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咖啡,是让妈妈开心的咖啡;真正的好晚餐,是让妈妈开心的晚餐——柔软而盈满爱。

陪妈妈慢慢吃饭,慢慢老

朋友的母亲最近过世了。

去探望她时,她流泪懊悔说妈妈离去的那个下午,吵着想吃蜂蜜蛋糕,那曾经是妈妈每天下午都要吃的点心,自从妈妈生病后,她们配合医嘱,严格规范妈妈的饮食,再也不让她吃蜂蜜蛋糕。

最后的那个下午,她妈妈又吵着要吃蛋糕,孝顺的她坚持不给,两母女吵了一架。当天晚上,妈妈病情恶化,很快地就走了。

朋友流泪自责:“她病得那么重,随时都会走,只不过是一块蛋糕为什么我不满足她?我干嘛这么坚持?”

子女难为,父母难受。处理老父母的饮食真的很难。虽然我老妈还健康得很,但是有些饮食习惯还是常常让我在心中呐喊:“不可以!”

老妈血糖高,偏又嗜甜,老是买一堆糖分极高的冲泡饮料。那些巧克力、黑糖奶茶的糖分标示,让我脑袋发麻,又不能骂,老人玻璃心,随便一句话就能让玻璃碎满地,最后还不是得我来收拾。

我只能软软地规劝她少买一点,再故意把低糖五谷饮放在旁边,把糖罐子的汤匙换成迷你的,老妈没耐心,舀个一、两匙就放弃,不知不觉减糖,还不伤和气。

再比如长辈都爱的吻仔鱼吧。以前物资不丰,蛋白质补充有限,长辈们都视吻仔鱼为营养圣品,家里有人生病,就煮一锅吻仔鱼粥,或来个吻仔鱼煎蛋。

我们这一代重视环保,我自己绝对不吃吻仔鱼,甚至在喜欢的餐厅看到吻仔鱼菜单,还会鸡婆地对店家晓以大义。

可是吻仔鱼是老人家的信仰啊!不过是一碗小鱼粥,实在不忍责备,何况她都买了。我只能多订一些其它的鱼存在冻库,想吃鱼粥,随时有鱼可煮,爱地球也爱妈妈。

老妈还有另一个小确幸,每天早晨起床喝咖啡牛奶,吃烤面包。那是她开始一天的重要仪式。只不过老妈习惯喝即溶咖啡,那里面的添加物实在让人心惊。

早几年老妈会用美式壶煮咖啡,还会磨豆子,随着年纪变大,即溶咖啡还是最适合她,与其看她手忙脚乱,不如别改了吧,精品手冲当然好,但是真正的好咖啡,是让她开心的咖啡。

延伸阅读:依旧对自己陌生的三十岁:记得所有伴侣的口味,却不记得妈妈爱吃什么


图片|PIXTA

除了维持妈妈喜欢的饮食,另一件要做的“大事”,就是调整我的料理菜单。

妈妈很善煮,以前在眷村,叔叔阿姨们最喜欢来我们家打牌吃饭,芋头米粉、煎肉排、虾松、凉拌黄瓜,都是她的拿手菜。

过年时,亲戚们走春,我家的餐桌就像流水席,姊姊妹妹们又吃又玩,满屋欢乐。可惜,再好的宴席总会散去。

眷村拆了,妈妈搬到桃园独居,村子里一起打麻将的叔叔阿姨们散的散,走的走。

这几年妈妈更是老了,容易累,过年也不办桌摆酒打麻将了。一个人的晚餐很简单,去自助餐买条鱼,煮锅热汤,就着电视吃完一餐,虽然还是有鱼有肉有甜点,但总是寂寞简单。

妈妈偶尔来跟我同住,我便大展身手,出尽大菜,炖牛肉、煎肉排、炒现流透抽配一盘带花芥兰,直到我发现,妈妈碗里老是剩着咬不烂的肉跟青菜,花枝也只吃了一口就放弃。

原来,煮给妈妈吃的晚餐要更柔软。

想起以前看欧阳应霁写姥姥爱吃鸭脑、糊涂面,年轻的他想:“这种烂糊的东西有什么好吃?”后来他才明白,老人牙不好,只能吃软烂的。

妈妈的晚餐,鸡肉得挑鸡腿,要炖得烂一些;青菜得挑细软的,苋菜熬丁香补骨补血最好,清香却粗厚的芥兰就得避免;熬汤也得注意,山药、白萝卜、大黄瓜炖排骨很好,玉米、莲藕绝对禁止。

以前下班前总是跟太太讨论晚餐去哪吃,现在关电脑前就得下指令,冷冻库里的鱼虾褪冰、饭煮上,回家风风火火用两个炒锅,一锅炒红烧鸡焖着,另一锅蒸尾鲜鱼,最后做个虾仁滑蛋、炒盘青菜,再把预先熬好的汤端上桌。

下班做饭固然累,可是看妈妈吃得开心,一切都值得了。

以前为了做生意吃饭飞快的妈妈,如今得花很多时间慢慢嚼,不急,碗盘慢点收,我们一起把速度放慢,让她安心吃饭,安心老。

同场加映:【秋天餐桌故事】有一种关爱,是总把最好的留给家人,最后的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