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专栏作家|海苔熊,透过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谘商,与母亲之间的“金钱情结”渐渐明朗⋯⋯

转眼间我耳鸣就已经一年了,时好时坏,不见有明显改善。前几天去见我的心理治疗师,有了一个新的体悟。或许很积极很努力的想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和我妈妈带给我的影响有关。

3000 跟 0 元的分别

每次我都靠腰我的谘商师几乎很少讲话,就收我 $3000,一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或许是我故意推开我们之间的距离,或者说,是我故意不想要被治疗。

我在彰师大被谘商了三年,每次都想骂学校当初接我的那些谘商师们是废物,因为三年以来,我都没有任何改变。但每次想一想又觉得,为什么要怪别人,说不定是我自己抗拒改变?

直到今天,我才终于感觉到 0 元和 $3000 的区别,除了动机会有所不同之外,治疗师那一支针可以戳下去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我记得当初有一个谘商师(其实也是很有名的讲师)跟我说:按照你的说法,你的逃避依恋可能跟你的家庭比较没有关系,跟你最后一个女朋友有关。那时候她抛弃你,所以你才会对于感情失去信心。

那时他说这件事情,我觉得有点道理,但是又觉得哪里怪怪的,中间好像有一个东西隔着。心里总觉得很想要反驳他,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反驳起。 直到今天我的治疗师跟我说:

“你并不是放弃建立感情,你是放弃建立真实的关系(这件事我的督导也跟我讲过)。这就是为什么你建立工具性的关系就会开始觉得安稳,但是建立情感性的关系你就会开始觉得害怕。

因为只要放弃建立真实的关系,你就不会受伤。那为什么你会放弃建立真实的关系呢?

因为你的妈妈也没有跟你建立真实的关系,你的关系一直建立在工作、功课,她陪你一起做功课、你陪她一起完成工作上面。

听起来你小时候每天回家,都分享了很多你学校的故事、母亲花很多时间陪你,但她并没有真正的“陪到”你、她从来没有真正了解你。

可是这并不是她的错,因为她过去也同样的没有被了解和关心。

除此之外,你之所以会觉得朋友没有办法给你情绪上面的支持,那是因为你的母亲在你小的时候不但没有办法获得她原生家庭的情绪支持,你的父亲也无法给予她。”

听起来像是一个又要责怪原生家庭跟爸妈的语言,但实际上我知道我们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用某种方式投射性认同我的母亲,然后用某一种形式,把它显现在我现在的人生当中。

然后我本来的理解是

  1. 代间传递无远弗届
  2. 原来表面上我是在被我妈照顾,但在情绪上或许是我在照顾她,我是她的替代性配偶
  3. 花钱的东西真的是比较有效果

同场加映: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简单四格游戏,建立你的自我价值

金钱是我的敌人?

可是隔了一周又去谘商,我发现事情并不完全像我想像的一样,我还是困在某一种情结当中,还是很习惯用价钱来衡量一个东西有没有用(你可以回去看前面的文字),可是我有同事很讨厌什么事情都用钱来衡量这件事。

于是我把这样的一种矛盾,称之“金钱情结”。这个情结怎么来的呢?

由于妈妈在 13 岁的时候就出来赚钱,她对于钱非常在意,所以我隐隐约约也在意钱——只是我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而已。我假装让自己不在意钱,其实是希望和我妈做出一个区隔。

小时候,母亲为了工作,经常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我,说好听是照顾,说难听一点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在旁边玩,然后一边跟妈妈分享了很多学校的事、讲了很多话,为什么要讲这么多话呢?

或许是母亲也没有获得父亲的照顾,所以反过来,我用我的“很多话”来照顾她,并且希望她能够关注我。

对我来说,金钱、工作、和母亲三个是连结在一起的,所以长大以后,我一直拼命的工作,但同时又让自己拼命的没有钱,其实是一种内在的矛盾。

我一方面认同母亲工作的价值,另外一方面又嫉妒她因为赚钱,而牺牲了我和她相处的时间。所以,工作是我热爱的事,但是金钱是我的敌人。

重新看见和母亲的连结

因为治疗的关系,我开始花些时间去了解母亲和我同样大的时候,在做些什么,甚至在她 10 几岁到 30 几岁的人生当中,都在做些什么。

听了她的故事、听着她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也没有完整陪伴我)的那些经历,我突然有一种心疼的感觉。我花了好久才理清楚那个心疼是什么:

第一种心疼是心疼我妈妈:

我心疼她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要开始出外工作、心疼她没有办法做她想做的事(她一直想去念大学,但很小就被找出来要半工半读支付家里的开销),心疼她那个原先她很爱的人,并没有办法给她很好的生活(不论是物质或者是心灵上)。

我心疼她没有在该当小孩子年纪好好当小孩。

第二种心疼是心疼我自己:

我心疼自己在这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照顾母亲的情绪、我心疼我自己明明在学校被霸凌,但却没有说出来害怕造成妈妈的负担;

我心疼自己其实很想出去玩、很想做别的事情,但却因为母亲“认同认真念书”的价值观,把自己关在家里拼命念书,然后拿知识、工作、事务来和“其他人类”建立与关系。

我想改变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可是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开始。

“你可以先从工具性的关系先开始,然后慢慢调整工具性关系在你们关系当中所占的比例”我的治疗师说。

于是,在一次的机会之下,我和老弟合买了七夕情人节礼物给我妈——新的平板电脑(妈妈原先的那一台网路功能坏掉了)。没错,这是一种用工具当作开头的关系,但也是第一次我花钱买礼物给妈妈,而且是她很想要很想要的东西。

“看见对方的需求,也是一种心灵对话”我朋友跟我说,我突然觉得安慰了许多,因为这个礼物不只是物质上面或者是工具上面的交换而已,而是我从内心真正感觉到母亲的寂寞。

妈妈收到笑得合不拢嘴,到处去跟人家说嘴,说自己两个儿子很乖,赚了钱买平板回来给她(虽然买之前她还一直说很贵不要买)。

我很久没有看到妈妈这么开心了,或许在她那种连吃饱都很困难的年代,节俭成性的她要用奢侈品,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对她来说,贵的东西可能就是一种爱吧?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对我来说什么是爱呢?

我花了好久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几天在跟几个专业人士讨论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我真正欠缺的其实就是拥抱,那种不为什么、不因为我功课写得好、不因为我做了什么厉害的事情,就给我的那种无条件的拥抱。

当我认识了这个需要拥抱的自己,也能够给自己拥抱,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灵的回家。


图片|Photo by Alex Blăjan on Unsplash

倘若你的父亲或母亲没有办法给你你想像的那种爱,或者你想要修复跟他们的关系,但是还不知如何展开,那么或许你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先尝试拥抱自己吧,当自己的父母亲。

双手交叉你可以抱抱枕、抱一棵树,或是单纯地抱着自己,然后轻轻地跟自己说:

就算你不赚钱也没关系、就算你不做什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也没关系、就算你不努力也没关系,因为你只要是你,这个原本的你,就值得被爱,值得被关怀。

你会喜欢:我们都活在社会期待里:比起“我喜欢”,更在意“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