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工作”在社会上越来越常见,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其中一员。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有趣的观察,有没有符合你的想像。

我的正职是媒体编辑,目前已经在家工作两年了。以前也做过要去办公室上班的工作,但发现真的很不适合我,原因有很多。

例如我是个看似活泼外向,其实有点内向孤僻的人;

例如我在中午十二点前不喜欢化妆,因为觉得早上的皮肤水肿又干;

例如我真的很懒得在茶水间和人闲谈、在走廊擦身而过时要露出礼貌微笑、被找去应酬时觉得烦但没被找又觉得寂寞;

例如我真的无法一天八个小时困在一个灰色的小格子里,受到恶心的日光灯管长时间照射;

例如我无法随时炸出一个屁,或是全然不顾外面人的听觉在厕所尽情的解放;

例如我讨厌必须演出一副时刻努力的样子,说实话,有时候就是要偷懒一下下,放空晃荡让思绪自然生长,才能文思泉涌。但看在办公室主管眼里,你就只是在单纯摸鱼。


图片|Photo by Trinity Treft on Unsplash

还好我很幸运找到了一家能让我远端工作的公司,这两年实在过得很舒服。分享我在家远端工作的一些真实样貌:

1. 曾经一整天没穿衣服

我习惯裸睡,起床后直接开始工作,午餐晚餐由神奇的男友变出。

工作结束后就躺在床上看书看电影,然后突然就晚上 11 点了,洗澡,再次回到床上准备睡觉。

我曾经就这样创下 24 小时没有穿上一件衣服、4 个小时没有下床的个人纪录。

2. 一人员工餐

吃饭通常是一人员工餐,但弹性很大,有时候自己在家煮,没心情时就炒个什锦面,心血来潮时曾弄出鲜虾粉丝煲。

我妈也常下厨,一下子就变出三菜一水果的豪华午餐,使用当地食材、用心烹调。

有时候不想在家吃,就外出,顺便物色好附近的咖啡厅,午餐结束后直接继续工作。

3. 日渐扩张的咖啡地图

每个写作者,都有让他灵感特别泉涌的环境,每家咖啡厅,都有不同气场,能引出不同的能量和思绪。

为了找到最符合当天心情的场所,我的咖啡地图日渐扩张,最后发现最适合我的,就是那种有大量阳光照入、音乐不吵闹、客群很顺眼的地方。

例如靠近民生社区的 All Day Roasting Company,或是东门的“永康阶”、忠孝复兴的 Boven(楼下一堆杂志提供灵感),夜晚的“雪可屋”(虽然那边真的有点破,但灯光打得无懈可击)。

天气好的时候也会到大安森林公园旁边的 2J Cafe,还有信义安和的 Congrats Cafe 户外座(但现在那边好像整栋还给昭和冰室了)。

东西好不好吃、咖啡好不好喝,对我来说倒是其次(以下开放推荐阳光充足或有户外座位的咖啡厅)。

4. 崩溃时刻

大老远跑去的咖啡厅竟然满座、Wi-Fi 连线不稳、忘记带充电器、忘了带听音乐的耳机(真的可以因此毁掉一天)、天外飞来的任务(打断原本在心里计画好的工作节奏)、广告客户不断要求重改、文章被酸民乱骂、错过后来听说很好玩的记者会⋯⋯

5. 线上会议实况

以前开会都是大家带着笔电笔记,乖乖到会议室去集合。现在开会都是在线上,交代事情主要用文字沟通,清清楚楚、白纸黑字,谁讲了什么都有纪录,误会变少,也少了很多时间上的拖延与浪费。

有时候边开会,还能边吃水果、优格之类的点心,反正也没人看得到,振奋个人士气外,也颇有《Mad Man》那种 50 年代开会都有“开会点心”的风情。

6. 社交模式 ON/OFF

有朋友问我自己在家工作会不会寂寞,其实我在专心工作时,最想要避免的就是和人交谈互动。

白天做好工作后,晚上我常常安排各种社交活动,和朋友聚餐、到 Bar 喝一杯、周末偶尔去 Techno Club 跳舞。

这样的模式,能自由开关社交模式,我觉得一点都不寂寞,反而很自在。

7. 脑力激荡发生在任何时刻

做媒体、专职写作的人,其实严格来说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

我的确有固定的上班下班打卡时间,通常也很少加班,但即使是在“下班时段”,还是习惯在生活各处找寻灵感和启发,几乎是一种职业病,也是一种职业需要。

我们必须完全浸淫在当代社会的节奏里,还要多多汲取前人的作品和知识,才不会跟不上时代,写不出深度与广度。

我以前有个主管最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炒冷饭。”很简短但很受用。

这“冷饭”包含的类别,可以是事件、题材、观点、风格等等,要避免老调重弹或庸俗泛滥,唯一路径就是让自己无时无刻处于脑力激荡的状态,多看别人都在做些什么。

但这件事的坏处是,脑袋随时都在使用,其实满累的。所以必须要每隔一段时间完全放空、去度假,去骑脚踏车,去无所事事地过一天,在紧绷与放松之间找到流动的平衡。

8. 不顾他人眼光随时伸展

有人说:“不要把情绪带到职场”,我觉得这根本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就像跑去一个很悲伤的人面前说:“唉可以先不要难过了吗?”一样不切实际。

所以我们每隔一段时间会出现职业倦怠、会因为分手、丧事、吵架、生活不顺而心情不好并连带影响工作情绪,有时候甚至是单纯一些健康问题,例如失眠、经前症候群、偏头痛等等,导致一连几天无法集中精神。

“人”的状况这么多,并且都是情有可原的状况,却要被放在制式化的工作模式与场所里,一视同仁,其实根本超不实际,甚至不人道。

在家工作的好处是,焦虑烦燥时,可以站起来做一下伸展或瑜伽,任何会让人放松的事情,然后再用充饱电的状态重新投入工作。

真心希望无论一家公司是否允许员工在家办公,都应该多给点这样的弹性。休息真的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延伸阅读:告别失衡循环,找到整合工作与生活的弹性哲学

9. Digital Nomad 的流浪办公室

因为是远距工作,所以我人在哪其实不重要,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好。所以我的办公室千变万化,例如我家的床、巷口的 7-11、罗马的 Airbnb、马尼拉的旅馆房间、移动中的火车上、米兰车站、柬埔寨金边机场、比萨的冰淇淋店、大安森林公园的草地⋯⋯只要有电源、有网路讯号,哪里都可以是办公室。

10. 和同事见面,如网友见面会

平常工作都是自己一个人,但也常常和同事线上聊天,不过到了尾牙、需要当面开会的时候,就必须外出见人。

记得第一次和同事见面,根本像网友见面会,大家比对各自的文风和眼前的这个人,有的出乎意料,有的期待之内,很有意思。

唯一一个很吊诡的事是,我工作两年了,还没见过我的老板一面(他不住在台湾)。

11. 奇怪背景下写出来的文章

我平常写的文章,无非一些生活风格、文化艺文相关内容,文章看起来很“正常”,但有许多我却是在奇怪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例如狂欢一夜在朋友家酒醒,立马打开笔电忍着宿醉写文;

例如激情过后,直接在床上打开笔电写起文章;

例如旅途路上,车子等半天没来,就在越南胡志明拥挤热闹的街边直接蹲下来打字;

例如和朋友去爬山,攻顶后,无视周边美景,先在帐篷里赶工⋯⋯有时候回想起来,觉得我的定性真的满强的。

因为性格习惯关系,远距工作模式非常适合我,但我也知道这种方式不适用于每个人。

我就有个朋友说,只要他在家就一定无法专心,要么睡着、要么开始追剧,也有朋友觉得在家办公很难控制其他同事的行径,有时候办起事来反而觉得很卡。

我想,找到或创造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吧,毕竟一天有至少 8 小时的时间要贡献在工作上,加总起来,占据的人生圆饼图面积其实很可观,生活品质和个人成长,很多都取决于此。

你会喜欢:“在家工作,更要仪式感”四个保持专注的远距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