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是 po 他出去玩、出大餐的照片,过真爽,好羡慕。”但你透过社群看到的,不一定能代表对方。

文|Brianne Wang

前两年给自己锁定了不一样的衣服款式主轴,开启了穿搭和自拍的练习。

除此之外,也是趁自己年岁勉强还在能接受的范围、脸皮也还够厚的时候,试试以前不太敢上身的款:一字领和大挖背。

就这样一款一款、拍出一张又一张。

正巧这两年也开始了拳击和瑜伽课,对于身体的角度和伸展,因着这两项运动的学习有了更强烈的感受、同时和身体的连结和看见也更深层。因此对于在镜头前的姿态不知不觉中也产生了一些解读和概念。

对身体的延展、运用更有感;对肢体动作传达的含意更透彻,是这项练习的收获。

这是自拍的好处,别怀疑。


图片|来源

托姊妹的福,那趟旅程中惊喜地多了一趟私人游艇的行程。在新朋友的热情招待下,我和姊妹连着两天都在那艘名为自由号的游艇上,享受蓝天下的无垠海景。

令我惊讶的是,手机讯号并没有因为出海而中断。于是拍了些游艇上的假掰照和美景传上脸书。在海中央翘脚乘风的快意不能不好好纪念,机会难得嘛。

同样令我惊讶的,是另一个朋友稍来的讯息:“哇!我看到妳在游艇上度假耶!是不是进入了什么贵妇圈?”

那一刻,我忽然读到了朋友心里上演的小剧场:“为什么她忽然跑到豪华游艇上度假?是不是认识了什么有钱的老板?”

我忽然懂了。在某些人的预设里,能够拥有私人游艇的,是有钱男人;而接受邀请上船出海的,是美貌女子。

去年,趁着夏天的温度,在陌生的城市里穿上崭新的露背装。然后很卒仔地戴上大大的墨镜和草帽一顶,遮住很大面积的脸孔。那一趟我顶着艳阳,在大好景色前、陌生的剪裁下,练习摆出不走光同时展现身段的姿势。

娘亲看到了我的露背照片,气急败坏。

她捎来的讯息是这样的:“妳干麻常常穿露背装拍照?不要卖弄妳自以为是的美色!是花痴吗(恩这当然是精简版)?”

以上为传统正版华人父母的沟通模式。我懂。

用羞辱的言语表达深切的关(ㄉㄢ)心(ㄧㄡ),以否定句禁止某个范围的行为、同时夹带着对自己脸面的顾虑或维护,最后不说再见直接结束对话。

我懂。

我同时也懂了,身为一个生理女性,穿着超越某条线的衣着在某些人眼里,就是个性格放荡的女人、就是别有用心、想要卖弄姿色或勾引对方的女人。

延伸阅读:浪女、性感自拍、Dcard 西斯版,算是女性情欲自主的展现吗?

在某个年代的价值观里,肉身露出的比例越多,“市场价值”就越低。(or 市场价格?某种观念里也挺爱把人贴上标价的?)我忽然懂得玛丹娜曾经受到的挞伐、以及从心里冒出来的白眼。能以这么小幅度的“露出”换得类似的感同身受,似乎也挺划算(咦)。

在他们的字典里,不存在着“欣赏自己”、“探索自我”、“展现自我”、或“自己的美自己定义”这样的概念。

噢,“健康的性感”这样的词汇,当然也没有。


图片|来源

某回聚餐,我照例拿出手机乔好角度,预备来张看不出来是自拍的自拍。

同桌的姊妹看了,忽然说:“唉妳还是像我一样拍那种看得出来是自拍的自拍啦!”

我疑惑:“可我正在练这看不出来是自拍的功力阿。何况为什么要强调看出自拍不自拍呢?”

姊妹脸上忽然为难了起来,用稍显嗫嚅的语气说:“嗯⋯⋯因为有些人看到妳的照片,会有他们的解读啦⋯⋯不过妳可能也不在乎。”

我好奇:“我是不会在乎,但满想知道普罗大众版的思考是怎样的。所以妳说的‘他们’解读成什么款?”

姊妹慢慢地说:“嗯⋯⋯这有点伤人,所以妳听听就好。他们看到妳常常到处玩的照片、又不是自拍的感觉,所以有人在猜妳的工作是不是伴游啦。”

我噗哧。原来如此。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女人也有厌女症:为什么妳不该再叫其他女生“绿茶婊”?

虽然如果往这个领域发展应该是会有大好前程,但目前我还是比较喜欢用脑子里的东西换钱吃饭。

但也懂了。

在某些人的思考里,“所见即所得”。看到脸书上别人一直在玩耍的照片,就推论出他一直都在玩、免工作、过爽爽的结论。

所以你说说媒体操作是多么简单。

曾经有个新朋友从异地而来预备开展事业,在了解他的创业动机和产品之后,很佩服他对自创品牌的付出和品质上的坚持;用过产品之后,也验证了这位创业家说的和做的确实一致。

于是希望能帮上点忙。

我试着替他介绍一些或许能合作的资源和连结、跑了一趟北部、居中安排了几个会面。

然后,他(很世故地)问:“非亲非故兼初识不久、也不是聘雇关系,我做这些,图什么?要不要支付酬劳给我?”

我笑了。

我只是对我所认同的人事物试着做点什么。如果因为这趟引荐,让生意的开展顺利些,是美事一桩;如果未来有更多人因为这个品牌、产品受惠,更是好事。

除此之外,要图什么?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所相信的,都会成真。

你相信(女)人的价值取决于裸露的程度和外显的姿态,可能就错过了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美感、以及所谓“新的自我”。生理女性在这个星球仍然背负了许许多多的框架(好啦生理男性也有,乖)。时代在变,框架或许不会马上跟着变,但是身在框架里的人可以决定要不要走出框架,重新认识自己、探索自己、定义自己。

同场加映:福原爱专文|我曾讨厌和别人不一样,现在我感谢自己与众不同

你信奉所见即所得、看到别人带着灿烂笑容说着工作上的成绩时,可以当做别人就是运气好机运佳、随随便便都成功;也可以试着思考那个笑容的背面,有没有可能是用很多咬着牙熬着夜的坚持换来的。

如果可以,试着去理解人生还有一种层次,叫做:“笑得多不代表快乐多,哭得少不代表痛苦少。”

你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是另有所图、要以等价交换、甚或隐含男女之间的暧昧,那么你的解读自然会往那个方向延伸。比较可惜的是,也就无法体会人与人之间最单纯的善意、和“把爱传下去”的自在连结。

这些年来,不知为何我结识的朋友来自极广的工作领域,我最喜欢探寻他们的职涯甘苦,那些“行内”的故事,往往让我惊奇,也因此更明白:任何一门职业都有它辛苦的一面,而且往往光鲜亮丽的那种、另一面也更无法猜想(空服员就是一例)。虽然确实有比较平顺安稳的人生、但世界上不存在爽爽赚的工作。理解越深,我就越不敢轻看任何一个行业、和里面的从业人员。

人生如果能够用一张照片交代与总结,世界确实是会简单得多,可惜人生和照片毕竟不是同一回事。

至于社群媒体上的照片,我只想说:你所看到的,取决于你的格局,无关乎我的美丽。