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之间存有许多误会,我们也因为高估了对彼此的了解,而产生失落;但对伴侣的关注,能让我们超越对对方的偏见,去真正地懂得彼此。

文|口口口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前两天,朋友向我抱怨,原因是在她生日那天,在一起四年的伴侣送了个她不喜欢的礼物。

“我们在一起那么久了,他应该很清楚我不喜欢什么呀。”朋友说,“好生气啊!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对我不上心了。”

我安慰她,告诉她这和伴侣上不上心可能没有关系。我们通常会认为,既然我们和伴侣如此亲密或已经成了老夫老妻,我们就肯定能从双方的眼神、习惯以及对话中猜到彼此的好恶,能读懂彼此的心。

但实际上,我们只是高估了对彼此的了解。

一、你对伴侣的了解,可能只有你认为的一半

实验发现,我们恐怕没有自己所想的那样懂伴侣。

研究人们认知和行为的 Nicholas Epley 教授在他的书《心智智慧(Mindwise)》中提起了一则实验(Epley, 2014)。实验者招募了几组伴侣,他们平均在一起的时间快有六年了。每一对伴侣被分为“答题者”与“猜测者”,分别位于两个房间。

答题者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评价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例如同意或者不同意相关陈述,像是“我容易贬低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好”,等等;

(2)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质做出评价,例如“比起他人,我的智力如何”;

(3)是否喜欢还是厌恶一些活动,例如拜访朋友、做家务等等。

而另一个房间里的猜测者,则需要猜测自己伴侣的答案,并评估自己猜对了多少。

结果发现,猜测者的实际猜对率确实比瞎蒙要高,但是远远低于猜测者预估的准确率。

比如,就自我价值感部分而言,猜测者的是实际准确率是 44%,而预估准确率是 82%,预估准确率几乎是实际的两倍;而其他两个部分的实际准确率更低,只有不到 30%。这说明,人们恐怕远不如自己以为的那样了解伴侣(Epley, 2014)。


图片|Epley, N. (2014). Mindwise: How We Understand What Others Think, Believe, Feel and Want. Penguin.

二、怎么办?尝试换位思考,可能错得更多

有人会说:“也许六年还不够长,如果人们相处得更久,肯定会更了解彼此。”

但事实上,研究发现,恋人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过度自信也会增长,但对准确率并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在一起久了并不能保证更懂对方,只是让人误以为自己会更懂(Epley, 2014)。

也有人认为,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对方立场上,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帮助人们更贴近伴侣的想法。然而,另一项实验驳回了这项假设。

有 104 对伴侣(多数已婚)参与了“猜猜伴侣选什么”实验。伴侣们被分为三组,其中一组是控制组,猜测者只用直接猜测伴侣的答案,而另一组是“换位思考组”,猜测者被鼓励在回答时努力换位思考。

但结果是,换位思考组的正确率反而比控制组更低了,且盲目自信程度提高了。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怀有对对方的刻板印像或错误印象,而当我们被要求根据我们对对方的印象换位思考时,我们只是戴着错误的滤镜得出更错误的答案,还以为自己非常体贴。

延伸阅读:催婚、催换工作、催回老家?四种方法不再彼此伤害,有效让父母知道你的独立

那么正确做法是什么呢?

在上述实验中,还有一组伴侣是“获取信息”组。该组猜测者在开始答题之前,有机会拿着所有问题先询问伴侣会如何作答,只是猜测者不能用笔记录伴侣的答案,他们在答题时会凭藉对伴侣答案的记忆作答。

结果发现,获取信息组的实际准确率是最高的,且预估准确率也是最贴近现实的。

直接获取信息(灰色)实际准确率更高,盲目自信程度(实际与预估之间的差距)最低;而换位思考组(白色)的准确率是最低的,盲目自信程度是最高的。图片|Epley, N. (2014). Mindwise: How We Understand What Others Think, Believe, Feel and Want. Penguin.

所以,伴侣之间想要增进了解,最好的做法是直接问,去聆听伴侣自己的声音,而不是自己猜,因为你的答案很可能是错的。

当然,直接询问也会遇到障碍。障碍之一是对方可能会撒谎、误导、回避或是拒绝说实话。

然而,Epley 教授指出:“重要的是不要夸大这一障碍。”调查显示,人们平均一天只说一两个谎,人们说真话的数量远大于撒谎。

而且,多数谎言是一些长期习惯撒谎者说的。如果你的伴侣没有长期撒谎的倾向,当你直接询问对方问题,而又愿意倾听对方答案时,你很有可能获得真实的回答。


图片|Photo by Adriana Velásquez on Unsplash

另外,我们也可以营造让对方更愿意说真话的环境。很多人之所以欺瞒,是因为他们强烈地感到欺瞒比说真话更有好处。

如果我们鼓励对方说真话,减少对方对说真话的恐惧——比如,虽然真话伤人,但我们可以调节自己不要立刻暴跳如雷,而是先等情绪缓和下来再沟通,并感谢对方的诚实——对方会更乐于说实话(Epley, 2014)。

询问时会遇到的另一个障碍是对方的表达不够清晰,或者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什么,以至于我们没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

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澄清”技巧。在开始表达我们的想法前,先复述我们所理解的对方的观点,并询问伴侣:“我理解的对不对?”直到一方确定地说“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再继续阐述我们的想法(Epley, 2014)。

这个做法在发生争执和冲突时尤为重要,它能减缓我们谈话的节奏,避免一时情绪上头,让伤人的话一句接着一句冒出来。

不过,对一些人而言,沟通和询问的主要障碍在于他们不愿意去开口。他们缺乏开口的动力,认为心心相映才是浪漫的,询问则很无趣。

而上文中的实验表明,我们对伴侣的很多印象存在偏差,不开口探索的结果是错误的不断累积,直到有一天真相令我们吃惊或失望。也不奇怪很多人会说:“和他一起很久后,我才发现他和我想的不一样。”

你会喜欢:“我果然没办法与人长期在一起”七种沟通情境演练,理想关系自己打造!

但还有一些人,能超越自己对伴侣的偏见,不断去发掘伴侣新的真实。其中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对伴侣怀有真诚的兴趣(genuine interest),即我们对伴侣真实的内在世界是否怀有足够的、持续的好奇(Kernberg, 2011)。

当我们意识到伴侣和我们一样,都是会成长、变化的个体,不去假设自己对伴侣的一切瞭如指掌,我们自然会好奇:“他现在在想什么?他对这些事有什么看法?他的目标和愿望是什么?他的现在与过去有什么不同?我想听听他的想法⋯⋯”

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固然可能会发现伴侣身上让我们失望的部分,但也可能会欣喜地发现:在其他地方,他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启示,或是“原来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而随着我们不断看到彼此的真实,我们也会更真切地感到在关系之中存在着实在的联结。

最终,这些源源不断产生的新鲜、满足与真实感,能让我们超越对对方的偏见,去真正地懂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