她的情绪、要闺密保证一切都没事,于是绞尽脑汁,以各种藉口用简讯轰炸妮可:“祝妳今天看牙医一切顺利”、“阳光多么璀璨的傍晚,不由得想起我们一同散步的闲情”。珊德拉不放弃能得到闺密回覆的希望,让她感觉好过一些。

不过妮可还需要时间,无关痛痒的简讯不断涌来令她烦躁,也迫使她一再想起那次的冲突。她愈保持缄默,珊德拉的痛苦就愈无止境,非得挣脱负面的感觉不可。“为什么她要让我这样坐立不安?我明知她也在等待我们一起重新踏出家门。”

她的判断是错的。妮可确实想要安静,一次次修补关系的尝试,只会更拉长伤口复原和再次欣然见到珊德拉的时间。

结论是:情绪修复偏差是一种陷阱四伏的心态,让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别扭,无端演变成真正的冲突。急欲甩掉负面情绪的心理需求,促使我们经常采取一些事后反悔的行动,因为它会造成非我初衷(重新接近对方)的反效果。

另外,情绪修复的需求也经常受他人利用,譬如积极说服我们为他关切的事进行捐献,因此故意事先引起我们的良心不安。心怀内疚的人,便有极大的需求要修复他的负面情绪,容易做出不符原先意志的非理性行为。


图片|Photo by TwoZic Lab on PIXTA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这种思考偏差的受害者呢?

不妨拿日常生活做为训练环境,并自行观察:

  • 你不时从事修复自我情绪的行为吗?
  • 成功的机率多高?
  • 想要修复的感觉从何而来?
  • 这真是你发自内心的恶劣感觉吗?或是听信他人游说而来?也许是我从他人身上猜测而来的感觉?
  • 只因伴侣一副情绪不佳的样子,我就一定要有负面感觉吗?

能做到不再将假想的他人负面情绪变成自己的,自然就能破坏情绪修复偏差的地基,因为没有坏心情的地方,便没什么好修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