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对多元性别越来越友善,以及商业媒体的影响,作者观察,许多男同志的语汇,逐渐泛 BL 化,而 BL 对同志圈与同志文本将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文|Cocome

前阵子在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这部电影后,我最有感的不是剧情的编排,而是入场时身旁异性恋情侣的对话。

有一位异女看到 Birdy 跟着阿汉到马公那幕时,就对身旁男友说:“唉,这幕真的超级 BL 的!”还有明显散发“腐女同好”气场的几位女生在看到某几幕时从嘴角泄漏出的笑声,及“这根本是在卖肉!”的低语。

这些观众的反应,让我想到去年(2020)台湾国际酷儿影展所挑选的《性的剧药:开发成淫荡不已的身体》这部改编自 BL 漫画的电影上映时,身旁腐女朋友揪人去看的情景以及影展脸书下方的留言,从用字遣词皆可以看到“腐”的凿痕存在。

然而,这类男同志电影被观众“泛 BL”称呼或是用 BL 词汇来描述剧情、演员互动的现象,以及酷儿影展将 BL 作品纳入选片的作法,也让某些同志、腐女想做出区分以避免名词的误用和滥用,例如《刻》这部我就看到有男同志友人提到不应该把它等同于 BL 来看待。

因此问题来了,BL 在台湾是如何从数十年前的“次”文化甚至被贬抑和隐藏的文本,晋升为大量进入媒体场域的主流文化?又,BL 对同志圈与同志文本造成什么影响?


图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剧照

延伸阅读:BL 剧热度直逼半泽直树!解析日剧《如果 30 岁还是处男似乎就能成为魔法师》

从语汇使用变化看“泛 BL 化”现象

如同占星学的“水逆(水星逆行)”概念,在传媒影响下,今日大众将遇到所有日常生活中不顺遂的事情,开始随口用“水逆”作为代称。

此时的“水逆”已经脱离原本占星学里“水星所象征的沟通、文字、讯息传递、短程旅行等事物会在逆行期间产生延宕或挑战”的定义,而转变成“人们遇到不顺遂时的罪魁祸首代称词”。

沿着这脉络来看,随着 BL 被愈来愈多大众所知晓,原本 BL 所指称的“以女性为中心,从女性观点所创作的男性间同性爱文本”定义,将随着传媒、群众的传播而逐渐片面简化成“只要是男男都可以被泛称为 BL”所取代,由此,BL 将脱离原本的脉络,并融合甚至覆盖男同志圈的用语,逐渐成为泛 BL 化时代下大众描述“男男恋文本”的主要代称词汇。

如同前文笔者在电影院所经历的现象般,对许多阅听人来说(特别是年轻世代),他们可能不曾或甚少看过男同志文学或电影的相关作品,却在求学过程和同侪互动时听闻或得知 BL 文本的存在,甚至在今日校园的教育现场,BL 也逐渐成为他们提到“男男恋”时的首选代称词。

这些背景知识和过往经验,让他们往后看到只要有描绘“男男恋”甚至只是暧昧搞笑似的男性间互动,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可能不是 Gay、男同志、基或是甲甲,而是 BL 以及攻受等词汇,而促成这种语汇使用变化的,便是这几十年来台湾整体大环境性别友善度的提升及主流媒体推波助澜的推广 BL 所致。

大环境的性别友善与商业导向媒体的推波助澜

促成当今台湾泛 BL 化现象的,是多方群体(同志族群、腐圈、传媒与出版社、片商与代理商、台湾整体大环境的性平进展)有意与无意之间呼应而成。以威秀影城为 2020 台北同志游行所办的《彩虹电影节》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在众多的同志电影中,将明显是 BL 的文本(《Given》与《海边的异邦人》)列为片单,虽然众所皆知厂商是基于商业利益来举办这场呼应游行的活动,但将 BL 电影与男同志电影同框并命名为《彩虹电影节》,可以说是今日泛 BL 化的明显表征与理所当然的安排。

威秀影城的安排意味着 BL 已经外溢至过往甚少接触的同志社运场域,并在资本主义市场下被片商视为一个新兴待开发的文类。此外,近几年来火红的各类 BL 影视作品,让台湾许多的片商、代理商与影音制作公司对这块领域跃跃欲试,甚至连以同志为主要受众的《GagaOOLala 》也意识到 BL 是个值得投入的领域,而开始代理和引进相关的作品。

有趣的是,数十年前当 BL 还是边缘文本甚至承受社会上的同性恋污名时,像是“妳们看的 BL,不就是男同性恋?很恶心耶!”或是父母对女儿说的“妳看这些漫画可以,但不可以给我搞同性恋。”

这类带有恐同指责的说法在今日逐渐开放的社会下,随着进入主流影视的 BL 作品愈来愈多,造成泛 BL 化的同时也“反客为主”成为将“男同志文本泛 BL 化”的渠道,进而取代过往“Gay”与“男同志”变成主流社会指认“男男恋”的代称名词。 

Gay 文本的局限性与 BL 文本的多元性

在过往,只有少数的男同志文本能够藉由主流媒体被社会大众给看见,像是《孽子》、《囍宴》、《断背山》等同志文学与同志电影,其它现存的各类男同志文本大都是“GayForGay”所生产的情欲文本,而且大多仅止于在男同志圈内流通,例如Gay 漫、Gay 片等。

不论是走社会写实路线抑或是专注在情欲描绘上,都可以看到男同志文本无可避免的背负身分认同的包袱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现实扣连感。

这种以“Gay 的身分认同:我是男生,我只能也只爱男生”为文本主旋律架构的叙事方式,让主流社会的异性恋成员不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其文本的流行与畅销性,相较之下 BL 文本就有更大的弹性与多元性,套句腐女所说的“BL 是描绘两个人相爱的故事,只是这两个人刚好都是男人”。

这种跳脱身分认同的做法让 BL 与现实社会里的男同志处境保有一定距离,并形塑出它特有的叙事结构和角色设定,在这条件下它可以有选择权去决定是否要“走社会写实路线”、“维持 BL 的幻想/妄想风格”或是两者兼具,而不像男同志文本必须处处受到身分认同和社会现实而局限文本的叙事模式。

此外,腐圈原本的受众加上 BL 强调从女性观点描绘的亲密关系叙事模式,在大众流行文本中更容易引起广大的女性群众的共鸣与欢迎,这些基底与优势让 BL 比过往的男同志文本更符合大众所喜爱的“男男恋口味”。

同场加映:【腐女科普】BL、超越二次元!只要有爱就可以的腐文化

当同志圈也开始 BL 化

如果主流社会的影音文本有泛 BL 化的趋势,那么同志族群又会受到什么影响?以 Surge 这款圈内知名的男同志交友 APP 为例,进入资料设定画面时,居然发现性角色选项出现的是 BL 专用的词汇“攻/受/攻受兼备”来取代过往 Gay 圈的 1 号(Top)、0 号(Bottom)和不分(Vers)的概念。


图片|作者提供

对于大部分男同志而言,性角色是撰写个人资料档案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意味使用该交友软体的男同志看到这介面时都必须能理解攻=1 号、受=0 号、攻受兼备=不分的概念,否则在性角色栏位上便无法填答。

这种转译能力除了意味男同志圈已经广泛知道这些字词所代表的概念外,软体设计公司用攻、受这些源自 BL 的用词取代原本过往男同志在用的性角色词汇,更代表 BL 的概念已经被同志圈广为接受、使用并成为标签类属的一部分。

而在女同志圈,笔者也有圈内朋友提到年轻一代的女同志会用攻、受的概念来描绘自身在性行为时的偏好,例如用 60% 攻 40% 受来表示自己偏好在性行为当“攻”方。

从上述这些迹象可以看到,当 BL 逐渐成为台面上的主流文本,许多年轻一代的同志开始用源自 BL 的词汇及文本来建构自己的身分认同与角色标签,凡此种种皆反应了现实社会里看似“元祖同性爱”的同志们,也会从女性幻想而生的 BL 文本里挪用自身所需要的资源来建立自我认同。

下篇:性别观察|BL 文本对性平运动的影响?以浪漫的方式诉说,同性相爱是一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