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寻伴侣之前,你可以先想像自己追求什么样的爱情,藉此找到培养健康关系之前需要克服的课题。

文|黄惠萱临床心理师(心馥学堂

“她和其他女生不一样,我对她放电她都不会脸红,也不会很想靠近我或讨好我,我觉得这个女孩很特别、很真诚。要是这样的女生喜欢上我,那就一定是真的喜欢我吧!”

阿恺喜欢那种在人群中一眼望去就很特别的女孩,不喜欢肤浅或太平凡的女生,但在朋友眼中阿恺每次都挑“很麻烦”的人做女友,有的是自小有许多创伤经验、有的家里背负庞大债务、几乎每个都很敏感很脆弱,她们都在等待拯救。在前面三段恋情里,阿恺都花费许多心力物力,最终没能救起任何一个女人,可以说是人财两失,充满挫败。

阿恺想不通自己谈恋爱时出了什么问题,回想起来每任女友个性迥异,没什么相似之处,如果他心里真的有一个恋爱剧本,那会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

分析恋爱剧本,“互动特质”比个人特质重要

当我们想从原生家庭经验,探索自己的恋爱剧本时,大家普遍最直观的回顾方式,是找自己或伴侣和父母相似的个人特质,好比父亲是个沈默低调的男人,自己找的每任男友却能言善道,或强势冷静,乍看之下都不相近,所以就卡关无法继续探索。但真正相似之处不是表面容易观察到的“个人特质”,而是你和对方交往时所呈现的“互动特质”。

延伸阅读:“想找个跟爸爸一样的男朋友”父母依附关系,如何影响孩子交友?

从心理师的角度来看,阿恺喜欢上的每一任女友,虽然年龄、外貌、星座、职业甚至个性各异,但她们同样都是可以让他再度经历“母子关系”的交往对象。

上大学后父母离异,阿恺跟爸爸住,但两个男人几乎各自独立少有互动,妈妈奔向自己的事业,一年跟阿恺相约一两次吃饭话家常。表面上从小不合的父母,撑到儿子长大才离婚,似乎对阿恺没什么太大影响,实际上,阿恺从小就觉得家里气氛不好是因为父亲让母亲伤心,而自己好像也没办法让母亲开心起来。

“让心爱的女人开心”是阿恺在双亲及母子关系影响下形成的剧本,在恋爱中阿恺都努力地完成母子关系里的“未竟议题”,那些特别的、忧郁的、等待拯救的前女友们,都很适合当阿恺“希望心爱之人幸福”剧本中的女主角。

重新定位你的“角色特质”才能改变剧本

你可能会问“想让伴侣得到幸福应该是不错的剧本呀?为什么会导致恋爱不顺利呢?”表面上看来确实是不错的剧本,但阿恺这个男主角却被设定成“无能的男人”呀!而他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是“无法被讨好的女人”,成了难以幸福的原因。

阿恺的记忆里父母间总是冲突,偏心母亲的阿恺没能好好的与父亲互动,成长过程缺乏对父亲认同,也没有心目中理想男性楷模,长大后阿恺骨子里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男人”根本没有信心,所以尽管在爱情中努力讨好女友,但他犹豫不决、不够坚持的态度,往往让亲密关系失去界线,双方权力失衡,最后招致女友失望离开。

延伸阅读:心理学告诉你“完美男友的15个特质”有什么问题

疗愈内心的议题,改写恋爱剧本

后来阿恺踏上疗愈之路,重新回溯童年经验,探索自己对男性与女性的认识过程,在当下每日的成长中,找到属于自己最新的角色认同,内心的恋爱剧本也随之改写。

阿恺承认自己与父亲相似之处,接受和母亲间无法亲密的遗憾,也面对内心对双亲感情不圆满的失落,慢慢认识真正的自己,他知道自己虽然体贴却容易心软,渴望坚强但还是需要伴侣支持,疗愈后他仍然追求“特别”的女孩,但这次他爱上会对自己微笑的女孩,过着可以常常一起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