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生活很难。谈论自己的悲伤、寻求他人的支持,是我们为了能再度快乐地笑着,而必须学会的功课⋯⋯

插图来源|illustAC


图片|作者提供

很多人说为人父母则强,为了孩子,很多事我们也一一扛下来了。但其实,就像我们照顾孩子一样,只得一个人的时候,通常很吃力;要重新站起来,一个人的力量,很多时候并不足够⋯⋯

上一篇我们谈到,创伤会给我们的世界添一层灰,又用了 Facebook COO Sandberg 的故事去讲解怎样能突破创伤的“掩眼法”,并从中复原。

我们今天来看复原的第二步:其他人如何带给我们复原的力量?

推荐阅读:给大人的创伤修复课:能爱好自己,才能去爱孩子

我们需要求助的勇气

也许是情绪太浓烈、也许是不懂如何敍述、也许是怕麻烦了别人,在创伤或坏事发生后,我们有时会“自我隔离”,切断与外界的接触;也有些人认为自己的事自己面对才是成人的担当,又或者觉得“家丑不出外传”,羞于求助。

事实上,人类天生就有与人连结的需要,尤其是在如此脆弱的时刻,我们渴望被聆听、被理解。请记住,向他人求助并不代表软弱——我们只不过偶尔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去帮自己重新站起来;反过来看,求助是勇气的表现。Sandberg 也是从和他人的连结中获得疗愈,一步一步走出阴霾。

“勇于求助”,难道不是我们想教会孩子的一课吗?

建议 5:谈论悲伤

心理学中有一个用语叫做“MUM effect”,但千万别看成是“妈妈效应”。它——“缄默效应”——是指人们总是避免谈论悲伤的话题。

例如,在重病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的病情;面对一个口吃的人,我们假装注意不到这一点,但其实对方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小心翼翼,很难放开舒怀地谈论伤痛。

Sandberg 失去挚亲,她身边的亲友也一样不敢提起,生怕说错话,也怕会撩动到她的情绪。然而,Sandberg 丧夫的现实,并不会因为别人不提起而不存在。

身处困境中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一位癌症患者说,当她被诊断出淋巴瘤后,最让她难过的不是化疗时的痛苦,而是“孤独感”和“分离感”。她说:“许多要好的亲友都消失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该跟我说什么。”

如果没有他人的理解,处于悲伤中的人就会封闭自己,本可以安慰彼此的朋友间,产生了隔阂。

你会喜欢:六句疗愈语录集:悲伤像隧道,有入口,就一定也有出口


图片|作者提供

打破 MUM effect

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双方都怀有同理心,愿意坦诚地交流。要是我们能够鼓起勇气的问,对方也不怕我们不舒服而坦白,那么人和人才能真正的连结。

有研究表明,对所经历的悲剧事件敞开心扉,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水平。


图片|作者提供

Sandberg 也是从和他人的连结中获得疗愈,一步一步走出阴霾。她得到了 Grant 的支持和鼓励,对他人的问候不再只回答“很好”,而开始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很不好,我需要帮助。”她还鼓起勇气向朋友倾诉,指出朋友的缄默会让她误以为他们不关心她。

当然,这并不是叫大家随便的把自己的伤痛公诸于世,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公开谈论自己的不幸,而且也不需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在何时、在何地、对什么人表达情感。


图片|作者提供

建议 6:寻找他人支持

在一项心理研究中,当受试者执行一些需要专注的任务时,会时不时响起令人不悦的巨大杂讯。许多人变得心烦意乱,以至于放弃任务。

研究人员给其中一些受试者提供了逃离的机会——如果杂讯变得让人心烦,受试者可以按下一个按钮,以停止杂讯。果然,按钮让受试者变得更平静,出的错少了,愤怒程度也降低了。

这种结果并不令人惊讶——但事实是,没有一个受试者真的按下了按钮。杂讯的消失,并不是令受试者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知道自己掌握着令杂讯消失的按钮,才是真正原因。

按钮的存在,让受试者有了掌控感,也提高了他们忍受压力的能力。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说明和支持,身边值得依赖的亲人、朋友、社区和组织,就像压力实验的中“按钮”一样,只要知道有一个避风港在身边,可随时提供协助,便能够让痛苦中的人得到安慰,更快地从创伤中复原。

最后一集,我们会谈如何在创伤中成长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