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路的发达,“被闪”已经成了日常,然而照片下的真真假假,藏的可能是爱恨、是名利、是孤寂。

不管他们是不是网红,但你身边总是有一对一直放闪的情侣吗?

又或者,你自己就是这对情侣,甚至另创帐号,经营起一个闪闪发光的版面?

无论如何,今天让我们以心理学的角度,用三个形式,去了解这个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


图片|Photo by MITCH BOEHN on Unsplash

闪闪,是真的为了惹人“爱”

要了解把交往或婚后的二人生活,当作写“合传”来经营的现象,其实我们可以先问问它的观众与读者们有怎样的感受──很羡慕!很葡萄!希望自己也有这种幸福美好的日子!

如果某对情侣不需要他人的称羡,他们便无需放闪。

因此精神分析会问的问题是:“如果你们二人的生活里,完全失去放闪的公共维度,会变得怎样吗?”

一般在临床上得到的答案便是:很难受!日子变得无聊!就是要 po 照呀!

这里看似有一种“被嫉羡的需要”,纵使我们不知道在最深的潜意识上,对个体来说意义是什么。不过,精神分析师 Phillips 单刀直入地指出[1]:

对某种情侣们那种全身各处的嫉羡问题的最常见解方,便是去把自己二人打造成会令他人嫉羡(to be enviable)的样子。这对需要令人嫉羡而不是仅仅享受二人彼此的情侣,是源于他们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是的!人常常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动物,但人们又很清楚被嫉羡的爽快,并常常以这种方式去堵住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的无知。

记得有一次跟友人在咖啡厅聊天时,看到她的 IG 有追踪某对网红情侣合办的网红帐号,虽然我不太关注这些,但也不禁说出一句:“他们好闪,好幸福喔!”

而我没有想到友人会这样回应:“我有朋友是他们的好朋友,知道其实他们早就没有爱了,二人平时都各自约各自的(炮),只是没有分手而已!”

原来无法再享受二人彼此的情侣,也可以继续在社交平台放闪,来获取被嫉羡的目光。

换言之,如果是追踪者的按赞与分享支撑起这对情侣的不断演出,那这对情侣也必然对追踪者是表忠的。

藉此,他们回避了二人之间缺乏爱,在彼此身上再要不到想要的、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等问题──但仍需要被嫉羡的爽快。

难怪分析师 Phillips 又会说[1]:

情侣间行为的夸饰铺张(exaggeration),在最初是认真对待的一种方式,然后这个夸饰铺张的行径就被忽略。任何对这个夸饰铺张不再忠实的人,其实都遭受到不可见的危机了!

──怎样的危机?失去粉丝、热度、目光、想像被称羡的暗爽⋯⋯但到头来,自己什么都不是!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原来我早已失去爱!

因此,当萧亚轩唱“闪闪惹人爱”时,原来:闪闪,是真的为了惹人“爱”。

第三者,好让二人继续沉默

除了情侣二人以持续放闪的引人嫉羡方式,来回避他们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外,其实这种夸饰铺张亦不一定是某种行径,有时候也可以藉由一个物品(第三者)来达成,如一条狗!

有一次,我坐在咖啡厅用电脑,后有一对情侣迎面而来,正要经过我,入座后方的二人桌。由于他们牵着一头哈士奇,我的目光便很自然地被它吸引,而顺势扭动脖子。

没想到此时,女主人立即跟我说:“它叫 XX,有自己的 IG 粉专喔!欢迎追踪!”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我,只好回以一个微笑。

哈士奇女主人的话,显然是希望我为她狗的 IG 冲人气。

后来的故事是这样的,我默默观察他们的互动,先是女的帮哈士奇拍单独照(上传至它的 IG?),然后让男朋友帮她和它合照。

确定有可以打卡用的照片后,她便忘了男友,但男友提醒说她还未帮他和它合照(上传至他的 IG?)⋯⋯

最后,哈士奇被放养在旁两个小时,这对情侣也各自用手机用了两个小时,没有任何对话。

二人间的沉默,已然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警讯,旁人无法想像他们能说点什么(除了狗狗的 IG,和哪张照片比较好看),但若真的要说点什么的话,哪怕是比沉默更无聊的话吧!

波兰诗人辛波丝卡(Szymborska)有一诗作〈恋人们〉,我认为她对情侣间的闹与静,始终在意识上回避彼此的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且藉由一个他人的存在而刻划十分到位。我只呈现始末几句[2]:

我们如此安静,仍可听见
他们昨日的歌声:
“你往高山,我走向河谷”
我们听见,却不相信。

⋯⋯ 

我们入眠时
梦见我们分手。
但,是个好梦,
是个好梦,
因为我们自梦中醒来。

要是情侣间不藉由夸饰铺张,来回避问题,也可以用第三者来达成,如诗里面的“他们昨日的歌声”及“梦(的诚实)”。

佛洛伊德指出,梦是愿望的实现,而由于分手已经在梦中实现了,因为人们便能够满意地从梦中醒来,回到意识那不知道、不清楚、不面对,能继续对问题保持沉默的世界里。

同场加映:【关系日记】辛波丝卡的爱情诗,我们讨厌失去,却也抗拒接近

一个人,让自己也沉默

我无意“一竹篙揇沉一船人”,有些一直放闪的情侣也许真的只是想记录二人的幸福,并无渴求嫉羡与回避关系问题的动机。相反,我们更值得去了解自己与邻人行为背后的心理。

在今天的社交平台上,要打造成会令他人嫉羡的样子,又何需别人和第三者的帮忙?自己就可以搞定了!

好比一位女士,她每次被富有的男士邀请到高级餐馆时,总有他为她而拍的气质、高雅、品味生活照,活得极之“闪闪惹人爱”。

然而,她总是隐匿自己是跟谁约会,因为她总是搭上有妇之夫。而在没有约会的日子里,女士也可以在网路上伪装成正在等候约会的准备状态。

在精神分析的观点下,她让自己成为可被嫉羡的性感尤物来获取认同,在金光闪闪却没有名份的关系中挣扎,来回于爽快与痛苦之间,实不知道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由此可见,一个人,不论有没有别人为他掌镜头,也可以用夸饰铺张来回避内心的无知,让自己对不可见的危机保持沉默。

而他们的故事一旦在心理治疗中掀开,又往往是需要抚慰的陈年伤口⋯⋯

推荐阅读:为什么会梦到前任、被追着跑?梦境解析:你的梦反映你的真实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