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专文精选】张瀞仁分享身为一个在“外向文化”工作的“内向者”心里的各种小剧场,以及在职涯与人相处的生存之道。

风靡网路的插画家 Karoliina Korhonen 绘制《芬兰人的梦魇》系列[1]在网路上流传,每个人看到后都会转传给我,甚至长达一年多时间,不断地有人觉得“哈哈,这好内向,跟吉儿一样”让我哭笑不得。

现实中的 Karoliina Korhonen 在朋友与业界之间内向到出名,她创作的漫画主角 Matti,也是一个典型内向者,心中天天上演无限的小剧场:

“出门快来不及了,但走廊上有人怎么办?”或是“我想试吃,可是拜托销售员不要跟我讲话”甚至“谈事情就好,为什么你要靠我那么近?天啊!你还碰了我一下”,当公车上邻座者移到旁边的座位时,他也本性不改地想着“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让他不想跟我坐?怎么办啊?”

心理学家罗莉.希格(Laurie Helgoe)在《内向力量》[2]一书中曾提到文化也有偏内向和偏外向之分,芬兰、挪威、冰岛、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正是内向文化;而美国、古巴等则是外向国家。

有趣的是,即使生长于外向文化的社会,也不见得大部分人都是外向者,根据 NERIS 分析公司的统计,美国内向者竟然还比外向者多了千分之四!得知样本数高达二千二百多万份以后,多少有点欣慰,原来在看似外向的美国文化中,竟然有一半的人跟我一样是内向者,至少有一千一百万人可以了解我的痛。

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内向者如我,职涯却与外向的美国很有关系、工作经历根本是与外向文化的搏斗史。

姑且不论在美国求学与实习的经验,回台湾后,我从事运动经纪工作,负责介绍台湾球员给美国大联盟;之后又赴美,在美国州政府工作。即使后来在本土的长照非营利组织工作,也还是常跟美国方面联系开会,现在更是直接进入美国组织上班。即使过了这么久,我还是觉得自己在美国的外向文化中显得格格不入。

苏珊.坎恩在《安静,就是力量》一书中提到内向者身处外向文化的经典案例,就是哈佛商学院。

她形容这个以“培育改变世界的领袖人才”自诩的地方,学生“一天到晚都在筹划夜店活动或派对,要不然就是讨论他们刚刚又完成哪个超级好玩的旅程。哈佛商学院努力将学生变成爱说话的人,例如教导他们如何在资讯不足;或心中只有百分之五十五确定时,如何带着百分百的自信发言。”这点让哈佛商学院的内向学生痛苦不已。

我的学校虽然也是历史悠久、拥有许多优秀校友,但与哈佛还是完全不能比,绝对没办法在财星杂志(Fortune)五百企业中占据前百分之二十的执行长名额。

即使如此,我的第一次文化冲击,还是从第一堂课就见识到了,当时老师说明课业评分标准,其中有百分之三十是课堂参与。“课堂参与应该就是指出席吧?台湾老师都这样”这么想的我,后来真的是吃尽苦头。

原来到了研究所,不想去上课可以直说,但课堂上却一定要发言,不管是小组讨论、上台报告,或对老师讲的内容提出问题。

我很努力,却做不到。刚开始我认为是语言隔阂,但其实我在生活和工作场合沟通无碍,也曾想过是学习方式的问题,但开学三个月后,教授便说我的表现与其他同学一样。

直到多年后,我看到《安静,就是力量》一书,才知道是因为这是一套不适合内向者的教学体制,偏偏从学校到职场,外向文化的国家就是信仰“流利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社交能力,就能打造成功人士”这套说法。

直到近年来,产业趋势改变,科技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众的注意力才慢慢从能言善道的华尔街风格,转向精简务实的矽谷风格。越来越多的公司,比如皮克斯、微软都采用弹性的办公室设计,让员工们无论是要团队讨论或独立思考,都有合适的空间。

我任职的单位总部就在旧金山市区,由于地缘和往来夥伴的关系,组织文化也深受矽谷风格影响。对我来说,这是内向和外向文化完美的融合。

办公室的座位区是开放空间,方便沟通;一旦有需求,也可以到封闭的小空间里独处。大家平常虽各做各的事,但也会三不五时到用餐区边喝咖啡、吃点心,边聊聊专案进度或工作状况。开例行会议前会先在云端开表格,各自填入要报告的事项并提供资料,让大家可以先做准备。

内外向是互补,而不是对立

当内向者在外向文化中觉得不适应时,别忘了外向者到了内向文化一样需要调适。

前《华盛顿邮报》东京分局长瑞德(T.R. Reid)描述他在日本的生活经验,在美国,会写“私人用地,停车者拖吊”的标示,但他的日本邻居写的是“很抱歉,但是我们必须尊请您,不要让昂贵的车辆停在敝车道前”。

罗莉.希格形容这样的文化互补性就像阴与阳,彼此不同,却互相吸引,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人这么热衷瑜珈、日本漫画,而日本人却觉得穿上写英文的 T 恤才够潮一样。

你会喜欢:“女性讲话,轻柔可爱好,不说话更好”日本的性别语言史

跟“不同性格的人”的相处之道

  • 工作表现与效率

 “没有公谊,就没有私交”,职场上大家看的是表现、绩效,如果工作成绩亮眼、效率高、只要有我们在就可以让老板另眼相待、团队轻松,任何人都会喜欢和我们合作。

  • 尊重

尊重彼此的工作方式、节奏、工作目标、团队。这也是我最感谢美国文化的部分,只要能达成结果,任何工作方式都受尊重。如果有突发状况,主管也会先确认:“你愿意做吗?”如果不愿意,大家再一起讨论替代方案,不用一直绞尽脑汁地想藉口。如果有聚会或活动,不想参加,也可以直接说,没有人会勉强你。

  • 幽默

内向者可能没办法走急智路线(别指望我们的临场反应了),但如果平常冷静严肃的人偶尔丢出轻松一点的话题或开个小玩笑,就会造成很好的效果,会让众人觉得“冷面笑匠喔,不错嘛!”

  • 主动帮忙

利用内向者的优点——细心、重视细节,主动帮忙处理外向同事不擅长的文书、数字,你的顺手之劳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避之唯恐不及的麻烦。但这招不能常用,不然你会变成整天在处理这些事情;除非你很喜欢,公司也有付你钱,那就另当别论了。

拥抱不同文化

如果觉得内向者在内向文化中一定比较如鱼得水,其实倒也不一定。我曾在内向的俄国待过一段时间,到现在还是觉得他们冷若冰霜,不知道是在生气还是太骄傲。每次跟他们说话时,总是战战兢兢,怕被拒绝或无视。回头一想,咦,别人不也是这么看我们的吗?

我之前管理的香港、韩国都属于内向国家,跟这些国家的同事相处时,反而需要表现出外向、强势、积极,甚至具攻击性的一面,说实在话,也没有比较轻松。

同场加映:带美国朋友去吃火锅,是不智之举:异地生活,什么时候才算融入当地文化?

要是你跟我一样必须在外向文化中生存,不如享受一下外向文化的好处吧!例如对方总是有话聊,不用自己想话题;外向文化通常也不吝于给予鼓励,虽然听到:“妳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人;有妳在,我就安心了。”总让人发窘。

我的美国同事叫我“募款奇迹”或“台湾来的怪物”甚至“传奇”一点也不吝啬(看吧,外向文化真的很夸张),我的心得是:拥抱各种文化、不要因为任何理由限制自己的可能性,尤其是因为内向。

噢,对了,我在美国住最久的地方是明尼苏达(Minnesota),是全美最大的北欧后裔州,一般的刻板印象是“明尼苏达好人”(Minnesota Nice),客气、保守、友善、不喜欢冲突、低调、冷静克制、不喜欢成为焦点。除了实在太冷以外,明尼苏达应该是内向者在美国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