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谈恋爱交往,就像是谘商的过程一样,把我们带回原生家庭的痛苦之中;我们可以重蹈覆辙一再伤痛,也可以靠着这段关系浴火重生。

你曾有过这种疑问吗?

  • 为什么经历几段感情都是类似的结局,而过了几年我还是在痛苦中轮回?
  • 何以我找的对象,他们终究都令我失望?
  • 为什么我们总是爱错?对的人到底在哪?

庄博安心理师在《为什么我们总是爱错》[1] 里提到,在亲密关系中大多数时候的痛苦,只是替多年前你在家庭里受的伤喊了出来。

我们或许有相似的经验,在孤单无力的童年,只身面对父母的争执、家可能随时崩解的恐惧、照顾者对你的忽视、虐待或背叛,这些创伤侵蚀了你的自我、扭曲了你对关系与世界的想像,伤痛就悄悄住在你心里,于是你开始想像除了家之外,可能有段完美爱情,能够拯救你。直到遇见令你深受吸引的他。

爱情,如裸着身,你我融化在其中,让渴求爱的人们,以为一劳永逸告别了孤独,后来才发现,当不再有距离,这份亲密,反倒把你我陈旧的伤痛,全然掀开,渐渐的,原先滚烫羞涩的双颊,变成你来我往的控诉与责怪,最终搞得两人浑身是伤。

也许你曾在几段关系中努力,现在却开始困惑,何以走遍了路,仍找不到期望的家,其实是因为你仍背着旧的家在身上。

就好像明明累积几次的失败,你却像是失了魂一样依然跑去相同的地方,寻找与过去相似的形状,过没多久又再度失望。

我也同意作者所说,我们经常透过爱情,期待能弥补原生家庭的匮乏。但我们这一生所寻找的人、营造的关系,创造的人生,却让自己不停地重返创伤,就好像内在有股莫名的动力,让你每一次都创造出类似的情境,无意识认为那可能是扭转痛苦的唯一解方,也让自己持续困在那。

作者在书中将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所发展的人格与潜意识爱情剧本,分三种角色:

  1. 拯救者
  2. 受难者
  3. 逃避者


图片|Photo by Michael Fenton on Unsplash

拯救者:透过拯救别人,来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也渴望自己有天能被拯救

书中提到,拯救者多半带着“我来帮你”的思维。一开始接触拯救者,你可能会观察到他们敏感细腻、体贴且善于助人,在他们身旁会感到相当安心与温暖,久而久之,可能会对于他们的付出感到窒息,也对于他们潜意识渴望向你索讨爱与关怀,感到压力,又或是对于他们不常开口倾吐需要,对他们到底是谁感到陌生。

拯救者常出现在失功能的家庭 [2],比如有个失意的父亲、悲伤的母亲、逃跑或生病的手足。他们在儿童时期,即相当敏察父母的情绪,并逐渐展现某些功能性来扛起家庭的责任,比如照顾手足、倾听父母心事、过早出社会、承担起家务工作,以维系平衡家庭的失功能。

但明明是孩子,在被需要照顾的年纪,被迫成为家庭照顾者,他们被忽视自己适龄的需要与童真的任性。

我也发现,通常具有拯救者原型的人,多半对于自身情感或任何需求感到羞愧,所以他们需要在关系中以间接或迂回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比如说,拯救者需要以照顾别人,或是默默地给予,来期待自己“被发现”,期待有天别人能带着感恩的心来回馈他,因为他们无法为自己开口。

就如同过去家庭需要他们时,他们必须赶紧撇下自己的悲伤、学业、未来,只为了接起父母的眼泪,或是牵起弟妹的手。

作者也说,拯救者透过被别人需要,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以及接近这份近似于爱的感受。但在他们心底,经常感觉自己并不重要,他们的价值建立在,我要努力的让自己被需要,我才不会被丢掉。

拯救者本身需要终日展现强大的样子,藉由无限量给予与体谅,来换取被爱的可能;与拯救者交往的人,起初感到窝心,慢慢会变成烦躁与窒息,因为你发现他说爱你,实际上他或许只爱着在你忧郁、痛苦、沮丧时,如此一来他才能展现出英雄、有能的样子。

如同你只是个客体,他透过不断拯救、伸手,来确定自己是有能力的,是被需要的。但他也许从来没问过你,亲爱的,你要的是什么?我不断给予的,是你要的吗?他们也忘了问自己,这样去爱一个人,会不会有些辛苦呢?

受难者:我很可怜,你需要帮助我

作者提到,在爱情中,受难者会以一种我就是可怜,你们就是要忍让我的态度,在情感、财务与人际上对人索求无度。他们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在情感、财务上的匮乏,使他们在后续产生神经质的渴求 [3]。

受难者会疯狂向外找看似强大的人以获得帮助,但尽管得到再多也无法满足。也可能他们从家里学到,我需要扮演无能,被别人照顾或指引,我才能维持爸妈的摇摇欲坠的自尊,我才是好的。

受难者就像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放在无能的位子,双手一摊,嚷嚷自己毫无办法,或沈迷在人生搞砸的沮丧,说自己多糟有多凄惨,于是向身边人发出求救讯号,拜托,用爱来治愈我,用帮助来拯救我。

他们的渴求是如此强烈,以致于他们甚至不在乎拯救他的人到底是谁,或是为了贪求暂时的拯救,自己后来可能付上的代价是什么。

像是我曾遇过一位案主,在对方提分手、搬出共同公寓当天晚上,就马上在交友软体约人。他无法忍受孤独与焦虑,就好像他不相信他能靠自己独立生活一样。但为了有人陪伴,他却需要以性来交换。

受难者需要以无能、渴求帮助的眼神,来乞求他人给予,就好像那些爱或物质本身,无法由自身来获得,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一辈子在外苦苦追寻,被孤单与焦虑给囚禁,无法与自己相处。

与受难者交往,起初你可能从他们发光的眼神中,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也有能力让身边的人快乐。但日子久了,你会发现他们索求无度,快把你掏空,你依然填补不了他心中的洞;而你的需要,也在他看似无力的眼神中,被狠狠地忽视了。

延伸阅读:哭闹、摆臭脸,就是不说怎么了:惯性情绪勒索,能从童年开始改变

逃避者:我不需要任何人,我不相信爱情

逃避者就像游走在情场,他们穿梭一段又另一段感情当中,一般人对此可能感到痛苦受挫,但他们却看似毫发无伤。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没有情感,而是他们练习用隔绝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情绪与需要。

因为过去累积的伤害,让他们意识到,在关系中带有期待,只会让自己受伤,于是他们开始不再对别人有期待、不给出承诺,活在想像的茧中,自己照顾自己,以为这样能安全自在,对外高喊着我不需要任何人。

实际上,他们也因为家庭的创伤,某一天决定放弃了自己对关系的渴望,选择不再对他人有期待,不想再相信爱。

逃避者仍有对爱的渴望,只是他们比一般人对于自己的爱是否可能被拒绝或受挫,更容易感到不安。他们会以间接的方式来满足被爱的渴望。

例如书里提到,有些人会用性来解决内在的焦虑,就像是小时候哭时需要被妈妈安抚,他们则在长大后,透过约炮,在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亲密感,以获得情感上的抚慰。

只是安慰仅存在片刻,他们即会收手,回到熟悉的茧里,否则他们担心自己可能面临再次被丢下的风险,那些痛苦,他们自认无法再经历。

我曾经遇过一对伴侣。女生跑来告诉我,她与男友交往三个月,当时正值热恋期,她男友就去当兵。过了几个月之后放假回台北,他们相约在某个捷运站,结果他们见面后到了餐厅,他第一件事是抱怨为什么她不像之前一样见到他会冲上去抱他。

她当时感到困惑,仅对他表示自己没想这么多,但没想到他后来就逐渐不回讯息、放假成天在家打电动,让她感到莫名其妙、心痛不已,最后提分手。

她后来才知道,原来当时见面不给予热情的拥抱,在她看来,只是不经意的反应,但对他而言,却是感情可能崩坏的迹象,他在脑中不断解释着她对我的爱可能少了,想像关系可能破碎,这些恐惧让他最终退缩回自己一人的世界,也拒绝着全世界,直到有天伴侣受不了他突如其来的冷漠,最后离他而去,他还以为这结果恰好证实他最初的想像。

同场加映:当别人没有情绪勒索你,别拿绳子套住自己脖子

 

每个爱错里,都有个对的时机

人在童年时受到了伤,为了避免再度受创,或是期待获取补偿,衍生出这三种角色——拯救者、受难者与逃避者,想要帮助自己,存活下去。

拯救者透过付出来期盼感受到爱,受难者透过乞求来补偿童年对爱的匮乏,逃避者则装作不需要他人,避免在关系中再度体验到失望,却以有距离的方式来维持对爱的感受。

这些角色,可以完美镶嵌至家庭中,看到人在童年时期如何为了抵抗可能的伤害、为了维持家庭的和谐所形成的特定角色,却失去真实的自己。

然而,这些角色明明是在早年痛苦时所发展的生存方式,也是为了特定的对象与情境所设计的,到了现在仍被过度且僵化的使用;明明累积许多痛苦经验,人还是不断重演过往的创伤,用一样的方式,让自己体验到小时候快耗竭、毫无用处与被抛下的感受。

重复创伤,其实是人们在无意识中,想像自己若能不断在创伤中生活,有天也许能扭转创伤。

就好像每次透过爱情,你用相似的角色,试图制造一次机会,让你重新回到当年的案发现场,再有一次机会把自己拯救回来,或是用相同的方式来测试对方,能不能获得与重要他人不同的善意回应。尤其这位新对象,经常与伤害你的父母,有着相似的特质。

拯救者虽然容易受到受难者吸引,但他或许也在等待,在一段关系里对方不总是需要靠我拯救,也一样爱我,甚至有时候允许我依赖,有别于家庭成员要求他总是高功能;

受难者虽然渴望被拯救,却也可能期待我能为自己、为关系带来有价值的事情,有别于过去在家庭中被教育,我是无用且匮乏的人,别人应该保护我但都亏欠我;

逃避者可能也期望遇到一段关系,他感受到当我在靠近与远离的拉扯中,偶尔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被好好的善待与回应,而非只期待我给予你承诺,有别于以往被交出自己,总是被威胁或被拒绝的感受。

所以,每个爱错里,都有个对的时机。

只是对的时机,不能只是等待他人引发,而是自己需要主动意识,并尝试出击。包含意识到你持续在痛苦的循环里,而你决定不想要再苦下去,于是你带着觉察看见痛苦如何在你的爱情与家庭中重复,把改变的责任完全认回,于是你有机会在又重新放映创伤的当下,做出有别于过去的选择。

除非一个人真正的意识到这些角色,以及它发展的脉络,同时觉察到他如何限制你真实自我的展现,以及限制你对他人付出真正的爱,并且去修正对自己、他人与世界的观点,告诉自己,我值得被爱,有些人真的值得相信,世界大致上值得信任,如此相信,你才有可能靠近真正的幸福。

你会喜欢:城市故事摄影集:还是会相信爱情啊,有些东西相信才会存在

最后,我想对你们说:

1. 拯救者:

请睁大眼睛,去检视身边有没有哪段关系,你不用做什么,他也会一样爱你,你能在其中练习承认自己有时有限制,尽管如此,你仍是珍贵有价值的。接受自己部分的无能,会让你学会依赖人,让别人感受到能照顾你的力量。

2. 受难者:

有天你会知道,你不总是需要靠乞求来获取帮助,而是你能完整感受到自己身为一个伟大生命体内在丰沛的能量,你会发现,你这辈子在寻找的,只是对自己的相信,也去练习依赖自己。在一段好的关系,他会在你展现自我与潜能时,为你拍手叫好。

3. 逃避者:

我希望你好好感谢自己,经历这么多失望,你终究怀抱着对爱的希望。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我知道你从没放弃寻找能让你感到安全的地方,让你卸下一切的苦跟重担。

你需要的只是勇气,我很确定,这世上有很多爱你的人正在等待你。你的勇气需要展现在,你可以练习伸出手,试着依赖,展现一点点爱,尽管被拒绝,世界也真的不会毁灭,会毁灭的是你把你想像中的茧,误以为是全世界。

如果在爱情轮回中真的很痛,请你想想,身为成人的你,能为自己的创伤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