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林檎,在面临人生低潮时,遇见了一本书《有一种工作,叫生活》,为她带来莫大的影响。她在这里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离职后的心路历程,用自己的人生,将书中的智慧呈现给你。

文|林檎

猛然发现,身处在当代社会,“慢”反而成为了最有勇气的一件事。大家都嫌网速不够快,看不到最新最酷的 YouTube 影片,而你是否敢慢慢看一本书,浪掷五小时在同个故事?大家都炫耀自己今天 IG 多了一百人追踪,你是否敢慢慢只和一个最重要的人,安静度过一生?大家都在拚三十岁前买房买车成家,你是否敢减缓自己的步调,在只属于你的时区里慢慢活出自己?

我知道这其实很难,真的太难太难了,因为你一个人要对抗的,是整个世界的鞭策。
——《有一种工作,叫生活》,页134

引用书中这段话当作开头,是因为这是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段,它彻底道出了整本书的意义。就如同书名所说的,有种工作叫生活,而我们真的懂得怎么生、怎么活了吗?

起初是在 NEKO 呜喵的 IG 限时动态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正处离职待业期间而旁徨的我,想着也许我该看看这本书,那天刚好有出门,便在回家前进了诚品书店,请店员帮我找到这本书,结了帐。

失去两年多来赖以为生的工作时,心中的惶恐与不安占据了我思绪的全部,我甚至害怕自己会不会这样一蹶不振,永远没办法再找到工作。我现在首先想要说的肯定是想好好感谢,感谢这本书让我在这样旁徨的迷雾森林里找到了引路的路标,微弱又明瞭,是一杯唤醒思绪的咖啡、是一剂不空虚的强心针、是能让人镇静下来的花草茶。

与上一篇书评提到的一样,我们终其一生在试着与工作和平共处,寻找这件事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一大课题,而且甚至这个答案比我们找到真爱还难(对我而言)。作者在短短两百页的书里面分析了她所走过的路、所听见的故事,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循着这条路走,或是有些人早在迷惘之前就已经找到答案,但不论如何,这本书都能让你思考现今当下的样貌,并去细思那些不近不远的未来里你想过上怎样的生活。

人生的摸索像是走进迷雾森林,摸黑找路

“世界上没有梦幻工作”这件事,实在是给刚毕业还拿着木棍准备前往真实世界打怪的我们,面临到的第一个打击。满腔热血的我们,天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天选之人,注定要来这个世界上干大事,想要改变世界,想着自己不会像网路上各个前辈一样做得心如死灰,成为所谓的“厌世族”。

通常工作的第一个月还能靠着满腔热血来撑,但直到最后你发现你连下班时都不快乐了,曾以为下班后可以快快乐乐地约着朋友们餐叙聊天,没想到因为大家都要加班,就算没加班也累得只想快点回家休息,本来一群朋友竟然都不约而同地养成只在假日相约的习惯(而且还通常是约晚餐,因为要补眠)。

这才明白,啊,这就是出社会吗,大家都有自己的难处,到了公司以后才发现你想做的事情,在他人眼里看来都是不成熟的,就算真的能为公司带来好处,也往往会因为内部一些僵化守旧的体制成为空想,想做充满意义、新颖的事情,最后光是每天的固有工作就已经压得你喘不过气了,何来的创新与意义。

其实很多时候还真的都是身体发出了警讯,我们才知道自己正处于一个庞大的压力状态,记得有阵子公事上的东西让我焦头烂额,我那时候几乎每天回到家一吃完晚餐就无法醒着,每天的睡眠时间越来越长、极度嗜睡,身体也常莫名头痛、容易心悸,后来那件事情告一段落后,这些症状就像从来没有过一样,突然就都通了。书中的作者也是一样,因为察觉身体的异样,才发现身体一直都很诚实地告诉着我们正在承担过多,该好好休息。

裸装跳机的离职焦虑,厘清焦虑来源很重要

书中所谓的裸装跳机,就是存款不到十万元,也还没想好下一步要做什么,更遑论自己是找好工作才离职的无缝接轨。一下子你就像是脱缰的野马,整片草原都是你可自由奔跑的地方。这样子的情境下,自然因为时间多出了不少,而可以慢慢把自己已经干瘪的灵魂充电,尽管心里都会有个声音和自己抗衡,说再这样下去事态会不会变得很糟糕,对于未来何去何从的焦虑隐隐约约在日常生活中散发。

不只思考工作之余本身的意义,还有钱的意义,我们汲汲营营地为了赚更多的钱耗上更多时间甚至是心力。心力对我而言是个很珍贵的资源,每日限量、耗完需要整整一天才能充电完成,那个心力本该让我去做喜欢的事情,却常常发现回家后已经累得无法再做任何事情,阅读、绘画、打游戏⋯⋯皆是如此,为此我只能靠消费来填满自己的空虚,心灵没办法满足的只好用物质来塞。我竟没想过我也许能用更低的工时,换取刚刚好能够生活的薪资,把心力留给自己,让自己能更往心灵富足的地方前进呢?被金钱所绑架的我们,也许只是担心,没钱会很难过日子而已吧,至少现在的我仍然也是苦恼着这件事。

面对流速太快的世界,我发现若只是焦虑着要跟上,却没有自己的方向与目标,都是一种能量的乱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安定人生,也不会真正快乐。

——《有一种工作,叫生活》

书中这段话像是打到痛点般深深烙印在我心中,作者时时提醒着我们要想清楚自己希望的工作方式与人生,毕竟人生终究是自己得要过下去的,太在意社会的观感以及他人的眼光,不管怎么样,难受的都是自己。要去想,要去思考这件事,虽然不是马上就能想通、得到结论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去面对这件事情,齿轮和世界就会慢慢转动。

我也很喜欢作者在自我思辨后得到的结论之一,那就是“我们可能会对于自己做的事挣扎、怀疑,不确定它的价值所在,不知道那是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心安理得、心甘情愿的位置,选择自己所相信的事物,然后奋斗到底。”对这段话感到醒悟之余,心中期许不论未来选择怎样的工作方式,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心安理得。

延伸阅读:压力太大,我就好想逃!心理学:面对压力,能防止你变“笨”

你的一小步,对你而言可以是好大一步

阅读过程中不断阖上书本与自己对话,想去挖掘自己正在烦恼的事情,想着自己为什么没办法追上身边的人,想着为什么其他人做得到而自己却做不到。其实那只是每个人的时区不一样,迈出的步伐的速度不一样,终点是一样的,我们终将抵达。也许对别人而言,他一天可以完成十件事,自己只能完成预计做的五件事,但着眼在对方完成的事情比自己多之余,我们就不断让自己在缩小,但是撇开他人来说,难道不该为自己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欣喜吗?

总是在比较的现代社会里,可能大家都忘了自己跟自己也在赛跑,被所谓的普世价值、世俗观点追着跑,怨恨自己无法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但明明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多走一步路,你的一小步,对你而言可以是好大一步,这就是一种很厉害的自我突破了呀。

书中作者也提供了所谓的待业心法,降低自身的不安感,好好摸索即将踏出的下一步:

  1. 厘清焦虑来源——不再被世俗眼光与社会集体焦虑绑架,清楚自己的压力来源,是否真的源自于内心。

  2. 估算待业存粮——估算存款、经济资源,为自己设下明确的底线。

  3. 告知家人计画——相信大家都有做出决定时会让家人担心的时刻,而让他们安心的方法,就是自主告知自己接下来的规划。

  4. 阶段转换模式——不用一下子把自己所有时间塞满,期间的时间规划可以折衷,让自己还能有时间探索自我。

  5. 让世界邀请你——可以与他人公开坦承自己现在的状况与预计要做的事情,让世界有机会发出邀请函给你。

剩下的,就是好好运用难得拥有的这些时光,好好休息、探索自我,把自己以前因为工作而耽搁的那些想做的、想尝试的好好体验过一遍,不留遗憾。俗话说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仍可好好回头检视自己来时的路,并仔细查看地图,做好出发的准备。心之所向,只要意志坚定,即使再慢,都会抵达。


图片来源|Photo by Bonnie Kittle on Unsplash

拥有最刚好的人际负担,会让生活更轻松

身为高敏感又内向的族群之一,我一向很难面对太多人际关系,有时候每天连络的人可能不到五位,电话更是几乎没在打。对我而言,要主动去连络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就算与喜欢的人们见面,仍然是种能量的消耗,唯有自己独处时才能重新充电。每个人的人际关系负载量都不一样,有人多、有人少,但共通点都是当你超出所能负荷的量时,便很容易会感到疲倦;比起“朋友越多越好”我更喜好“朋友少但个个都很好”,如此一来,我能把我不多的心力平均分配在他们身上,自己也不会感到太过耗能,且我很满足于这样的现况。

明白自己的人际负荷量,选择与对的人交往,是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的方法。

同场加映:你可能不知道,“花时间烦恼人际关系”其实并不值得

在走过的路上种出花朵

作者提到自己并不是个勇敢的人,相反的,可能是她所认为最胆小的那一种人,遇到问题只想逃避,或是怪罪于所谓的环境等等,无法承担自己的责任,害怕展现自己的脆弱后,得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因为害怕、胆小,每一步都踏得缓慢,深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又要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记污点。被恐惧所支配的生活,让人不敢往前看,只能在脚边踱步。

你是否也有那种经验呢?就像去游乐园玩时,讶异大家为何都能坐上看起来那么危险的设施并感到痛快,但当你被同伴半推半就地带上去一起游玩,你才发现原来真的挺刺激也挺快乐的。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迫使自己多出一点力气向前行,再度回首时,你会发现来时的路上长满了花朵,那些风景是你所耕耘的,此时你也会更期待接下来要走的路吧!

并不是你不好,只是形状不适合

记得曾经在与老板的对谈中听见,说我是个比较着重在自己手边工作的人,没办法适时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好像缺乏了一点热情,没办法在团队里处得很好。这段话,对那时的我来说打击非常的大,不是非常有自信的我,在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这样的时候,简直天崩地裂。那阵子我每天都在哭泣,怨恨自己的能力不足,为自己没法成为一个好的齿轮让公司好好运转而感到难过,更惶恐是不是以后我在其他的地方,也会铸下同样的错、令人失望。

但是我忘了世界上不是只有会这样子评断我的人,但是我忘了老板也说过自己的能力和眼光都很好、忘了其他被夸奖的优点(或是下意识地因为听见了后面那些话,而把它当成客套话)。直到看见书中作者对于这样的情况所下的见解时,我才发现,原来只是自己形状不对,无法在这间公司找到自己能心安理得待着的所在,但我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地的。

许多人的不自信,来自无法达到职场单一的标准,但当我们能够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时,心情也顿时轻松许多,不再执着于将自己变成他人期待的样子,反而能回头想想:“是不是这个位置不适合我?”

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而是那个职位本身是圆形的,你却是个精致的雪花形状,怎么拗折修剪,终究都不能完美契合,还折损了自己的模样。

喜欢并且热爱一件事情是你的天赋,让它成为推波助澜的动力

我想大家都有着那样的梦想,希望以后做的事情也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一来再好不过了。作者认为“喜欢”一件事情,是自己的天赋,当我们拥有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便会比他人更有动力去行动与钻研,而这从来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动力,帮助你去追逐自己热爱之事。纵然把喜欢的事物变成赖以为生的工作时,难免会遇上挫折与打击,不过终归而言,能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总比做着不爱的工作又遇到挫折好啊!因为喜欢,所以一点都不委屈;因为喜欢,所以想要更努力去做。自己的人生,得要自己也喜欢才有意义啊!

找到生命的志业,属于自己的 IKIGAI (生き甲斐)

所谓的 ikigai (生き甲斐)就是早上你为何醒来、活着的理由,也就是自己生命的意义、志业。ikigai 总共由四个要素所组成:你喜欢的事情、你擅长的事情、别人愿意付钱给你的事情、世界需要的事情。对此我在网路上找到一篇很受用也很明瞭的文章,我将连结放在这里,对 ikigai 有兴趣的人我很推荐阅读:【设计人生-4】要怎么活得快乐,找到自我价值?日本哲学“生き甲斐”ikigai 教你走出迷惘人生!|Cloud西城

找到人生的 ikigai 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时时刻刻在成长的过程中摸索、探讨,不需要急着去找到这件事,这件事情也不需要多伟大,不用成为拯救世界的勇者,也不必给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只要这件事情是你的心之所向,是你终其一生想守护的事情,就是你的 ikigai。

最后我想说的是⋯⋯

有时候太努力迎合别人与社会,最后回过头来吃苦的还是自己,并不会有太多人感谢你的付出,而你的灵魂已经残破不堪。在与忧郁症相处的日子里,辗转经过了不少间谘商所与身心诊所,有一次在诊间里与医生探讨自己为什么会有想要终结生命的原因,他说着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妳会想要这么做,是因为妳发现当妳身边所有事情都失控,不能被妳给控制时,只剩下生命这件事情是妳所能掌握的,妳只是想要夺回生命的主控权。”

为了迎合家人、情人、朋友、老板、上司与同事,我们彷佛要背着不少个面具,在适时的场合换上得体的面具,但只要出了一次差错,就会失控,别人就会用质疑的眼光问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其实就只是累了而已,而自己也只是无尽地自责,无法扮好一个社会所期望的身分。也总是羡慕着那些闪闪亮亮眼神有光的人,却忘记了他们背后也有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想要再让自己失控,于是总要出发,去寻找世界其他的可能性,寻找那样一个自己能自在地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地方。

于是今年开始便有意无意地寻找任何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自己无意间在噗浪上关注到曼努全职在家生活报告,又因此因缘际会上加入了他所设立的脸书社团:不上班族的百元热炒店・在家工作者互助会。潜伏于社团里面,看见了不同不上班者的面貌与酸甜苦辣,心中暗自期许着自己哪天也能出发,前往那个地方。

我和作者一样在极低存款的状态下,成为无职待业者,虽然一样幸运地暂时不用为房租烦恼,却仍有学贷和三餐要打算。明白自身的痛点以及心之所向时,我仍希望自己也能展开所谓的自由工作者这个职业,为此我在现在这样的空白时刻,买了网域自己架站、写了部落格,悉心整理过去的作品集,在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真的好喜欢钻研制作网页的事情,像是找到了新的乐趣般,一天做上十二小时也不觉疲累,虽然心中也给自己设下一个底线,真的不行还是得出门去找工作,人终究得要面对很多现实,有时无法达成一些梦想,可能真的也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或时机还没到吧。

总之这些路都是自己要走的,我很感谢在不知下一步该往哪走,害怕自己又投入下一个深渊时,被这本书给接住,成为我的救命绳索。看到书中一些作者自己的对话,我都激动得落泪,因此在撰写这篇读书心得时,我写得很慢、写得很长,不断地往回翻书,虽然不知道能有多少人真正的看完全文,但这也是写给现时迷惘的我看的人生备忘录,记录此刻满溢的心情,饱含满满的能量,含苞待放。

最后我很喜欢书籍章节开始前的扉页(是这样说吗?)设计,五个章节里有五只鸟起身飞翔,有种逐步起飞的感觉,好像看见作者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后,心是自由的。向天空翱翔的鸟,一样不再被既定的事物所局限,可以这样活着,真好。

你会喜欢:张玮轩行笔|把握时间的意义,在于学会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