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当选第 29 届中研院院士的余淑美,以水稻基因研究享誉国际,成就包括:全世界利用农杆菌转殖水稻基因的第一人、建置“台湾水稻突变种原库”、探讨植物缺糖或缺氧等抗逆境发育的分子机制⋯⋯,欧美日等国际专利更达二十多项,让台湾水稻研究在国际舞台绽放光采!一起来聆听“水稻教母”余淑美院士的故事。

采访编辑|张容瑱。美术编辑|林洵安

“这是真的植物,看不出来吧?”余淑美指着办公桌角落生长旺盛的鳞毛蕨盆栽,自豪地说:“很多人都以为是假的,你看我养得多漂亮!”

她是中研院院士,撑起台湾水稻基因研究的一片天,让台湾水稻研究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又发热。但一说起自己养的植物,眼底仍闪烁如孩童般热情光芒。

余淑美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务农,童年总在稻田间奔跑嬉戏,对于水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稻田一年四季有丰富的变化,看到一片一片的稻田就非常愉快。”现在,水稻更成了她一辈子研究的对象。


余淑美,中央研究院院士、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以研究水稻基因而闻名,在学界素有“水稻教母”之誉。图片来源|余淑美

父爱灌溉,成就不凡

1952 年次的余淑美,出生于台中乡间。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传统家庭认为女孩子没必要接受教育,早点工作赚钱才实际,更何况她是家中的长女,打七岁起就要帮忙母亲照顾弟妹,包办所有家事,还得挑菜到街上叫卖,贴补家用。

但余淑美成绩一直很好,国中毕业后,同时考上了北一女和台北商专。但顾家的她暗自打算:“如果念商专,毕业之后很快就能找到工作吧。”一心想帮忙分担家计的余淑美打算选择商专,放弃高中。


余淑美(右一)小学六年级与弟妹合照。她是家中的长女,打七岁起就要帮忙母亲照顾弟妹,包办所有家事。图片来源|余淑美

所幸,余淑美的父亲认为不管男生女生,受教育都很重要。虽然他承担着一家七口的生活重担,却鼓励她:“既然考上北一女,为什么不去念,将来好考大学?”

在父母亲的支持下,余淑美自己也争气,成为全家族第一个读大学的人,余爸爸实为台湾水稻基因研究埋下关键种子。

踏入分子生物新世界

但在研究水稻基因前,余淑美其实是一位植物病虫害学家,直到博士班毕业后才毅然“转行”。

在台湾中兴大学完成大学和硕士学业之后,余淑美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此行为她开启国际级的研究眼界。1984 年,她博班毕业,正值分子生物学兴起,余淑美洞察这是将来的主流趋势,毅然决然从传统植物病理学“转行”到分子生物学。

但这一转,她几乎整个打掉重练!余淑美来到纽约冷泉港实验室以及罗彻斯特大学生物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最简单的分生技术学起,一步一脚印,缓缓走进分子生物学的新世界。

1988 年,她加入康乃尔大学吴瑞教授的研究团队,正式开始三十年的水稻基因研究长征。吴瑞教授的实验室是当时全世界水稻分生研究的第一把交椅,发展出利用基因枪转殖水稻的技术,启蒙余淑美在水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向,直到如今。


吴瑞教授(1928~2008 年)是中研院第 14 届院士,于 1989 年回台湾担任中研院分生所筹备处主任,1998 年也协助成立中研院生物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在的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照片来源|余淑美

延伸阅读:【小郁乱入专栏】科学家:忧郁其实是基因遗传

为什么要研究水稻基因?世界人口急速增加,耕地不增反减,再加上气候变迁,传统的作物杂交育种和栽种方式已经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只能靠基因转殖、农业生技才能喂饱全世界。

吴瑞院士致力于以基因转殖提升水稻抗逆境的能力、增加产量,造福家国世界,是余淑美心中的典范。

对抗粮食危机,水稻基因研究成为下一代农业科学的必然之路。

因此 1988 年底,当余淑美返台到中研院工作,仍以水稻基因为一生悬命的研究主题。

创立台湾水稻突变种原库

2000 年左右,由日本主导的“国际水稻基因体定序计画”已进行得差不多了(台湾负责第 5 条染色体的定序,主要由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负责),接下来研究的主流便是破解水稻的基因功能。

“以一本字典来比喻,先把所有的英文单字照字母次序排列起来,知道有 apple、book 这些字,但是还不知道这些字是什么意思,”余淑美解释:“接下来就是要注解出 book 是书、apple 是苹果,字典才算完成。”

基因定序,就是要把所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次序正确订出,如同在一条街上每间房子的门牌,每个基因都有一组“门牌号码”。

水稻基因定序后,接下来就要研究每个基因有什么功能,怎么运作,如何调控生物发育与行为。如此一来,水稻基因体这本“字典”才真正完成。

为此,余淑美说服当时的中研院院长李远哲及副院长陈长谦,争取经费和空间,劳心劳力整合国内各个单位,改良她与学生詹明才博士(现为中研院农生中心研究员)开发的农杆菌转殖技术,建立“台湾水稻突变种原库”。

这个种原库不但成为国际水稻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资源,提升了台湾农业生物科技的国际地位,她也因此获得盖兹基金会的青睐,获邀参与“国际 C4 水稻计画”。

同场加映:国际连线 Alyne Tamir:遇到恶评时记得,没有比你更成功的人,会来污辱你

成功的祕诀

回到台湾做研究三十多年以来,余淑美已找到二十多种让水稻抗逆境、提高产量的重要基因,成就斐然。

说到成功的祕诀,她认为:“每个人际遇不同,适合不同的工作。除了能力之外,要有兴趣,然后一定要努力,”她归纳说:“能力、兴趣加上努力,一定会成功。”

在努力打拚的时候,要用心、细心、有耐心,她叮咛说:“用心就是把心思聚焦在工作上,细心就是不能出错,耐心就是不怕困难。”

至于“性别”是否会造成限制?尤其孩子仍小的时候,她如何兼顾家庭与事业?

获颁最佳创意女科学家奖、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余淑美认为,首先归功于一位尊重她的专业、也能与她分工的先生——中研院分生所赵裕展研究员。余淑美笑着说:“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就是轮流回家照顾,让另一个可以进研究室工作。”

环顾四周,柜子上还摆着全家福照片,墙上挂着女儿小学时期的画作,抽屉里存放着一叠女儿儿时手绘、自己影印发行的刊物。一问到孩子,余淑美的骄傲溢于言表:“儿子现在在旧金山的 Google 当工程师,女儿在伦敦是微电影、3D 动画导演暨美术指导,还担任前年(2018 年)台湾金钟奖的视觉创意统筹⋯⋯”过去常常在研究室晃悠的一双儿女,如今已展翅高飞,开创自己的天地。


2018 年夏天,余淑美全家至加拿大与美国边境的小镇 Niagara-on-the-Lake 旅行,照片中为先生赵裕展(中)、儿子(左二)、女儿(左一)、媳妇(右一)。图片来源|余淑美

从辛苦的童年、异乡奋斗的青年、事业与家庭两头烧的中年,直到如今成就斐然,个中辛苦实难对外人尽言。最后,余淑美希望能以自己的例子来勉励女性学者,不要自我设限,务必专注在自己的目标上:

努力的时候,不要去想自己是女性,一切就是靠实力!

“水稻教母”余淑美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