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停下来想想,你有无时无刻“活在当下”吗?你是否常常烦忧过去发生的事、担心未来可能遇见困难?是否也因此错过许多眼前的美好?现在,让我们试着把专注力放在“当下”。

二〇一〇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展览,名为“艺术家在场”(The Artist Is Present)。

这场展览是为了回顾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四十年的创作生涯,光是名称便已预示这是场不同凡响的演出。想当然耳,玛莉娜会以某种方式在场。

不过,没有人认为她真的会全程在场。

毕竟,怎么可能有人能在椅子上坐七十九天,总计七百五十个小时,与一千五百四十五个陌生人四目相对,却全程静默,保持不动,从头到尾不分神,甚至不去洗手间,而且没有助手?她真的想做这种事?她做得到吗?

有人去问她的前男友兼搭档乌雷(Ulay):她真的会这样做吗?他说:“我对此没有任何想法,有的只是敬佩。”

这场演出简单直白:六十三岁的玛莉娜编起长发,披到肩上,走进空荡的展间,坐上一张硬梆梆的木头椅,凝视坐在对面的人,如此而已。前后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她与一个又一个参观者对望,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一天又是一天。每次对视结束,她总垂下目光,集中精神,再重新凝视下一张脸。

玛莉娜说这场演出的主旨是:“清空自己,让自己能切切实实在场,在此时此地,在当下。”


图片|The Artist is Present.

“在当下”真的那么难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与她对望过的观众,绝不会问这种问题。对有幸亲身体验这场演出的人来说,这简直有如宗教经验。

见到一个人全然活在当下已属难得;感受到对方全神贯注于你,把精神全都放在你身上,彷佛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更是稀罕;何况她这么专注,维持了这么久。

很多观众掉下眼泪。每个都说,排队几个小时是值得的。那就像看着某种镜子,从中第一次感受自己的生命。

请想想看:只要玛莉娜稍微闪神,只要她开始发呆,坐她对面的人马上感觉得出她心不在焉。要是她心思放得太缓,身体放得太松,她可能会睡着。

延伸阅读:你都没在听!有没有用心倾听,对方都知道

如果她不抵抗常人皆有的生理感觉——饥饿、不适、酸痛、想上洗手间等等——她不可能不动或起身。而她一旦开始想还要演出多久,时间会缓慢到难以忍受。

可是,她以僧侣般的自律、战士般的力量,摒除所有杂念,心无旁骛地活在此时此刻。她必须凝神当下,她必须全心关注与她面对面的人,而对方分享的经验,必须是她此刻最在意的事。

“大家不懂:最难做的事其实是几乎不算回事的事。”阿布拉莫维奇谈这场演出时说:“这需要你完全投入⋯⋯你无可逃避,只能倚靠自己。”

活在当下需要我们全力以赴,绝非不算回事。相反地,这也许是世上最困难的事。

站上讲台准备演讲的时候,我们的心思往往不在眼前的任务,而在听众对我们的观感。

这怎么可能不影响我们的表现呢?面对危机时也是一样,我们想个不停的往往不是怎么处理,而是“怎么这么不合理”、“为什么老是发生这种鸟事”、“怎么可能行不通”,在我们最需要稳定情绪、专注心神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老是在不必要的地方发泄情绪、虚掷精神?

即使夜深人静,我们想的还是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算美景当前,我们想到的不是好好欣赏,而是赶快把它拍下来。

我们不在当下⋯⋯所以我们不断错过。错过生命。错过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错过看见眼前的东西。

同场加映:真正的做自己,是拿掉社会角色与职场头衔,还知道自己是谁

很多排队想看玛莉娜演出的人,也流露出这种倾向。大门一开,他们就忙不迭地直奔玛莉娜的展间,匆匆略过她创作生涯中同样令人惊艳的其他作品,只因为他们想尽快看见“最特别的”那个。

排队的时候,他们从头到尾躁动不安,不断聊天,设法消磨时间。有的人开始打盹,靠在彼此身上。有的人拿出手机看看,放回去⋯⋯再拿出来。

有的人开始计画轮到自己时要做什么,天马行空地想到时候会是什么场面。有些人偷偷盘算耍些小噱头,巴望自己能红个十五秒钟。

在这段时间,他们错过了多少平凡的惊喜?

这让你不得不好奇:在他们体验过玛莉娜的演出、见识过真正活在当下之后,在他们感到心灵得到升华、步出美术馆之后,回到纽约街头的他们,是否能重新感受这座都市丛林的活力?

或者更可能是这样:他们马上陷入忙碌的生活,变回那个满是分心、焦虑、幻想、不安和自负的自己?简单来说:他们会不会变回大家平常大多数时候的样子?

我们往往没有活在此刻。事实上,我们经常巴不得摆脱当下,用思绪、忙碌、聊天、担忧、回忆、期望等来塞满它。为了让自己不感无聊,我们甘愿花几万块钱买支手机摆在口袋。我们报名参加一大堆活动、给自己揽一堆事、拚命赚钱或追求成就,天真地以为这样就能得到幸福。

托尔斯泰(Tolstoy)悟出过一件事:爱不可能存在于未来,只有当下的爱是真实的爱。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个道理几乎适用一切,我们想的、做的和感受到的基本上都是如此。

在最重要的比赛里,最好的运动员一定全然活在当下。心身合一,化入此刻。

切记:成就、条理、慧见、幸福和平静都不在未来,它们只在此刻。


图片|Photo by nine koepfer on Unsplash

你会喜欢:“早知道就该那样⋯⋯”5 个放过自己的冥想练习:关注自己、接纳情绪

“此刻”指的不是一刻钟或九百秒。真正的此刻是我们选择存在的当下,不恋过去,不贪未来。真正的此刻有多长,取决于我们能不念往事、不忧未来或不盼他日多久。此刻可以是几分钟,也可以是一个早上,甚至是一年―只要你能活在当下那么久。

如作家萝拉.英格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所说:现在就是现在。它绝不会变成别的东西。牢牢抓住它!

面对困境或机会的时候,哪个人本事大到能漫不经心随意回应?哪种交情深厚到经得起相处时心不在焉的考验?谁敢笃定一定有下次,所以这次可以放心大胆错过?我们在后悔过去和担忧未来上浪费的精力愈少,就有愈多精力能用在眼前的事。

我们要学着像艺术家一样看世界:在别的人对周遭事物视若无睹时,艺术家真的在看。他们全神贯注,谛观禽鸟飞的方式、陌生人拿叉子的方式,还有母亲凝视孩子的方式。他们不罣碍明天,只深思如何捕捉和传递这份经验。

艺术家活在当下。是这份沉静造就他们的才华。

此刻经验的当下是礼赠(所以“Present”既指“当下”,也指“礼物”)。即使当下如千斤重担,不堪负荷,我们也只有这个当下。所以,就让我们培养安住当下的能力,以我们拥有的一切,感激当下的丰美。

别因为此刻跟你期待的不完全一样,就嫌它艰苦或无聊,迳自逃避。别因为你不安或羞怯,就虚掷美好的此刻。尽你所能运用你的遭遇,活出生命所有可能。这就是卓越,这就是当下的潜能。

禅修时,师父总教弟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吸,吐。吸,吐。在运动场上,教练也总强调“过程”(Process)——这场比赛,这次训练,这个动作。这不只是因为当下极其重要,也是因为要是你心不在焉,你绝对无法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设法让自己活在当下,能让我们过得更好。耶稣要门徒别为明天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换个方式说就是:你们现在已经有很多事该做了。

把注意力放在它上头,不论它多小或多不重要。展现出你现在能展现的最好一面。别理会闲言闲语。别拖延,别把事情不必要地复杂化。专注此刻,完全投入。

活在当下。

就算你以前做不到,也没关系。

这正是当下的美妙之处——它会不断出现,让你再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