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很难?实行“健康的自律”的人们,不会轻易陷入自我否定,而是可以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肯定自己的努力!

文|Celia、汁儿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相信许多人都希望,也尝试过让自己变得更自律。无论是想要实现某些自我提升的目标,还是想要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丰满的理想总是少不了自律属性的加持。

但现实往往瘦骨如柴。给自己精心制订了健身、看书、背单字等等计画,咬牙努力坚持,结果一个不小心,就又被懒惰“打回原形”。比如:

  • 明明下定决心要控制饮食,看到垃圾食品还是忍不住“真香”
  • 计画今天要学的网课还没看完,却沉迷刷剧停不下来
  • 朋友圈刚发完“今天我一定要早睡”,刷着手机又到了凌晨 3 点
  • 买了跑鞋和瑜伽垫,没用几次,就放在角落里吃灰了
  • ⋯⋯

为什么克服懒惰、实现自律这么困难?如何科学地、基于自我关怀地开展自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为什么实现自律如此困难?

首先,我们对自律和懒惰的关系往往存在误解。

在人们普遍的认知里,自律和懒惰是针锋相对的,就像两个在心里经常打架的小人。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如果自律小人赢了,我们就能好好执行计画,向着目标迈进;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如果懒惰小人赢了,计画和目标则被抛到脑后,我们就会开始放纵自己,或是陷入拖延。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当我们这样去理解自律和懒惰的关系时,往往会产生一个重大误解:想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自律小人必须获得完全的胜利,把懒惰小人彻底消灭。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但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做的时候,懒惰小人总会极力反扑,反过来把自律的小人打到重伤。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于是我们迎来了又一次的“自律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很多人自律的动机其实是对自我(ego)的虐待。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我们的人格结构被分为三层: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其中,本我代表了人最原始、最本能的欲望,只管即时的享乐和满足。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而超我代表了来自社会规范的道德准则,相当于人格结构中的约束者。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自我则是二者间的协调者,努力在不违背超我约束的前提下,以符合现实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


图片|KnowYourself 提供

在童年早期,超我是严厉且具压迫性的。如果个体的人格发展比较顺利,来自超我的迫害感就会逐渐消失,超我也会变得灵活(Basham et al., 2016)。但是,如果个体在童年早期受到了来自父母、同伴、老师或其他权威者过多的指责与评判,超我的力量可能会发展得过于强大,从而形成“虐待性的超我”。

具有“虐待性超我”的人看似自律,其实是在自虐。

他们往往会过度地以外部的规范和准则对自我进行评判(constant judgment)和约束(Vaknin, 2003),不停地指责和贬低自己,对自尊造成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其实是被迫在保持自律;因为一旦失败,他们的自我就会被那个虐待性的超我“惩罚”,从而陷入深深的羞愧和自我厌恶。

所以说,觉得自律非常困难,越想自律越被懒惰打败,可能是因为你陷入了“自虐式自律”。这种自律是不够健康的,也往往很难持续。

相对地,超我发展良好的人能够与自我形成良性互动。对于他们来说,自律不是消灭懒惰,而是意识到偷懒的愿望和目标实现之间的冲突后,主动做出的选择。因此,他们能够发展出真正健康的、可持续的自律。

推荐阅读:“你希望三年后自己是什么模样?”谘商师:定期自我分析,找到坚强背后的真实脆弱

二、真正健康的自律是什么样的?

健康的、可持续的自律,应该是基于自我关怀(self-care)的自律。

比起因为自虐而自律的人,那些基于自我关怀而开展自律的人,是因为想要鼓励自己实现目标而主动在追求自律的状态。在自律的过程中,他们不会轻易陷入自我否定,而是可以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肯定自己的努力。

“虽然现在都用电脑手机打字,但是我一直偏爱写字的感觉,也很想让字更漂亮,就跟自己约定每天早上写一篇硬笔书法。

我会观察自己的字,看到有进步了就夸夸自己,这样会特别有动力继续练。实在找不出有进步的地方也不自责,会安慰自己说写字本来就需要长期练习,现在和一开始相比就有很多进步了呀!

到现在写了两年多,也不要求自己必须每天早上写,而是有时间就练一练,反而更容易坚持,一天中一定会有个时刻很想写字。写字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任务,我更享受看到字一天天变好看时的成就感。”

——匿名,21 岁,学生

健康的自律也是灵活的、适度的,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实际的生活情况调整自己实现目标的途径,在疲惫时也能够照顾好自己、允许自己休息。

“过去我有很多次减肥失败的经历,那时候我多吃一口、少运动一分钟都担心复胖,每天都很焦虑,很快就坚持不下去。

但后来有位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个观点:管理身材不是让你扼杀食欲和懒惰,而是把你的生活全面调整到更健康的状态。我很受启发。健康的减肥方式不是跟自己搏斗,而是寻找一种有助于减肥的生活状态。

我开始根据自己的工作节奏、情绪状态安排运动和饮食,最近太累了就少练一些,这些食材吃腻了就换一些⋯⋯反而顺利完成了减脂目标。

很多人问我怎么做到这么自律,我想秘诀大概是,如何把管理体重的目标融入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能吃好、休息好,还能改善身材。”

——Lokidoki,30 岁,媒体人

不难看出,对于健康的自律者来说,内心的自律小人并不一定要彻底消灭懒惰小人,而是可以管理好懒惰小人——看到它的需要,给它事先规划出来的“懒惰时间”,在其中尽情放松。


图片|Photo by Larm Rmah on Unsplash

三、如何科学地开展健康的自律?

1. 基于自我关怀,设置合理且具体的目标。

当我们以自虐为动机开展自律时,难免会给自己设置一些绝对化的、脱离现实情境的目标。比如,“三个月之内瘦 10 斤”、“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每天 11 点上床睡觉”,等等。

而基于自我关怀开展自律,意味着我们从设置目标开始,就需要将自己的身心健康状态、生活状态等方方面面纳入考量。

举个例子,你想要在三个月内瘦 10 斤。但你平时工作很忙,又累又没时间运动。那么在设置目标时,比起直接塞给自己一个量化指标,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去观察,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下,你每天可以降低多少热量摄入、运动多长时间。

在了解这些之后,再去详细设置每周的饮食目标、运动目标,你就更能够在关怀自己的基础上保持自律。

你会喜欢:【开始运动吧】每天十五分钟,比一周强迫运动一小时重要

2. 梳理可能存在的诱惑,为自己提前规划“懒惰时间”。

设置好目标后,我们还需要梳理有哪些内、外部的诱惑,可能会让我们容易“犯懒”。仍然以减肥举例:

  • 减肥的内部诱惑可能是:对甜食的渴望、想要躺下的渴望、对打游戏的渴望。
  • 减肥的外部诱惑可能是:面包店飘来的香气、同事组团点奶茶、温暖的被窝。

在梳理清楚自己可能面对的诱惑之后,你可以提前规划“懒惰时间”,允许内心的懒惰小人得到暂时的满足。

  • 把想吃的东西记下来,规划一次欺骗餐去仔细品尝。
  • 每周给自己流出“休息日”,按计画不做运动。
  • 每周给自己预留“游戏日”,可以少做运动。

事实上,规律地吃大餐、不运动,也是一种自律。

同场加映:生活极简提案:在养成运动习惯前,先别急着买衣服

3. 练习积极的自我对话(positive self-talk)。

想要更健康地开展自律,肯定、鼓励自己是很必要的。多项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压力、提升自信心和修复力(Mead, 2020)。

你可以试着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些积极的自我对话。比如开展积极的自我对话:

  • 在上述减肥的例子中,你可以对自己说:“能够下决心减肥,我真是太勇敢了!”、“今天很忙但还是运动了一下,我超棒!”
  • 假使你的目标是关于规律作息,你可以对自己说:“今天我也值得好好休息”、“早起的我真是容光焕发!”
  • 假使你想要在读书、学习等方面展开自律,不妨对自己说:“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学会OO”、“仅管XX很难,但我今天也有尽力做到最好!”
  • “⋯⋯”

当我们真正能在自我关怀的基础上开展自律时,自律就不再是某种对懒惰的道德压制,或是对自我的某种刻板约束,而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愿意继续下去的生活方式。

是以引领我们走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