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觉得,找到兴趣就像是一见钟情,接触到就会知道喜不喜欢。但其实要对一样事产生兴趣,必须先去理解。

文|Cyte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号简介:关注自我和内心,觉察即自由。

“他并没有在生活之中,他使自己远离生活,使得生命和人类的活动以及体验在他看起来是那么荒谬和微不足道。”——欧文.亚隆

最近,我们看到一则粉丝留言:“活是不想活了,死又不敢死,这种心态已经伴随我好久了。觉得生活真的好没有意思啊。也一直在尝试寻找有意思的事情,但是我觉得都好无趣,根本不知道干什么了。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每天都是这样。没精力学习,游戏玩腻了,也不想认识什么新的人。KY,我这样是不是没救了?”

感觉生活“没意思”、对生活失去兴趣,有多少人也面临相似的困扰呢?

我们在 KY 粉丝群中发起了一项关于“生活兴趣”的小调查(本次调查使用的随机样本来自 KY 粉丝群体,若以此数据推论其他群体的情况,可能出现偏差)。

调查结果令人喜忧掺半:虽然有 59.33% 的受访者表示对生活充满兴趣或比较有兴趣,但仍有 17.79% 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生活没兴趣。

生活兴趣指的究竟是什么?人们对生活兴趣有哪些误解?我们又该如何建立对生活的兴趣呢?

来看今天的文章。


图片|来源

“生活兴趣”究竟是什么?

心理学家 Paul J. Silvia 把兴趣称为“知识型的情绪(knowledge emotion)”。

所谓“知识型的情绪”,和我们熟知的喜怒哀乐不一样,指的是能引发我们对“知道更多”好奇的情绪。比如,困惑、惊奇、敬畏都属于知识型的情绪,他们都指引人们去知道更多。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促进我们学习和探索。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兴趣也可以平衡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负面感受(Kashdan,2004)。

比如一个人失业在家,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害怕再次失败。但如果他能对一份渴望得到的工作产生兴趣,这种兴趣感会让他产生对未来的好奇,而缓解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感受。

对于生活兴趣,人们有一些常见的误解,阻碍了他们培养出兴趣。

误解 1: 不需要做什么,我就可以对某件事物一直感兴趣。

很多人可能觉得兴趣是一劳永逸的,比如有人认为只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能对工作一直保持兴趣,于是频繁换工作。

但现实是,日子久了,上班依然如上坟,兴趣又变成了煎熬。

推荐阅读:没有梦想,很糟糕吗: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到想做的事?

一个人对事物的兴趣会随时间产生变化,“三分钟热度”是常态,要对一件事物产生经久不衰的兴趣、始终觉得他很有意思,需要我们首先投入经年累月的努力(这一点会在后文详述)。

这一点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有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兴趣,都是通过怀着讨厌、忍受着没有兴趣却不得不投入的过程,才真正在人们心中扎根的。

误解 2: 兴趣可以被“找到”

“怎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的提问蕴含了对兴趣的一种内隐态度,即认为兴趣是固定存在的,只待你去发现。

然而,相信兴趣是待被发现(find)而不是发展(develop)的人,对生活的热情更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更低(O'Keefe, et al., 2018)。他们走到一个事物面前,发现哦这个我不感兴趣,然后就走开了,因此他们在生活中的投入往往不够多元、相对单一。

从这两种迷思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生活缺乏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一直向外部世界去寻找兴趣,却没有从自己内部建立和发展兴趣。

一方面,我们没有做什么努力,只是在生活中寻觅看不见摸不着的兴趣,等待兴趣自己找上门来。另一方面,有时最初产生的兴趣就并非我们内心真正的愿望,而只不过是被他人沈浸在兴趣中的样子短暂地吸引了。

而想要真正觉得一些事情“很有意思”,产生反覆做这件事都不会厌倦的状态,需要我们有“能力”足够充分地感受到这件事的美妙之处。产生兴趣也是需要具备与之具备的能力的:

比如逛美术馆,瞎逛和自拍的兴趣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而如果你曾经了解过这些作者、作品的故事,你才能更深入地品味它的“有意思”。

你觉得对生活无法建立起兴趣,可能是你对生活的审美能力不够。需要付出学习、努力,才能够建立起对生活更强的审美能力来。先苦后甜,一定程度上是生活兴趣的真相所在。


图片|来源

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兴趣?

Silvia 通过两个实验发现,事物要想引发我们的兴趣,需要具备两个前提:其一,我们有可能去看懂它、理解它——那些显然超过了我们当下的“审美”能力的事情,无论别人觉得多有意思,都无法打动我们。因此,不懂装懂选择一些看起来很“厉害”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兴趣,在实际的体验中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积极体验的。

其二,它需要具有新奇的复杂性(novelty–complexity),它不能是我们理解不了的,但也不能是一眼看透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可理解的复杂性,并且这种复杂是有新意的。

找到新奇的人、事、物是很容易的。一家新开的餐厅、一部刚上映的电影、新认识的朋友⋯⋯一切未知都可能是新奇的。但新奇本身不足够让我们产生兴趣。大多时候,我们“拔完草”、看过电影、面完基,就没有然后了。

而想要真正发展兴趣,还需要我们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主动去创造复杂性:去细细品味好吃的菜,去研究菜品的品评,去记住和分析看过的电影,去和新朋友建立更深入的联结⋯⋯。

同场加映:好像都很有趣,但没一样着迷:如何深入培养兴趣?

在创造、经历、理解复杂性的过程中,我们的兴趣才会真正被建立起来。与其说生活本身不够有趣,让我们觉得没劲,不如说是我们没有把日子过得有意思起来。

大多数人乐于接纳生活带来的好的一面,对于那些负面经验,他们的态度是僵化而封闭的。对生活给予我们的东西,首先要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可能这也可以,也许那也可以试试” ——这是把生活“过得有意思起来”首先要做到的第一步。

我们的人格有一套指引自我去生活的想当然的结构,大多数人是活在这套“经验结构”中。有人无聊地活在那个符合自己经验的“舒适圈”里,无法产生兴趣。有人好不容易做了新的尝试,因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放弃了兴趣。 

真正的投入生活意味着我们有勇气去拥抱生活的每一种变化,允许自己体会新的经验。如此,你才有可能创造和体验更多新奇的复杂性,从而发展出兴趣。

让体验塑造生活,生活才有可能有意思。


图片|来源

感到“生无可恋”,如何建立对生活的兴趣?

1. 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面向”(life portfolio)

所谓的人生面向,指的是一个人自我身份感的多元化程度。显然,那些有着更为丰富的人生面向的人,会更容易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兴趣,也就是说,把我们的兴趣“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当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没意思,我们可以转身面向那些由其他兴趣引领的生活面貌。比如你除了是一个职场人士,你是否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颇有优势?或者你可以是健身达人、记录生活的手帐迷等等。

你的身份和生活兴趣,永远都有地方可去,就不会觉得没意思。

2. 全身心地投入(engage)生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活投入程度和对生活的兴趣呈正相关,生活投入程度高的人,对生活的兴趣也更高(p<0.01)。

我们希望你全身心地参与生活。这种对生活的参与和投入是专注的、富有创造力的,且需要付出努力的。

投入的生活,聚焦于满足感而非愉悦感,他们会尽可能尝试各项活动,而不是只挑眼下会带给自己愉悦感的。这种追求充实的满足,而不是当下的愉悦的生活方式,更能帮人建立对生活的兴趣。(Seligman,2002)。

如果一个人没有完全投入生活,也有可能获得愉悦感,比如靠消费纯粹享乐。但研究发现,物质性消费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买买买可能让你快乐一时,但无法令你对生活更感兴趣。

我们的调查也发现,消费水平与生活兴趣无显着相关。也就是说,有钱并不必然让人对生活更感兴趣。一个完全投入生活的人,铺床叠被、打扫房间这种最简单的行动,都有可能成为他发挥创造力、感到生活很有意思的机会。

3. 提升感受力,体验正念生活

想让生活变得更有意思,需要我们调动自己全部的感官,全然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什么都没意思,生活无趣而索然无味。

但要想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你首先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打起精神来,细致地、投入地品味你自己每一个当下的感受。

生活不是忙碌或空虚地重覆每个日子,兴趣也不是光靠找就能被发现。要建立对生活的兴趣,需要我们全身心地调动自己,以开放的态度,尝试更多的体验。

它要求我们持续付出投入生活的努力,然后在生活中,勇敢地迎上自己自由成长地方向。

有些人对生活没什么兴趣,总是感到无聊,又十分讨厌这种无聊的感觉,只好不断滑手机,但越滑越觉得无聊。

现代社会,高速的生活节奏以及源源不断的娱乐供养,使我们的胃口变得刁钻,越来越难以感受“新奇”。可以说,其实不是生活更无聊,只是我们已经变得更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