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被拒绝时,怎么办?心理学家教你认识这个“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愿你我都能透过这层认识,而后迎来美妙的“顿悟时刻”(Aha-Moment)。

克拉拉下班回到家,累得像条狗,急需一杯咖啡和几句鼓励的话,最好再来段足部按摩。“我现在来煮两杯咖啡吧。”她对男友杨喊道,迫不及待想跟他诉苦,抱怨办公室疲劳的一天还有老板的压力。不过,杨似乎忙着看手机,现在不想喝咖啡,只简单回了一句“不要,谢谢”。

克拉拉彷佛被迎面挥来一巴掌,感到很受伤:他怎么不想想她现在有多需要他。克拉拉完全没考虑到,他五分钟前才喝了咖啡,好不容易打起精神,准备处理一堆恼人的转帐工作。光一个“不”字,她无法接受。杨惹来满满一卡车克拉拉的责备:“太好了,以前我煮咖啡你总是欣然答应;现在你只想一人独处,可见得我对你有多重要。”

他的粗鲁回答一点也不意外:“哈啰?妳吃错药啦?我现在正好不想喝咖啡,犯法了吗?等妳情绪稳定再过来吧。”

这下搞砸了,克拉拉的表现把所有能让杨坐到身边和她聊天(没有咖啡亦可)的先决条件都破坏无遗,气氛已经弄僵,克拉拉更难以从杨的身上得到原本迫切需要的关注。她现在的确有理由感觉自己被拒绝了,这是一种自我应验预言(Selbsterfüllende Prophezeihung),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Zurückweisungsfalle)。


图片|Photo by Kat Stokes on Unsplash

你很可能出于个人经验对上述行为模式感觉似曾相识,这若非来自伴侣关系,就是从职场或朋友圈而来,他们分别扮演其中一个或另一个角色:

一再感到被拒绝,伴随着每个拒绝而更加沮丧;或遭受对方非理性的指责,直至忍无可忍,当真做出拒绝反应。凡是遇见如克拉拉这样的人,大家的确只想逃开。

心理学研究相当瞭解克拉拉等人的行为,以及从中造成的恶性循环:我们渴望他人的关注,不知为何,对方却无法彻底满足你的愿望,因此感到被拒绝。

更棘手的是,这单一的负面经验将对我们未来的行为产生负面作用,未来的我们对拒绝的潜在迹象变得格外敏感,即使对方的中性行为也被我们诠释成拒绝。心中的不安情绪加剧,我们越发感到不确定,向对方更需索无度。对方感觉被逼上梁山,在压力下除了更加激烈争取自由空间外,别无他法。

这是一种走入绝路的处境,在要求亲密与感受被拒之间徘徊的恶性循环。


图片|商周出版 提供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心理学家洁拉汀.道妮(Geraldine Downey)及其团队,也针对这类受拒的敏感度以及实际拒绝之间的不幸连环爆做相关研究。他们持续陪同观察夫妻伴侣数星期,伴侣们以日志记录自己的感觉及行为,结果清楚发现双方面对拒绝的强烈差异,亦即所谓的个性化拒绝敏感度。

对拒绝敏感度高者,表现出一个毒害的行为模式:他们透过生活环境已事先预料到拒绝,并伺机等待一个能将对方行为解释成拒绝的作为。如克拉拉这般对拒绝敏感度高者,一杯被拒的咖啡竟成为反对两人关系的行动。

他们着实反应过度,以斥责罪过逼迫对方,也挑衅对方真如她先前所料、做出拒绝。因此,其中一方的拒绝敏感度长期居高不下,便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破坏殆尽。

类似结果也出现在道妮及其团队的研究中。首批研究一年后,学者们再度联络受试者,想获知哪些伴侣还在一起。最初的五十三对中,有十五对分手,约三分之一。事实上,分手机率可由受试者当初的日记预测出来:分手者一年前的日记就记录了较多的不满意,兴起分手念头的频率也高于那些仍维持关系的受试男女。

此外,分手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对拒绝的反应。两性关系中出现冲突争吵乃家常便饭,至于事后是否先出现分手念头,至少从女性的研究抽样中发现是取决于对拒绝的敏感度——拒绝敏感度低的女性,较不会受到与伴侣的冲突而动摇。

推荐阅读:判断“是否分手”的 15 道命题:你们的对话里,是否充满了我们?

当然吵架是不愉快的,但整体说来,它不会成为关系的威胁。

我们可以想像脑中有两个分开的抽屉,一个装着冲突与此刻对另一半的满腔愤怒,另一个则装着关系与笃信两人的关系基础是幸福与满意的把握。

拒绝敏感度高的人,会将全部感受都纳入同一个抽屉;他们认为意见相左,无论议题为何均等同于拒绝他本人。当别人持不同意见,他就将其翻译成“你不要我”;一旦发生争执,整个世界形同崩溃,这段关系彷佛迅速失去意义。

不仅男女关系,友情或同事关系中亦常出现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这对双方都是一种痛苦及伤害。遭拒者苦陷于孤独与被抛弃的感觉中,另一方此时只有做错的份,因为对方过度敏感,正常的行为几无效用,不论什么行为均无法满足对方的需求。

可是,我们如何才能不陷入被拒绝的思考陷阱呢?万一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又该如何跳出这个陷阱呢?

摆脱这个思想陷阱的一把重要钥匙,通常是视角审视。

身为“被拒绝者”的我们,最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待事情,检视我们是否有必要感到如此受伤,或者我们是否在要求对方有预言的能力,因而将他诱至一个能伤害我们的位置。

但问题是——难道对方是存心想熄灭我们的重要愿望吗?或者我们其实并未将愿望清楚表达出来?倘若克拉拉认为对杨述说她的一天很重要,就应明白告诉他;假如她只问他是否要咖啡,他自然无从瞭解她的愿望。

毫无疑问,对方也可能真心拒绝我们;无论有没有泡咖啡,现在都不想听我们说,只是一味推托敷衍。这虽教人伤心,但若能保持自律,对抗当下的负面感觉、克制怒火,会是比较聪明的做法。

要让自己明白,其他做法只会更伤害自己,离原本希望得到他人重视、获得关爱的目标愈来愈远。对方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要求或施压便迎合,只有当他认为与我们相处能自在愉快时才会呼应,可惜你的要求与需要一点都不具吸引力。

同场加映:总是为相同的事吵架?关系功课:试着理解对方情绪背后的“需求”

或许你现在会想,这话说的比唱的好听;当我内心需求强烈时,怎么克制得住?的确谈何容易。再说,不具个人独特性的策略性行为,也无法为任何一种关系建立良好的基础,长期下来又太劳心费力。

较有帮助的是,实际降低自己对他人的需求感,重新营造受欢迎的乐观心态。你不妨戴上心灵的反向眼镜,突破恶性循环,并避免刻意去寻找对方拒绝你的蛛丝马迹(起码持续一天),而是期待等候欢迎的征兆。感觉自己在一段关系中受欢迎的人,要求亲密与关注的欲望自然也就降低了。


图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至于扮演被对方设想成“拒绝别人”的那一方,该如何才能气定神闲地反应呢?

至少由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疯狂”的行为就有帮助。只因为我现在不想喝咖啡就上演一出闹剧?乍听之下虽莫名其妙,对方却不见得是愚蠢或疯了,他只不过正好处在一个大脑错误诠释他人行为的状态罢了。

给他一个谨慎婉转的提醒,即可缓和紧张气氛,但最好避免冗长的细节讨论,否则只会让冲突尖锐化,甚至增强对方的“幻觉”与被拒的感觉。

认识这个“被拒千里的思考陷阱”,对双方都是重要的第一步,被拒绝者通常只需透过这层认识便可逃离陷阱。在所谓的顿悟时刻(Aha-Moment),我们突然领悟到是自己在挑衅拒绝,而非身旁的人。这样一来,即使对方口吐一个“不”字,我们也能潇洒面对——那么两杯咖啡都我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