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创办人张玮轩与曾宝仪对谈,因亲人离世、人生低潮而起,曾宝仪开始了一段叩问生命,追逐自我的过程。如今曾宝仪的恰如其分,是懂得不再用力过猛,不再迎合他人期待,不再妥协委屈,恰如其分地归于中心,成为自己。

“当年我的勇气来自于无知与好奇,想要向外探索。但我现在,更多的是臣服与相信,我臣服于命运会带我去的地方,相信我的生命带给我的礼物。”

1995 年进入影视圈,1999 年发行个人专辑,2021 年曾宝仪带着新书《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你自己》来到访问间,与女人迷创办人张玮轩对谈。

近 30 个年头,从歌手、主持人、纪录片制作人到作家,曾宝仪以不同角色为触角,触摸世界也探索自己。回望书写这本书的起点,她有感而发,伤痛带来疑问,疑问会领你遇见藏于平凡的礼物,不必索求,只要向前,只需臣服,然后见证发生。如同蒋勋在宝仪新书中为她写的一段序:

是的,有风起云涌的时候,有风停树静的时候,生命无常,修行或许就是恰如其分通过那一次一次的无常吧⋯⋯看到风停、雨止、山静、云闲,知道一切无常也都会平安。宝仪平安⋯⋯。

因为臣服所以谦卑,因为相信所以顺应,如今曾宝仪的恰如其分,是懂得不再用力过猛,不再迎合他人期待,不再妥协委屈,恰如其分地归于中心,成为自己。

邀请你,好好地成为自己

向外探索,到静心内观,曾宝仪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是流动的,她认为,生命本身就是学习,“遇到什么事,其实都是让我再往前走一点,再靠近自己,接纳自己、放过自己一点。”

她分享有次参加静心冥想的体验,“冥想时我肚子突然非常痛,痛到在地上打滚,过了一段时间,感觉消散。我问老师,为什么我的肚子那么痛?他说很有可能是工作性质的关系。我是主持人,可能有时需要说些言不由衷、勉强自己的话。而那些压力都存在我的身体。”

有趣的是,梵文中“健康”写做 swasthya,这个字的意思是“成为自己”,揭示身体与自我状态的连结。

那次体验让曾宝仪明白,她认为的包容得体,最终是身体在承受。从此,她对自己承诺,要对身体负责,不再勉强自己,她生命的每时每刻,都要回到自己的中心。

在恒常地变中寻求不变:回到自己生命的中心

与宝仪谈话间,她有时抛掷,有时归纳自己对生命的反思,诚恳地去看生命将要她经验什么、学习什么。

玮轩不禁好奇,她渴望透过自己的经历,带给他人什么讯息?

宝仪没有迟疑,直爽地说:“《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你自己》的书名其实很像是一个疑问句,让你去思考,什么是自己?你有成为你自己吗?当这本书名进入你生命的时候,就是邀请你,好好成为你自己。”

玮轩接续着宝仪的回答,提到近年来许多以“爱自己”、“忠于自己”、“成为自己”为主题的书籍频繁出现,然而很多人会对“做自己”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是庸人自扰的伪命题。

面对这样的声音,曾宝仪浅浅一笑,说几天前,才有读者给了她答案。

“读者告诉我,他之前一直对成为自己、爱自己很反感。但当他的生命遇到疑问,工作遇到困境时,他才发现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没有真正了解自己,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

宝仪延伸谈到,2020 年其实是个让大家停下、检视自己的一年。当习以为常的生活突然颠覆,原先计画被迫停滞,新闻里死亡人数不断飙升,许多人经历着没有尽头的分离与等待。

“我们常说,等疫情过去生活就会正常。其实正常这件事并不存在,我们每天都在调整,都在往前。”对宝仪而言,2020 年完成这本书,即是对此刻生命阶段一次深深地回看,期许自己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保有初心,每一次远行过后,我还是能如如不动地回到自己的中心,找到平心静气的方法、打造安置自己的空间。

“期待我们都能有如台风眼一般,当世界狂风暴雨,我们仍能维持自己心灵的平静。这是我一路上的追寻,而这本书仅是暂时性的结果。”

曾宝仪说,希望透过自己的分享,使每个人都能在不断变动的世界里,找到一个不动的归处,那里无风无雨,阳光普照。

你不只是某某某的谁,你有自己的名字

探寻内心时,懂得“自我觉察”是关键因素,但该怎么做?

宝仪解释,在阅读这本书时,就有很多自我觉察的练习,“当你觉察到自己的委屈,当你有防卫心,要去想是什么在心里卡住了?是别人说的话让你不舒服?还是你自己在跟自己闹别扭?”明白意识、情绪从何而来,就是觉察的第一步。

觉察除了向外,向内观看、整理也很重要。

宝仪用新生儿比喻每个人来到这世上的初始状态:跳跃、热情、充满活力。

慢慢地,有些人会往我们的背包装东西,期待、标签、价值观等等,“我觉得到某个年纪,你要试着卸下背包的行囊,去检视哪些东西不合时宜,会替自己带来痛苦,把它拿下来。当你不再背负他人加诸于你的东西后,那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如同我们谈,怎么成为最好的女儿、父母,曾宝仪直言,“哪有最好的女儿。其实很多事都是一体两面,标准是彼此的煎熬。你的父母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名字,他们不是某某某的爸妈。你也是,你有自己的名字,而你要做的就是好好找到你的名字,靠近你名字的中心点,不要用某某某的谁,去限制自己。”

若你对自己有要求,委屈了,背负了太沈重的行囊,曾宝仪温柔地告诉你:其实你可以把它放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伤痛会带来问句,追寻答案的过程就是祝福

曾宝仪之所以开始这段叩问生命、靠近自己的旅程,始于爷爷的离世。

死亡起初带给她的只有伤痛,“可是也因为那个伤痛,带来了很多的问句。比方说,他去了哪里?我们还会再相见吗?人类最后到哪去?这个追寻突然进入了人生大哉问,而其实,这追寻的过程,就是一个祝福。所以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我这本书,一切的追寻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经过一两年的追寻,再谈起爷爷离世,曾宝仪语气里没有哀伤,反而有种开阔的温柔。

伤痛会带来问句,而我们终会明白,这一路的追寻,本身就是答案,本身就是礼物。

在《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你自己》的后记中,曾宝仪写下:

生而为人,我很幸运,也很开心。

主持人、作家曾宝仪

玮轩说,自己看到那句话,有很多感动,其实生而为人,多难。

“其实生而为人,虽然有很多辛苦与不易,但人生总是一体两面。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不容易,怎么会见到自己是被深深祝福的?怎么会明白自己是被宇宙爱着的?怎么会了解原来存在就是所有的答案?我们就是为了明白,什么是生命中的甜,才投身为人,我觉得那就是最美好的事。”

宝仪说,或许空想生命的意义,是没有答案的,只有认真去活,才会在活的过程中逐渐知晓。

世间常雨,然而在阳光明媚之处,必有属于你的彩虹。

专访后记

宝仪在这场专访中,不断提到回到“中心”的概念。

当庄子谈“无用之用,无用才是大用”时,这里的“无用”,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舍弃世俗给的标准,在自在自得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当奥修谈“坐在禅里”时,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坐,就只是去享受坐着,不做任何事的片刻,每个片刻,保持安然地跟自己在一起,不试图改善,不刻意培养。 

什么是你的中心?你的本核?这是曾宝仪想透过这本书抛出的问句,而你追寻的过程,就是她给的祝福,以及你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