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鼓起勇气提笔写下遗书时,表示你愿意正视死亡的可能性;当一个人愿意直面恐惧,带来的是无比强大的力量。

文|Wonda


图片|作者提供

写遗书是一个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想法,为的是若不幸发生意外,至少对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们,还留有交代。

但即便理智上知道,写遗书不代表自己是将死之人,但内心深处仍对死亡存有恐惧,不愿面对,因此更不想做这样看似不吉利的事。

那天早上,我总算是写好了遗书。不是因为我想死,而是,我能直视死亡了。似乎在刹那间恍然大悟:“人生不过是过程,死亡才是终点。”

这句话,说出口很容易,可能也常常听闻,但要真正有所体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能直视死亡吗?你是否能打从心里,不带一丝害怕地说出:“我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

我很坦白地说,过去我完全做不到。

“‘知道’人都会死”跟“‘接受’自己有一天会死”是完全不同的。

生命的无常,往往是最让人备感无力的部分。但若能放下想控制一切的心情,仅在可知的范围中尽最大努力,不再执着于揭开所有未知的时刻,打从心底接受无常的存在,其实会舒服很多。

就像最着名的尼布尔祈祷文所说的:

神啊,请赐我宁静的心,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
赐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
赐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

而我,是如何在奥修的《自由》一书中,获得这颗直视死亡的宁静之心?

在书中有一段论述,是关于人们来到世界,和离开世界那一刻“手的状态”。

每个婴儿呱呱坠地、离开母亲的子宫来到这世界的时候,拳头都是握紧的,彷佛紧抓着什么,但事实上呢?拳头里面是空的。

似乎从出生那刻开始,就暗示着我们在这世界上的每一天,都紧握着拳头想掌控一切,却是徒劳无功;

也象征着,我们无法带任何东西来到这世界。那人将离开世界的状态又是什么呢?是摊开着手的。

经过了一辈子,我们总算不再试图控制,而是用彻底放手的姿态离开世界,而那些我们奋斗了一辈子去追求的身外物,没有一样带得走。

“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你的,所以有什么值得不安的呢?没有任何东西能被偷走;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从你身上被夺走。所有你使用的,都属于这个世界,迟早有一天,你需要把一切都留在这里。你无法带走任何东西。”——奥修《自由》

读到这里,我的内心突然觉得好平静。

原来我不曾带来,也无法带走什么,我在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暂居者的角色,“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哪,失去的都是人生。”脑中突然浮现张悬《我爱你》的歌词,也或许正如同每次去旅行的心情,我明白一切都只是过程,只是移动,而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图片|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奥修《自由》主要在讨论的,是一个人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绝对是自由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自由发展的生命体,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而开启的开关,在每个人自己的身上。

“它完全依你而定——成为什么样子,不要成为什么样子。⋯⋯生命会成为一场冒险,不是一种揭露,⋯⋯真理尚未赋予给你;你需要把它创造出来,每一个片刻里,你都在创造你自己。”─奥修《自由》

作为一个基督徒,某部分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美好创造”,但即便如此,生命仍是一场未知。

难道不认识神的人就不可能活出美好了吗?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认识神,但每个人都绝对需要认识自己。

就像奥修说的:“你需要知道你是什么,而不是你被赋予的期望。”

这个什么,不是由别人告诉你,不是宗教、父母或是任何你之外的人给你的定义。

这个什么,是需要你自己摸索、碰撞、受伤、结痂,一步一步地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得着。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你走过的路、受过的伤、投注的时间⋯⋯你做的每一个选择,形塑了现在的你。你会成为现在的样子,不是一种“注定”,而是“时间的累积”。

“人生的意义”,或说“有意义的人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追寻。

推荐阅读:专访纪惠容:我是基督徒,我挺同志,没有人该被当成“下面的人”

但如果找到“意义”,是人的天性,为什么社会上大多数的人,还是过着他们口中“找不到意义的人生”?

因为“意义”不是找出来的。它不是一个被藏在某处的解答,等你发现它。它是你自己的创造。“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寻意义的过程。”

奥修《自由》一书,从问“我是谁”开始,到意义的追寻,谈自己的创造,也谈轮回与命运,最后进到自由的追寻,画出了一条从生到死之间的路径,正是人生的路径。

自由,是结果,也是过程。活出你真正渴望的人生之前,你必须先让自己自由,这指的是你的思想;

而当你明白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时,你也会感到自由。

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活着的每一天,全然地活。

“他就只是单纯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伴随着爱,伴随着心,伴随着美,伴随着音乐与诗意,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祝福。”─奥修《自由》

这就是我心目中,有意义的人生。当我们能全然地活在当下,就能拥有直视死亡的平静之心了,因为每一刻都倾尽所有,即便生命嘎然而止,即便没有死后的世界,也无须感到遗憾了。

于是我在遗书中写下了:“我不需要永生,因为此生已全然地活过了。”

你会喜欢:“我们不是学习生活,而是学习死亡”他听离世妻子的话,听了五月天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