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 日是世界爱滋病日,从提倡零成长、零歧视、零死亡,到鼓励社群共同参与,我们的社会对爱滋病有多少理解呢?一支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影片,带你破除爱滋迷思。

试想若伴侣或自己被告知感染爱滋病,你是否会被巨大的恐惧淹没?

这份恐惧,可能来自社会,他们说,爱滋病是年少轻狂之后必然的惩罚;可能来自亲友,因为不了解而视爱滋为洪水猛兽;或来自你的伴侣,曾经相信对彼此的情感坚不可摧,但你无法确定,爱滋是否将侵蚀你们之间的爱。


图片来源|HIV 卫教影片  影音截图

每年的 12 月 1 日,是世界爱滋病日,希望透过节日,鼓励世界提升对于爱滋疾病的认识与关注。

爱滋病不是生命终结,我们仍有爱与被爱的可能

“那时候我真的以为,我们没有未来了。”

改编自现实的故事,影片却真实描绘爱滋病患者的心境:小如(化名)在与恋人相遇没多久后,验出爱滋感染阳性,担心自己与另一半不再有未来。但其实只要对爱滋有更深入的瞭解会发现,感染者只要定期回诊治疗,生活并不会有太大改变,你也永远拥有爱人与被爱的可能。


影片来源|HIV 卫教影片

许多人认为,爱滋只存在特定族群,因此在同志身上贴标签,但事实是 : “不安全的性行为才会提高爱滋感染机率,只有高风险行为,没有高危险族群”。

而即便感染了爱滋,只要积极与医师沟通、稳定接受治疗,六个月以上持续测不到病毒量,就不具有传染风险(即所谓的 U=U, Undetectable 测不到病毒 = Untransmittable 不具传染力),健康状态与寿命长度也与国民平均无异。身边的伴侣也只需定期接受筛检、服用预防药物,一样可以生育并且拥有健康的宝宝。[1]

有爱滋的人不是怪物,爱滋也不是生命的终结,当我们愿意直面病情,就一定能找到稳定生活的方法,依然有权力拥有自己理想的未来。


图片来源|HIV 卫教影片  影音截图

社会不再歧视,病友才能现身治疗

1988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 12 月 1 号订为世界爱滋病日,从推广零成长、零歧视、零死亡,到强调社群共同推动改变,一起分担终结爱滋流行的责任。

然而,仍有许多爱滋感染者深怕与人深交、不敢好好爱人甚至消极面对疾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害怕社会歧视眼光、被身边的人遗弃有关。假若社会有更多包容,不再为爱滋贴上标签,就能有更多人获得健康的生活。


图片来源|HIV 卫教影片  影音截图

我们都是改变社会、拯救他人的一份力量

当我们在爱里没有恐惧,世界不再有遗弃,对爱滋多一点认识、对患者多一点包容,也建立自身对身体的保护与感染意识。

世界上,仍旧有成千上万的疾病遭到污名化。对抗疾病是一条艰难异常的路,更多时候病友还需要承受社会异样眼光。愿我们都能成为彼此的勇气,漫漫长路支撑彼此走下去,相信这一路,会越来越顺遂!

感谢吉立亚医药赞助本篇卫教宣导。吉立亚医药致力于疾病去污名化,并提升大众对HIV/爱滋病的正确认知,希望促进更健康包容的社会。

[1] 来源: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